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羹尧青海平叛后,蒙古人20万锐减10万,分编为29旗,杜绝战乱

雍正时期,西藏内乱未平,青海战火又起,青藏高原依然动荡不安。

清初,蒙古族落首领顾实汗归顺清朝中央政府的领导。他去世后,他的子孙争位,四年没有结果,最后只能将青藏划分开,子孙们各管一处。

随后,西藏这一支,到了固始汗的曾孙这一代,被入侵的准噶尔军消灭政权。

青海这一支,缺乏统一领导,大体上各部独立为政,但都接受清朝的册封,其中顾实汗的孙子罗卜藏丹津的势力最大,他承袭亲王爵位后曾随同清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势力。

从地位来说,顾实汗的孙子罗卜藏丹津算是青海地区的一把手,但他不满清朝将青海地区的政治权力分散给各部,他企图在其集中领导下恢复他的爷爷——顾实汗曾经一统青藏的辉煌。

1722年,康熙去世,镇守西部边疆的皇十四子回京奔丧,也有与亲哥哥雍正争夺帝位的意思,这让罗卜藏丹津看到了造反的机会。

他先联系策妄阿拉布坦,希望一起出兵反清,但策妄阿拉布坦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怂恿罗卜藏丹津叛清。于是他召集青海、蒙古各部,公开发动武装叛乱,企图将青海从清朝的管辖下独立出去。

罗卜藏丹津下令各部恢复原来的称号,不再称清朝册封的王、贝勒、贝子、公等爵号,不受清王朝导,并集结兵力进攻西宁。虽然没有把西宁攻下,但中原通往西藏的道路却被切断,沿边震动。

雍正做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任命年羹尧当总司令(抚远大将军),岳钟琪当副总司令(奋威将军),从陕甘调兵往青海平定反叛。青海地区的各部蒙古首领本就不情愿闹独立,只是受罗卜藏丹津的胁迫,听说清军将至,纷纷投降。

1724年,年羹尧根据有利形势,下令“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岳钟琪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长驱直入,奇兵奔袭叛军总部。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换马不换人,冒雪昼夜兼进,直扑罗卜藏丹津营帐。叛军遭遇突如其来的猛攻,顿时溃不成军。罗卜藏丹津见大势已去,趁乱换上蒙古妇女的衣饰,带了二百多人投奔准噶尔。其母、弟、妹、妹夫一并被俘。岳钟琪率军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直到见不着敌人才还师。

平叛事件青海地区的蒙古族人带来了厄运,人口由康熙时期的20多万减至10多万。而清将岳钟琪兵不过万,只用了15天时间,平定青海叛乱,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大将军年羹尧也凭借此役名扬朝野,震慑西陲。

至于罗卜藏丹津,后来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在平定准噶尔、攻占伊犁时将其俘获。但乾隆对他宽大处理,免去死罪,软禁北京,后来和他的亲属一起,被安置到内蒙古监视居住。

平定叛乱后,清朝采纳了年羹尧的建议,对青海行政建制进行重大改革,青海地区完全置于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例如根据“宜分别游牧居住”原则,将青海蒙古族仿照内蒙古分编为29旗,各旗划定游牧界限,规定不得强占牧地,不得互相统属,不得互相往来,这就从制度上杜绝了青海出现挑战中央的政治强人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羹尧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
雍正帝决心以武力鲸吞青海,立即调集近三万重兵前往西宁,准备武装征
平定准噶尔方略 前编 卷十一卷十二
罗卜藏丹津叛乱始末、明末清初的青藏高原是局高手过招的大棋
青海的蒙古贵族,拥有20多万军队,为何无法推翻雍正皇帝?
清平青海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