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会跑步有愁能消愁,不会跑步愁更愁!如何跑步才有利于情绪调节

很多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选择通过跑步来进行宣泄。

然而,我却发现很多跑友却并没有顺利地调整好情绪,反倒越跑越糟糕。在跑道上深深受虐,跑得疲惫不堪,灰心丧气,丝毫没有达到“消愁”的效果。

在此,有必要来谈一谈如何跑步才有利于情绪调节。

为何大家都热衷于跑步消愁

运动早就成了我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主要途径。运动所带来的愉悦轻松感,是每位参与运动者的切实感受到的。

我们常说的“跑步高潮” 以及“跑步上瘾”的现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从心理层面来说

  • 运动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暂时忽略头脑里所想的烦恼事物

  • 或者帮助“发泄”,排解负面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感到难过的时候,跑步能让人感觉好转许多。

另一方面,跑步这样的个人耐力项目,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的修行,可以帮助心智模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抗压能力,从而减少抑郁。

从生理层面来说

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产生一系列令人愉悦的神经因子,从而改善情绪,让你不再“心累”。

能够产生愉悦的物质主要包括内啡肽、多巴胺、5-羟色氨、催产素构成了人体的一种“愉悦”系统。

其中,内啡肽最为重要,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跑步高潮”这种愉悦的大脑反应归功于它。

“跑步高潮”是一种类似于服用鸦片所经历的欣快及兴奋状态。

在运动中,内啡肽除了和运动“高潮”有关,还在疼痛耐受(比如常见的足底磨泡,往往在跑的途中感觉不痛、而停下来才开始痛)及运动成瘾等机制中发挥作用。

但是,内啡肽的产生和运动量、强度都密切相关。大部分跑者都是在较长时间、但并非竭尽全力的状态下感受到内啡肽效应的。

一场较短的轻松跑不太可能触发内啡肽,但如果是运动负荷过大,跑者则很可能会变成“压力水平过高”而无法有快感。


跑步到底是减压还是增压?

跑步虽然对情绪调节有上述诸多好处,但是随着我们对运动训练的理解越来越深,就应该掌握更合理、高效的训练方法或运动技巧,而不是简单地迈开腿。

因为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消愁”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压力”!

这里提到的“压力”,并不只是精神层面的主观感受,而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

  • 除了精神刺激,还有运动过度、饥饿(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睡眠不足、体内过氧化、持续的炎症等等。

合理运动可以通过改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压力”指数和提高身体机能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虽然作为一种缓解压力的途径,但同时也属于一种“压力源”。其实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角色的转换,关键在于运动量度的把握。

运动量度对压力的影响,可通过“压力激素”体现出来。当我们遇到各种“压力”或危险事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能迅速激活,产生压力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如下图所示

皮质醇可以调节能量代谢,加快糖异生和分解代谢,以应对外界的变化和压力。

然而,由于皮质醇强烈的“促分解代谢”作用,长期皮质醇水平过高会产生肌肉合成受阻、代谢率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此外,皮质醇过高会导致焦躁不安、失眠等精神状态变化,也导致多巴胺、血清素合成减少,影响愉悦情绪。

研究表明,在较低强度运动时,50%~ 60% VO 2max 的中低强度运动时皮质醇浓度不会升高,反而有所下降。

关于长时间小负荷训练后皮质醇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Doly 等人认为[1],训练后体内各组织增加了对皮质醇的摄取,但运动负荷不足以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大量皮质醇,从而造成低强度的训练后皮质醇浓度下降。

而往往只有当持续时间大于 20 min 且吸氧量高于60%~ 70%VO 2max 的运动才能使循环中皮质醇的浓度达到或超过阈值。

大负荷运动引起皮质醇浓度升高的原因,归纳起来包括几点:

  •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对大强度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 为了满足机体物质代谢需求,皮质醇浓度增加可以加快糖异生和脂肪动员,增加高强度训练期间能量供应

  •  与运动损伤引起的炎症有关,因 为皮质醇有抗炎的作用

  • 运动引起的压力和应激状态还与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氧化应激)有关,自由基也会诱导炎症的产生。

当然,运动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受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的影响,也受身体机能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压力的影响举足轻重。

研究发现,长期大强度运动训练或慢性心理应激影响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两者的双重作用 加剧了对机体的损伤。[2]

所以,虽然适度运动可以改善情绪,但假如运动负荷过大,再加上带着不良情绪在运动,等于给身体和精神火上浇油。

什么样的训练最利于调节情绪

综上所述,想要通过跑步达到愉悦的心情,我们需要做好“运动压力管理”,通过合理的运动负荷,产生更多的“愉悦因子”,同时不增加整体“压力”水平。

下面根据实践经验,提供几点建议:

1、以低强度的有氧区间为主

以缓解压力为目的时,低强度应成为训练的主旋律。50%~ 60% VO 2max是最舒适的强度区间(这个强度下基本能一边跑步一边自由说话,参考心率约130-145次/分)。

研究发现,以这样的强度持续运动并不容易增加皮质醇水平[1]

当然,运动量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很多跑友在心情不佳时为了发泄,往往猛干一场长距离。

过大的运动量会导致微细损伤和炎症、自由基增加(氧化应激)、能量亏损过大刺激应激系统,增加压力水平。

所以建议训练量初跑者在1小时以内,资深跑友90分钟以内。

2、避免长时间亚极限强度的训练

目前跑友中普遍存在一种训练模式:抬腿就是接近马拉松比赛的配速,或者说平时的训练总是跑“固定的配速”。

这个配速,大多接近乳酸阈的强度,或者说是一种“亚极限强度”

这样的训练模式,看似最高配速不快(没有剧烈冲刺),绝对强度并不大,但是因训练负荷一直维持在85%-90%左右的区间。

持续长时间的中高强度刺激,使跑者长期处于一个“压力点”,疲劳持续积累并得不到恢复,所以平均强度、对身体的刺激和整体“压力指数”是很高的。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以接近或超过乳酸阈强度进行长时间持续训练,体内应激水平陡增,表现包括强烈的皮质醇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破坏和细胞炎症等。

所以需要避免频繁进行这类长时间大强度或亚极限强度的运动。

从目前世界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来看:

  • 大强度的速度和竞赛耐力训练在整个耐力训练负荷中的比例不超出10%,并且马拉松参赛次数每年在3-4场以内。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本身缺乏有氧基础,频繁的中高强度持续训练,会使有氧代谢系统的工作负荷过大,恢复时间不足,很容易造成过度训练。

3、可结合少量的速度训练

在低强度训练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短距离速度训练。

  • 如在有氧训练慢跑之后,进行400米×5次,或200米×10次,这样不同组合的间歇跑、重复跑。

当然,很关键的一点是低于极限强度,非力竭状态(最大能力的80%左右),组间充分恢复。

这时,体内无氧非乳酸供能(磷酸原供能)和有氧供能比例增加,而无氧糖酵解(产乳酸)代谢较少,体感较为轻松,和“全力跑400米”的痛苦感受截然不同。

这一类速度训练,看似配速较快,但因总量小,而且每组训练并非以接近力竭的强度,所以整体负荷并不大,对整个机体的刺激和压力指数都较低。

而且,适当进行速度训练还可以增加合成类激素的水平(如睾酮、生长激素),改善代谢和内分泌,激活神经机能。对于特别郁闷、想要通过“激烈”运动发泄的跑友,短距离冲刺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这种以低强度为主、结合少量速度训练的模式,既可以发挥运动改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机能的作用,又可以避免长时间中高强度训练引起的“疲劳积累”,是调节情绪较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Daly R M, Rich P A, Klein R. Hormonal responses to physical training in high-level peripubertal male gymnasts[ J] . European Journal Applied Physiology, 1998, 79: 74

~ 81

[2] 张媛,黄文英,龚志刚,曹卫,郭晓琴,杨晓艇.大强度运动及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免疫细胞和皮质醇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5):65-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动对神经
运动过度有什么坏处?
皮质醇(压力荷尔蒙)对运动的影响不可忽略
总是觉得身体被掏空?教你一些调控激素和神经的妙招
运动训练强度变化对内源性激素的影响
别人越跑越瘦,你却越跑越胖?你跑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