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三步识人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智莫大于知人。

在中国的众多文化名人中,孔子的识人术像他的哲学一样非常高明。

《论语》记载,孔子的几个学生在一起陪侍老师,每一个人各有各的气象:“闵子侍侧,訚訚如也。了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意思是:闵子骞“闰闰如也”,就是很恭敬正直的样子;子路“行行如也”,是一副刚强,霸气外露的样子;而冉有和子贡“侃侃如也”,表现出的是一副和乐自在的样子。孔子看到弟子们都个性鲜明,气概不凡,觉得挺高兴。不过,孔子又觉得子路过于刚强,不大对劲,就说:“像子路这样,将来恐怕难得善终啊。”

事实上,孔子说的话还真的是一语成谶,子路后来果然惨死在卫国的祸乱中,由此可见孔子识人对人预判之高明。

2

孔子的九种具体识人方法

子日: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甚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妄之以财而观甚仁,者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关。

译文:君子通过适当地疏远某人来观察他的忠诚度;有意亲近他来观察他的恭敬之心;让他处理繁杂的事务来考验他的能力;突然查问一些事情来考察他的智谋;匆忙邀约来看他是否守信;让他掌管钱财来看他仁义与否;故意告诉他自己有危难来看他的节操;在他喝醉时通过酒品看其仪态人品;人多聚会时看他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态度和处世之道。

通过这九种观察方法,就能看清一个人的品质。

3

孔子识人的三个要点

孔子上面的九种识人术,可以简化为三个要点。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给出的从现在与过去、外在与内在的双重角度去综合判断一个人善恶好坏的三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以”指人的当前的言行;“由”指导致此人当前言行的原因;“安”指此人以什么样的用心和目的。

三步识人法,就是通过当前行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行为的目的用心等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在孔子看来,评判一个人,首先,就是先以平时都能看得到的日常言行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平时的言行,看起来很好,或是很坏,姑且留下一个初步印象。 第二步,要看是什么外在因素导致了此人当前的言行。第三步,要考察此人的用心和目的是什么。

经过这三个步骤的考察,就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评判了。按照这个标准,如果一个人行为光明美好,内心坦荡,做事的出发点也没有不可告人之处,那就一定是君子无疑。如果是出于求名的心态来做一些好事,恐怕就只能算作伪君子了。而如果是连龌龊的心态、不择手段的办事行为都不加以掩饰了,那此人定是小人,需要对他加以提防,尽量离他远一些。

4

成大事,先识人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相似之处。必胸怀广大、识见超群,能集聚天下英才为己用。其中识人善用是领导者或领袖们成就大业必备的素质之一,在中国历史人物中,汉高祖刘邦就是能识人用人的一个典范。

刘邦在平定天下后,与功臣们置酒洛阳南宫,探讨天下兴亡的原因。刘邦说:“今日诸位不要隐瞒,尽管直说。我与项羽相比,为什么我能得天下,项羽失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待人傲慢无礼,项羽对人仁慈尊敬。但是,陛下以利让人,派人攻城掠地,凡攻占的,您就用来赏赐有功之人,这是与天下人同利;项羽忌贤妒能,迫害有功劳的人,怀疑贤良的人,战胜不酬有功之人,得地不与人分利,他把人都得罪光了,所以项羽失天下。”

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楚国的军师)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一言概之,能读人、阅人,所以能自知、知人。成大事,先识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和项羽实力对比,有一个事实被人误解了两千年
汉高祖刘邦的才华在哪里?
读史 | 项羽要和刘邦单挑,刘邦笑说:“我斗智不斗力!”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为了侮辱他,做了一件比灭族还要狠的事情
运筹帷幄
二十二.要约束规范君主的言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