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植物如何在与病菌的斗争中取胜?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当这些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并消灭入侵者,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植物同样面临着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那么,它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

科学家发现,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修炼”出了完备的防御系统,可以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奋起反抗。

植物表皮是植物保护自己的一道重要屏障,它就像我们人体表面的皮肤,对各种微生物具有物理阻挡作用。但许多病原菌能突破这道屏障,进入植物体内,在植物细胞间隙中夺取营养并增殖。不过,植物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对病原菌做出抵抗。

植物免疫系统的关键:抗病蛋白

植物细胞表面有许多称为“受体”的蛋白,它们是植物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受体蛋白可以识别来自病原菌的分子,从而调动细胞内的防御系统来抵抗病原菌。但是在与植物长期的斗争中,病原菌变得越来越狡猾,它们进化出了针对植物防御系统的毒性蛋白。这些毒性蛋白可以直接被分泌到植物细胞内,精准破坏植物防御系统的关键蛋白,从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与病原菌的长期斗争中,植物也逐渐进化出了由“抗病蛋白”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抗病蛋白可以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毒性蛋白,重新激活免疫反应。有的抗病蛋白与植物细胞内的“诱饵”蛋白相配合,巧妙地“引诱”毒性蛋白上钩,当毒性蛋白破坏“诱饵”蛋白时,可以激活抗病蛋白,从而触发免疫反应。

诱饵模型工作原理

数目庞大的抗病蛋白是植物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植物动员防卫系统的指挥官,它们在抵御各种病虫入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自从25年前国际上首次被鉴定以来,抗病蛋白仍是“谜”一般的存在,人们一直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抗病蛋白理论研究的巨大瓶颈在于,全长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和功能复合体的组装无法完成。由于抗病蛋白发挥功能的核心机制一直没能解答,制约了人们对抗病蛋白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揭开抗病蛋白作用的秘密

近期,来自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团队就“绘出”了抗病蛋白的本来“模样”,揭开了抗病蛋白行使功能的秘密。他们发现,受到细菌毒性蛋白破坏的“诱饵”蛋白会引起抗病蛋白发生一系列构象改变,并聚合形成一个环状五聚体蛋白机器,命名为“抗病小体”。如下图所示:

抗病小体能对植物防御系统发出强大的动员命令,并在植物细胞膜上发出自杀指令,让受到感染的少数植物细胞和入侵的病原菌同归于尽,从而阻止病原菌扩散,保护其他健康细胞。令人惊叹的是,抗病小体与人类免疫中的炎症小体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极为相似,因此,对研究动物天然免疫也有借鉴意义。

这项工作填补了人们对植物免疫系统认知的空白,为研究其他抗病蛋白提供了范本。有专家表示,这是植物抗病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对植物抗病虫害研究将发挥深远影响。

每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造成严重的粮食减产,为了减少损失,人们不得不施用化学农药,而农药的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也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培育抗病虫农作物,减少农药施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抗病蛋白在植物中数量庞大,如何有效利用抗病蛋白培育抗病品种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一研究发现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抗病蛋白设计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农作物,从而减少农药施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科院之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获得“癌症”持久免疫力不是梦!
秘密终于被发现了!植物的免疫力从何而来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植物对疫病菌广谱抗性新机制
Nature | 植物免疫系统如何协同御敌?中国科学家在植物抗病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综述|Current Biology(IF=10.9) 植物的生长-防御权衡综述[国人佳作]
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在植物学领域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