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userphoto

2018.08.24

关注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注释】贵:崇尚,重视。洁:干净,清洁。华:豪华,奢华。循:按照。分:身份。称:相称,配得上。上:次序在前的。下:次序在后的。上与下是次序的前后,如书的上卷、下卷。
   【解读】穿衣服贵在干净整洁,而不在奢华;并且首先应按照自己身份来穿着,其次要按照家中经济状况来穿着。
   有一个高中住校生,家中挺富有的,床铺下放了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的全是名牌衣服。衣服之所以带的多,是为了穿着方便;穿脏了放在箱子里,过一段时间把箱子带回家或父母来看望他时把箱子带回家,把所有衣服洗洗。袜子从来不洗,穿完直接扔阳台上,过段时间堆成小山一样后直接扔掉。

   一个正在上学的高中生,衣服只要干干净净,勤洗勤换,有替换衣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穿名牌衣服?还买那么多?难道是家里太有钱了,可着劲花也花不完?这倒是按照家中的经济状况来穿着——“下称家”了,但没有按照学生的身份来穿着——“上循分”!这“称家”称得还不够,够的话,岂止扔袜子,应该连衣服一起扔,学学皇帝,衣服从来不过水洗,穿完就不要了!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谁能保证一辈子都能过这种富足的生活?人生总是那么变幻莫测!《红楼梦》中贾宝玉当初过的是极尽奢华的生活,他的穿戴从头到脚都是极好的,都彰显着其豪族公子的身份,他还有一件光华灿烂平常人见都没见过的孔雀线与金线织成的“雀金裘”斗篷,后来呢,钟鸣鼎食的贾府一败涂地;宋朝名相寇准在世的时候,家中日子也是极尽豪华奢侈,他的子孙继承了这种家风,却无以维继这种奢华生活,大都穷困潦倒了!

   另外,学生时代穿衣服尤其注意不要太奢华,买得起也不穿。因为学生时代过得大都是群体生活,同学大都是普通家境,你如果穿得过于突出的话,容易被孤立,被孤立后就很难在同学群体中如鱼得水地生活。
   这穿衣服,有富烧包的,也有穷烧包的。也是一个高中生,父亲厂里效益不好,母亲下岗,但却也常常买好衣服穿。有一次运动鞋非要买上千元一双的,母亲说,咱家这么穷,为什么非要买那么贵的鞋?孩子的回答是:“正因为咱家穷,所以才不能让人看不起!”什么逻辑,越穷越要穿好的?

   孔子说:“奢侈会使人产生傲慢之心,节俭会使人感觉寒酸。与其傲慢,宁可寒酸。”(《论语·述而》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有些人正相反,他们“与其寒酸,宁可傲慢”,所以就是天天吃咸菜泡方便面也要买好衣服,好包包装傲慢。这种没钱硬装出来的,肚里寒酸的傲慢有什么意思呢?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训俭示康》,专门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在吃、穿、住方面要厉行节俭。文章开篇第一段着重写的就是穿,现身说法他从小到大在穿的方面都不喜华糜,衣服只要干净就行。文中说道:“我本出身于贫寒人家,世代秉承以清白的家风。我本性就不喜欢豪华奢侈,自打孩提时代起,当长辈们把饰有金银的华美衣服穿在我身上时,我总是又害羞又难为情地脱去不穿它。二十岁那年,有愧于取得进士之名,在朝廷举办的新科进士宴会上,只有我不愿意把花插在帽檐上。同科考中进士的人劝我道:“这是皇上御赐的花,不能不戴。”才勉强把花插在帽檐上。平生穿衣服只要能挡住风寒即可,吃饭只求填饱肚子就行,当然我也不会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做些有悖世俗的事情来沽名钓誉,吃饭穿衣只是顺着自己的性情罢了。如今许多人以奢侈浪费为荣,而我的内心却以俭约朴素为美。不少人嘲笑我寒酸,我却不以为然。反而回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奢侈显得傲慢,宁可节俭显得寒酸。’孔子又说:‘因为节俭而犯下过错,很少见。’孔子还说:‘读书人志在追求真理,而以吃的不好穿的不好自认为羞耻的人,是不值得同他们探讨问题的。’古代的人以节俭为美德,现代的人却因为节俭而对人加以非议。嘻,这不是怪事嘛!”

   (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穿衣服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来穿着——上循份,学生要按照学生的身份来穿着,办公室人员要按照办公室人员来穿着等,但一个人身份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出席不同的场合就有着不同的身份。竟然吃惊地见过一个在亲生父亲葬礼上穿着休闲装,而且最令人吃惊的是——上衣不穿,两只袖子一系把衣服从后面捆在腰间的人,像是爬山怕累爬出汗了,衣服没地方放,系在腰间随时再穿上。太随便了,这哪是老爹葬礼上的穿着啊!这也与周围参加他父亲葬礼的人大都穿着黑色等庄重色系衣服的人的格格不入啊!

   

 

   节俭的作用: 
   一、 节俭是用来培养品德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说:“节俭是用来培养品德的”(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人还说:“节俭,是一切美德所共有的特点;奢侈,是一切罪恶中最大的恶行。(《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人一旦有了追求奢华之心,有了享受物质生活的强烈欲望,那么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正所谓欲壑难填。一个内心充满着对优越物质生活强烈渴望的人,极易走入歪门邪道,缺德的事就会从小干到大,以至于为所欲为,无所不为,渐渐成为为人所不齿的小人。
   在《孟子》一书中,有一个叫公都子的人问孟子道:“同样是人,有的人成为了君子,有的人却成了小人,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满足身体重要器官需求的人成为了君子,满足身体次要器官需求的人成为了小人。”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人满足的是身体的重要器官的需求,有的人却一味地顺从身体次要器官的需求,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耳朵、眼睛这一类的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所蒙蔽,因此一与外物接触,就被引诱过去了。心这种器官是用于思考的,一个人只要思考就会心有所得,不思考就不会心有所得。用心思考是上天所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先把心立住了,那么耳目一类的不会思考的小器官就不会被引诱过去了,这就是一个人能成为君子的道理罢了。”
  (《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一味地满足眼睛、耳朵这一类身体次要器官的需求:眼睛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耳朵听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这样的话身体重要器官的心就管不住眼睛、耳朵了,就会被引诱过去了,由此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不择手段”,爱财的人不一定全都取之有道,取之无道者便成了小人。

   二、节俭是用来避难的
   古人说:“君子以节俭之德、以收敛约束自己来避开祸难。”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反观一些贪官正是在他那极尽奢华的穿戴中暴露了其贪官的身份,哪来的那么多钱!这种不按照身份、不按照家庭收入的穿戴(非“上循分,下称家”的穿戴)无异于贼敢把偷来的钱顶在脑门上,可谓既有贼心又有贼胆啊!可喜可叹!喜的是这样肆无忌惮地把不义之财穿戴在身上,贪官身份昭然若揭;叹的是既然发的是不义之财,却不知道装装穷避避风险,当个贪官都不够格,简直是自取灭亡!真个是:不烧包就不会死,烧得很,死得快。不走正路得到的钱,必将不走正路出去。真个是:君子以节俭、约束自己避难;小人以奢靡、放纵自己完蛋! 

   另外,俗话说,“有财不外露”。穿戴过于奢华则容易露财,露财则容易让人盯上,让人盯上则容易招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三、节俭是用来保全气节的
   一个人内心里如果没有过多的欲望去诱惑自己、去支配自己,就会变得刚强,所谓“人无欲则刚”,欲望过多会使一个人不得不低下头去,去做他本不屑于做的事情。
   《菜根谭》中说:“人一旦内心里出现了贪婪和私欲,就会变刚强为懦弱,变明智为糊涂,变慈悲为狠毒,变纯洁为污浊,一生的人品就此毁掉。所以古人以不贪为宝,以此安度一生。”
   (《菜根谭》人只一念贪私,便销钢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惨:残酷,狠毒。)
   孔子的学生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国君派人来要送他一块封地,说:“请用这块封地来置办一些衣服。”曾子不接受。那人回去后,又折返回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主动向人要的,是别人送给你的,为何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受人馈赠就会畏惧人家,赠人东西就会有傲慢之心;即使你送我东西没有傲慢之心,我能没有畏惧之心吗?”最终也没有接受这块封地。孔子知道这事后,说道:“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气节的。”

   (《说苑·立节》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这就是俗话说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得了别人的好处,该说的不敢说了,该干的不敢干了,由不得自己了!矮半截了!

 

   《弟子规》中《谨》这一章早起洗漱完毕后(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接下来就开始讲一个人的穿戴问题。“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讲的是一个人穿戴时要注意的仪表整齐问题;“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讲的是一个人穿戴后的衣帽整洁问题;此四句“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则讲的是穿戴方面应遵守的四项原则问题。
   所有这些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人仪表方面最应注重的问题就是:整齐、整洁。一个人出门在外,以整齐整洁的形象示人即可,穿得干净整齐就不丢人,衣衫不整,邋邋遢遢才丢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道性善 (七)牛山之木
刘俊峰勸學
王阳明:人生大病 只是一“傲”字
中國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人生信念
孔子“君子三畏”,孟子不以为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