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仲弓问老师孔子,仁爱是什么。孔子回答说:“……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老师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践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一个字为一言。)

   《论语》中孔子说了两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是回答学生什么是仁爱,一个是回答学生哪个字可以终身践行。


    【注释】加:施加。欲:想要,希望。即:就。速:快,迅速。已:停止。

   【解读】将要施加于人,应先问一下自己,如果自己也不希望如此,就迅速停止。

   工作中,我们常听人抱怨,“烦死了,他自己不想干的活,都推到我身上,是看我好说话还是好欺负?”“气死人,领导刚交代给他的工作,他扭脸就交给我干。好干的活,露脸的活他自己干;不好干的活,出力不讨好的活都推给我干。”就像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没办法,是个单位总会遇到这样的人,算盘珠子朝内,只为自己打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纯粹的利己主义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足以让人郁闷烦心。

   有一次晚上吃饭时,在座的一位年轻亲戚接到同事的电话,同事约他第二天早上去一家商店吵架。原来同事买的裤子不合适想退掉,几次与店家沟通未果,一气之下,约我这位亲戚第二天早上等商店一开门就干仗去。我劝亲戚,不要这样,什么事好说好商量来解决,谁家开个店也不愿意一大早开门来俩吵架的。裤子退不掉看他店里有没有合适的再换一条;再者,要站在对方角度想想,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或许这条裤子是店员的业绩之一,当然是能不退就不退。咱家不是也有人卖东西吗。亲戚一听,说是这个理,第二天早上劝劝同事去。有时候就是这样,遇到事火冒三丈时,如果反过来设身处地替对方想想,体谅一下对方,火气或许就不那么大了,处理事时心态就平和多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遇事要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说起换位思考,想起了曾跟一位公交车司机交谈。他说以前开公交车,一天到晚累得要命,心一急对乘客就是烦躁的吼声;而且特别烦遇到外地乘客,堵在车门口又想上又不清楚该不该上,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不耐烦地“问清楚再上!”,关上车门就走。可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去外地,乘坐公交车,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公交车司机跟他是一模一样的不耐烦,“问清楚再上!”,关上车门就走!只不过北方话变成了南方话。从此后他心灵受到了震撼,一扭脸自己也成了公交车乘客,自己也成了外地人!回来后再开公交车,他对乘客态度好多了,尤其是对待外地乘客!出门在外不容易!应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也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孟子说:“如果一个人尽力按照将心比心的‘恕’道去做,那么,若求仁爱,这条路最近。”

    (《孟子·尽心上》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在古汉语词典上,“恕”的首要解释是“仁爱,推己及人”,其次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原谅,宽恕”。而且,“恕”字从其字形上看,是“如心”,也就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的结果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遇事多站在别人立场上想一想,“这件事放我身上,我愿意吗?”“别人这样对待我,我愿意吗?”来判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从而善待他人,那也就做到了仁爱。

   在古代字典《说文解字》中,“恕”字的解释干脆就是一个“仁”字!

    (《说文解字》 恕,仁也)

   “恕”与“仁爱”说来道去,既不高深,也不复杂,不过是最简单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不过是最简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学》更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厌恶上级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下级;厌恶下级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上级;厌恶前者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后者;厌恶后者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后者;厌恶右者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左者;厌恶左者对你的行为,就不要以此对待右者。这就是推己及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絜:度量。矩:标准,法则。)

   这段话大致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推己及人,说话做事上下、前后、左右都想想,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把别人的心换位思考为自己的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大好处是不容易与人结怨结仇。一个人如果将心比心,凡事站在他人角度着想,就不容易与人闹矛盾,不闹矛盾就不容易与人结怨结仇。假如人人都能将心比心,这个社会哪还会有那么多的怨与仇?一个没有怨与仇的社会,不就是我们所渴望的“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和谐社会吗?


   庾亮不卖凶马
   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政治家庾亮,他所乘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按迷信说法,的卢马妨主,谁骑谁倒霉。有人劝庾亮卖掉它。庾亮说:“卖它必有买家,这势必祸害买家,难道可以因这匹马妨害自己而嫁祸于人吗?从前孙叔敖在路上遇见两头蛇,传说遇见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他怕后面还有人遇见,就杀了那两头蛇埋起来,这件事自古以来就被传为美谈。我效法他的做法,不也算明白事理吗?”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树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的[dì]卢:的:白色。卢:通“颅”。头颅。的卢:也做“的颅”。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传说为凶马,会给骑坐者带来厄运。)

   庾亮之所以不卖据说谁骑了谁倒霉的的卢凶马,将心比心,为的是不嫁祸于人;孙叔敖杀了那据说谁见谁死的两头蛇,推己及人,为的是保护其他人。他们这种替他人着想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现在,一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庾亮不卖凶马。

   现如今有的人,脑子里根本就不存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去一家熟人开的饭馆吃饭,在后厨,见一厨师把只洗了一水——盆里的水还是黑乎乎的青菜,抓起来就撂在炒菜锅里,问这样脏的菜怎么能炒,厨师神色泰然地说:“没事,又不是咱们吃!”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在餐厅就餐完毕玩手机,孩子要撒尿,懒得带他上卫生间,直接用碗给孩子接尿,接完尿后还不算完,大概她也嫌碗里黄色尿液不好看,将其直接倒入大汤盘中残羹剩饭里。被人发现了,还满不在乎说:“反正碗都是要洗的!”这位母亲用碗接尿的原因绝对不会是她所说的“反正碗都是要洗的”这么简单——她家里的碗肯定不会去接孩子的尿。归其原因不过是她已就餐完毕,那些碗盘她是不会再用的了,要用也是别人用,管他呢!反观这些年来,那些让人闻之惊悚、闻之色变的毒大米、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生产这些东西的人自己并不吃,他们生产出来是让别人吃的。

   别人,别人,每个人在别人眼中不也是别人吗?一扭脸,你就成别人了!

   这个社会如果人人都不管别人的话,倒霉的是所有的人!

    

    就送你们二人去殉葬吧!
   春秋时齐国大夫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两人对陈子亢说:“您哥哥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请用活人为他殉葬。”子亢说:“用活人殉葬,这是不符合礼的;虽然如此,可他有病应当去在地下伺候的,有谁比得上妻子和管家更合适呢?如果你们废止这个决定,我也废止;如果你们坚持这个决定,我打算送你们二人去殉葬!”于是,殉葬的事就这么罢了。

    (《礼记·檀弓下》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宰:古代掌管家务和家奴的奴隶总管。得:可以,能够。已:停止,废止。)

   呵呵,对于殉葬,陈子车的妻子和管家倒挺聪明:“己不欲,即速已!”呵呵,这二人当初为什么没有“将加人,先问己“呢,也不至于让陈子亢动了让他二人去殉葬的心,虽然只是吓唬吓唬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水煮”古人,“营养”你的为人处世
哲理小品(1336):换位思考才是相处之道
悟◎换位思考,才是相处之道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错位对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