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继刚——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天目湖论道

——
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文|张继刚


明 董其昌 《奇峰白云图》


南北宗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明代末期,吴门画派衰落,松江画派兴起,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影响了晚明及清早期的画坛。

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领䄂,他于书画创作鉴定以外,在画论领域亦有独树一帜的思考。画史上把董其昌的名字与“南北宗论”永远的连在一起,正因如此,董其昌在画史上的地位也非同一般,极其重要。“南北宗论”涉及到中国绘画流派沿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体现出文人画在画史中的价值。南北宗论这个问题,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是莫是龙首先提出此论,莫氏《画说》中共有16条论述,其中就提到“禅家有南北二宗,于唐时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时分”等观点。莫是龙与董其昌是挚交,同案挥毫,起居论道,探讨问题。就南北宗问题董其昌在莫是龙所论基础上继而深入阐述,陈继儒推波助澜,把这些关点著述于天下。董其昌早年拜师莫是龙的父亲莫如忠,在莫家私塾就读结识了莫是龙,陈继儒是董其昌的知己,在绘画思想等诸多方面与董其昌相一致,推崇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不足为奇。在晚明画坛中董其昌的名气影响力极大,南北宗论的提出必然会以他为代表。 

明 莫是龙、陈继儒 《云山图》(天津博物馆)


谈北宗论问题,不能不谈莫是龙与陈继儒二人。莫是龙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大家,只因传世作品少,未被画史重视。莫是龙(1537~1587年),字云卿,改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东明桥堍,8岁读书,10岁能文,有“圣童”之称。其工诗画,善草书,喜散曲,精鉴赏,意气豪迈,不拘小节,一时名流,无敢抗席。其曾被召至金陵校书,与当时文苑名流结诗社并作画,屡试不第,以贡生终。

莫是龙应该说是“松江画派”创始人之一,他喜藏书,得其舅父常熟杨仪七桧山房万卷楼所藏,嗜弈。诗宗唐人,古文出入韩、柳,书法以钟、王及米芾为师,山水画学黄公望。传世作品《浅绛山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长谷幽松图》(现藏松江博物馆)。书法作品有《草书五律诗》、《行草七律诗》等(现藏上海博物馆)。著作有《石秀斋集》10卷、《画说》(1卷)、《笔尘》l卷及《廷韩遗稿》(16卷)。辑有《崇兰馆续帖》及散曲《南北宫词记》。莫是龙家学渊源出身仕宦之家,其父莫如忠,嘉靖戊戌(1538年)进士,学问渊博。钱谦益称他“善草书,为诗尤工近体”。莫是龙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为其日后奠定了基础。董其昌25岁时,观莫是龙作画,“咄咄称赏”(《画禅室随笔》卷二题莫秋水画),他对莫氏父子都颇为赞赏:“始知公(即莫如忠)深于二王,其子云卿亦工书”(《评法书》)。他评价其师莫如忠“似正反奇,超俗即雅”,“人地高华,知希自贵,晋人以外一步不窥”。而对莫是龙的评价同样很高,“风流跌宕,俊爽多姿,酝酿诸家,匠心独妙”,“如五陵豪侠,宝剑金丸,意气自喜”,“游道既广,鉴赏之家无不遍历”。由此可见,莫是龙在书画方面对董其昌的影响不容置疑。

明 陈继儒 《云山幽趣图》


陈继儒(1558—1639年),幼颖异,工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嗜弈,为诸生。

陈继儒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并喜爱戏曲、小说。所藏碑石、法帖、古画甚丰。所著《幽窗小记》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明 董其昌 《芳树遥峰图》

南北宗论观点与思想倾向


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主要观点与倾向,有四个方面:一、山水画与佛家禅宗一样,从唐代起划分为“南北二宗”两个体系。二、南北之分,并非指地域的区别,而是以“南北二宗”的不同修行体验。三、南宗源自“顿悟”,北宗出于“渐积”,四,技法风面,南宗重渲淡,随意自如,圆柔疏散,充满“士气”,于“烟云供养”中享受安闲的天趣。北宗重勾斫,严谨方刚,刻画着意,画面呆板僵硬,气韵不足。南北宗论引用佛家禅宗南北派的“顿”“渐”之说,隐喻和解释山水画的风格、派别及创作观念等问题。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将中国山水画从唐代开始划分为南北两派,其主要思想是推崇水墨、浅绛山水画,贬低工笔青绿设色的山水画,推崇文人画家,贬低工匠和职业画家。在创作方法上,主张用类似于佛教禅宗的“顿悟”,反对北宗的“渐悟”。南北宗论在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为文人画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 

明 董其昌 《仿北苑山水》


南北宗论对后世绘画及思想理论的建设,对晚明与清一代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清代山水画是对董其昌思想的一种回应。董其昌的艺术思想为清初画坛留下了宝贵的审美体系,其思想也迎合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康熙皇帝曾命人四处搜寻董氏墨迹,并极为珍视,这样就更加强了董其昌在明清画坛的地位。南北宗论,到了清代则将“南宗”演变成“正统”“正宗”,其代表人物“清初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他们在画法理论上深受董其昌影响,在清代画坛上占有主流地位。 

南北宗论的美学观点,尚率真、崇士气、喜平淡、重笔墨,推崇文人画,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画家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并为许多画家指明了绘画的方向,这一点即使在当今画坛也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明末清初画坛在董其昌“亲南疏北”思想的影响下,“南宗”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壮大,“北宗”发展的比较迟缓,这是董其昌为美术史带来的不利于各派绘画发展的因素。


文章摘自《天目湖论道》


张继刚

1966年生,字慎之、号知行,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师从杨仁恺先生三十年。集目鉴、比较、分析、考订、心性学等综合学科,建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学理。古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学者,当代文人画家之代表,倡导“文人画之士人精神”。涉猎文、史、哲、诗、词等,创建“云庐艺社”学术机构。出版著作发表论文,作品被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海南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并应邀个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庐艺社社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文脉 | 彪炳中国画史的江南画家群
云庐|《砚池滴音》:明清诸家绘画(之二)
历史上的今天——701年2月28日,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王维出生
山水画的源流与意趣
中国山水画“南北宗”论辨(全文)
丹青宝筏:董其昌的艺术超越及其相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