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

前不久(注:此处指的是2000年初),《茅山道院》报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信中对《茅山道院》报上曾有人撰文称《西游记》的作者“可能不是吴承恩”之说,提出了批评,认为此说“颇为武断和荒谬,并无可信之处”。

其实,《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从古至今一直都无绝对定论。近十来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了这一学术争论。

当今的教科书上虽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西游记》一书乃出自明代文人吴承恩先生之手,但您不一定知道,这只是一种学术上的推断,其主要根据只有某清人所撰的一本《淮贤书目》,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发现过吴承恩所撰写的《西游记》手稿。肯定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学者们认为,吴承恩的文笔很好,著述颇多,而《西游记》中又多使用了吴承恩家乡的淮言,因此《淮贤书目》是比较可信的。更为重要的是,民国时期的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和胡适之先生也先后认同了此说,因此此说就演变成了当今的定论。

至今仍存于世的《西游记》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的“壬辰年”。就这一“壬辰年”,也存在两种争议,有人认为当指嘉靖十一年(1532年),也有人认为当指万历二十年(1592年)。该书出版商的商号为“世德堂”,堂主名叫唐光禄。该书明确写道,校者为“华阳洞天主人”,书中还有一序,写序者为陈元之。不过该书偏偏没有作者的名字,陈元之在序中说:“《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

唐光禄、“华阳洞天主人”、陈元之,他们究竟是三个人呢,还是两个人?对此,学术界亦争论不休。著名学者郑振铎认为,“华阳洞天主人”即唐光禄,另一著名学者孙楷第则认为,唐光禄即陈元之。可惜他们都因所掌握的史料不足,并未能就此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

1990年,有位叫陈君谋的学者在《苏州大学学报》上撰文,认为“华阳洞天主人”并不是句容籍状元李春芳,而是隐居在茅山的一个姓陈的道家。他认为,李春芳病逝于万历十二年,不可能在几年后还继续“校”《西游记》。他还认为,古时的“元”字同“玄”,“元之”即“玄之”,故这可能是陈先生的道名,其名乃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句。

陈君谋先生进一步推断说,陈元之既是序文与作品的作者,也是校者。他认为,“校”的字义,古今有异。今人所谓的“校”,是“校对”,而古人所谓的“校”是“订校”,“华阳洞天主人”对该书的“校”,是分卷次、立回目的“订校”。而这原本就是作者自己的工作,并不可能另委他人,故“校”者在此可理解为整理者和创作者。

1997年,另一位名叫张锦池的学者在《西游记考论》一书中也认为,因为陈元之的序“深得作品之三昧,故疑校者、序者为同一人”。

然而,陈元之是否与“华阳洞天主人”同为一人,这也只是一个大胆的推论,这一推论如果想得到世人的认可,还必须拿出翔实的史料。

2002年,学者沈承庆先生在《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一书中,则一口认定《西游记》就是句容籍的状元李春芳。他的论点有三:一、《西游记》是在几代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其不称“著”而称“校”,此“校”即“编撰”之谓。“华阳洞天主人”在此应理解为“编撰人”,他认为这是一个“铁证”。二、吴承恩有赠李春芳的诗,从此诗中,可以推断出李春芳即“华阳洞天主人”。他提出,李春芳确曾在茅山修炼过,这既有家庭根据,也有历史根据,相当可信。三、他还“考证”出《西游记》第95回中,有“怪诗”一首,内隐有“李春芳长者留迹”一词。“留迹”者,留笔也。此乃“钢证”。

现将那首“怪诗”录之于后:

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披样。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利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

沈承庆先生写道,此诗原为天竺国国王以布金古寺而作,故事情节中既无“长”,描写的又是眼前情景,文中突然冒出“古来长者留遗迹”这么句诗来,实在蹊跷。文中何处可寻找“遗迹”?而且那“遗迹”还是个“长者”所留,因此让读者百思不解。再看第四句里,有个“春”字;第六句里,有个“芳”字;第五句“草木沾恩添秀色”中,"'木'字偏旁稍'添'而迁'秀’,则'拆白道字”,组成个'李’字。"(笔者注:此话原文如此,本人不太好理解,只好照抄)。沈承庆先生接着写道,第七句中的“长者”可以认为是编撰者的自称,“留遗迹”是编撰者的自白。合看第四五六七四句,内中恰隐有“李春芳老人留迹”第七字。沈承庆又列举出四个史证、五个旁证,确证李春芳是《西游记》的作者,因这些史证和旁证过于学术化,一般的读者不易读懂,恕我就不一一罗列了。

《西游记》一书的作者之争,目前已涉及到包括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在内的九位古人,惟一无争的,就是那位曾经“校”过它的“华阳洞天主人”。

“华阳洞天主人”究竟是谁?是陈元之?是李春芳?还是另有其人?估计这已经是千古之谜,后人将越来越难搞得清楚。不过无论此人是谁,作为茅山地方志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很有必要深入其中,帮助挖掘。因为《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弄清其作者与茅山的关系,在中国的文学史和宗教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此,敝人也斗胆建议茅山的有关管理部门,能尽快在华阳洞口立个碑,将《西游记》作者之争的这一悬案昭示游人,相信这定会激发游人对茅山的更大兴趣,也定会激发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其中进行探讨。

(笔者注:本文系根据吴圣昔先生《(西游记〉作者诸说追踪和述录》一文,于2000年初进行的整理和改写,该文涉及到的其他几位古人,因与茅山无甚关连,故已略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西游记》到底是谁写的
《西游记》作者竟另有其人?吴承恩究竟替了谁享誉中外?
西游记:真不是吴承恩写的
竺洪波:《西游记》作者考证谁家强?
文化传承中的流变与接受 —— 明代《西游记》传播新探(一)
《西游记》作者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