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血两亏艾灸疗法气血两亏艾灸疗法

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一般认为,引起血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饮食不足、失血过多、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

艾灸疗法

取穴

脾腧、肝腧、肾腧、神阙。

肝俞

在背部,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

脾俞

在背部,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

肾腧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

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灸法

悬灸,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改善后,休息3~5日,可以继续下一个疗程。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心肺之气共同作用之下,内至脏腑,外达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1)脏腑失于濡养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颤动;由于中医认为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还常加入补脾肺之气的药物。

(2)血不载气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别是在大失血情况下,气随血亡而脱,此时气脱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通过上面内容介绍,我们大家都了解了气血两亏艾灸疗法了吧,所以在我们的身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大家可以适当的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而且这个方法真的是挺不错的,经常的艾灸对我们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好,也不会出现一些其他身体疾病的发生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虚先补气丨气血到底是什么?
气血两虚失眠 养身疗法
气血不够,艾灸来补,效果好记得分享哦!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十大补气穴位和十大补血穴位
中国传统特殊疗法:刺血疗法(上)第一、二、三、四节
​常见血虚表现及脏腑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