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壮大内力?

中国的内家拳是以锻炼内力为主,以神意气血为用,是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很多内家拳法是以行拳来运化阴阳,以使内力循经导脉,从而壮大内力。在这个过程中,行拳的速度是否合适会影响到功夫的进展效率。

在古代,少林和武当是中国功夫的两大代表之一。少林拳法通过由外而内的锻炼,使身心得以统一,呈现出高超的技艺。武当功夫则是由内而外的修行,使自我神形得以升华,展现超凡风姿。当然,到了近代,群贤并出,已经有很多人创造了新的流派,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的武学已经超出了古人。至于是真是假,留给世人评说吧!

 

武当与少林的功夫,因师传的缘故,我也有所涉猎,这也是当年九脉合真之后的波涉。当年九大修真门派的真正传人,所学的功夫多少会有其他脉传的痕迹,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是九脉合为一脉后的龙虎堂主人,因此我也学到了一些九脉的功夫。因太极拳泛传于世较广,这里还是以太极拳来叙说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修行吧。

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于《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一书中言道:“太极拳的操修过程中,过迟缓则气滞,过敏捷则花草。阳刚则气浮,阴柔则体软”,这是对于武当功夫,特别是太极拳操修速度的真知灼见。真正的太极拳,他的动作姿势合于人身的气血循行规律,认真习练,就能很好的分经流注,循经导脉。行拳速度的快慢无疑会影响到气血循行是否能合于循经,如果动作太快,则气血的循行就会流于表面,而不能收敛内炼;如果速度过慢,则气血运行不畅,会产生迟滞的现象,都不利于内力的锻炼。

那么如何把握好行拳的速度呢?一个要“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逐,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是以无为心行真元气。不要追求刚强好看,如果外在的动作刚劲有力,那么气机就会浮于表面,久之就会真气外游,怎么练也练不出功夫。同时也不要老强调松,社会上有些人教太极拳老是强调松松松,却不知一味的松就会造成气机不振,松松垮垮,提不起精神, 运不起元气,如何能练成武功?这就是李师所言“阳刚则气浮,阴柔则体软”之意。

 

沉迷于阳刚者,真气外游,自然流于花草;执着于阴柔者,气机运行不畅,自然动作松垮。所以行拳之时要恬淡虚无,以此无为心,行于有为法,则自然真气能收敛于内,久之才能收敛入骨。在这种天真自然的心态下,“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则是行功速度的标准。行拳中,初练之时是有力则使力,无力则无力,待体内真力涣发,内气启动之后,则是以气运身, 气推形动,体内的气机运行速度快,则动作自然快;体内的气机运行缓,则动作自然慢下来。这就是功夫中的气与力合,也是内外统一之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难关,一个是拳法关。自古以来,无师不成道,法要师传。内家拳要锻炼内力,拳法必然合于人身经络,如此方能循行有序而成太乙循经。也只有实现太乙循经之后才能使内力日益壮大,呈现内家神勇功夫。如果拳法已经失真,那么行拳的效率自然低下,再次者则是空练而无功,如此则徒费岁月也。其二则是心性关,说起无为心,似乎很轻松,但是想真正的实现,则极其艰难。行拳时杂念纵生,很难止住;同时真正的内力运化之时,也会有一大难关。因为内力一生,循行体内,就会影响到人体动作变化。那么这种阴阳气机如何实现平衡,就是一个问题。

 

在传统宗风太极拳中, 有“横开太子掌”一势来权衡阴阳气脉流注,使体内真气阴阳互化,合于有序。在行功中难免会因为个人的理解或动作习惯出现阴阳气机失调,或阴经过速,或阳脉领先,这时就需要“横开太子掌”来矫正阴阳,通过练习此势,使气脉平和之后,则内力会自行调整动作,使自我行功重新走入正轨。

传统的拳经和功谱是能帮助学者在修习武艺之时,很好的理解和权衡自我修行。自己的修炼方向是否正确,自己的修行层次到达了哪个阶段,自己的体悟是否合于正宗?这些心性和感悟都能很好的帮助掌握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是行拳速度的唯一指南,合于内气运行的速度就是最好的速度。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太极内功抓闭呼吸法
?武当派,秘传逍遥掌(内含功法图片)
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放松心得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太极八法
明理修太极,懂劲悟大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