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拳经当体证如一,如此才能有所成就

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说是在练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练的多是太极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练的东西完全是师心自用,自编自创,不以拳经为指导,不以医学为基础,没有内炼,能称之为太极拳吗?

比如说拳经里说:“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很多人看到这,并没有能认真去探索,多只是嘴上说,却不知这是真实不虚的修炼。以太极拳的“揽雀尾”为例,有一定基础的人,在龙行按掌(弓步按掌)之时,会有气力从脚而起,发于腿而达到腰。因为初学者内气不足,到了腰就没气力再上行了,这时按掌而出,会有气力直达掌指,正是“形于手指”矣。

这个形于手指是指气血循注于掌指,此时如果掌形对的话,内会有气机贯注之感,手指有发热发胀之感受;外则会有五指撑开,撑起之像,正是“内有其质,外有其形”矣。

里面没说“主宰于腰”后的气怎么走,直接写到了“形于手指”,这是让学子能很快的体证。因为功夫之道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时这种由脚起,经腿而至腰的感觉是若有若无,并不明显,久久习之,则感受日渐明显。同时双手前按之时,也慢慢地会有气力从胳膊肘往前行于手指之真切感受。到功夫深厚之时,才会有周身一体,也就是气力到了腰后,继续上行,经背肩而行于手,如此一来,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书上所说的“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是为了照顾上文,实际上如果气力只到腰就没了,能算完整一气么?明显不能。拳经上所写的东西,是有深有浅,不可能面面俱到。按前贤抱朴子所言,是“初以授人,皆从浅始”,常人初学,能体会气机从脚起到达于腰,然后中间气机没了,直接到手,这是古人授学的经验。只有元气饱满之后,才能连贯起来。

以功夫而论,由脚起而发于手,是升阳之法,是“开”之功。然太极一脉,阳不可离于阴,故按之后,当有“收”之法以降气、敛气于窍,“揽雀尾”一式亦不能离此。社会上的练法是身形后坐之后,再身姿前行以半抱球来纳气归元,稍嫌浮躁,聚气降气之功不足。宗传之法,则是身姿后坐行“横开太子掌”以平衡阴阳气脉,再前移身形,以凤点头之姿虎坐(左右)抱球以聚气敛力,抱气呈真,如此则有开有合,有升有降矣,正合太极之风范。

再回过头来说龙行(弓步)之姿,有些人不懂装懂,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努力练功,没有练好抻筋拔骨就直接练太极拳,所以在龙行弓步之时,一旦蹬直后腿就身姿僵硬,动弹不得。于是以为太极拳不能蹬直后腿,就变成了可笑的弯曲后腿的行拳之势,还自以为正确。却不知如此行功,基本上断绝了拳经上所言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行功效果,没有了升阳开脉之法,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的降阴聚气之功,纵然如何练功,也只是太极操罢了,没有办法进入内炼的。

读书练功,是古人文武双修的风范。理论来自实践,又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拳经是前贤历经修为所写,后人习练太极拳不可以不读书。练拳时,当认真对照拳经,看自己能不能验证到拳经上所写的境界,如果没有,说明没练到位,没练到家,就要好好反思自己哪里练错了,是不是不够努力。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 7
武术秘中之秘:丹田开合桩功,炼之得法速成整劲
〖武术秘中秘〗丹田开合桩功,炼之得法速成整劲
太极拳内功—十八桩功
太极拳桩功
八卦掌的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