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确认识和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展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也就是说发展到第三阶段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糖尿病。具体来说,糖尿病前期有两种情况:

1、空腹血糖偏高

血糖介于5.6~6.9mmol/L之间,也称空腹血糖受损。

2、糖耐量异常

指餐后血糖偏高,血糖介于7.8~11.0mmol/L,也称糖耐量受损

上面两个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血糖在悄悄升高的信号:

1,吃饱就困

偶尔一次不用担心,如果经常吃饱就犯困,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如饮食中精致面粉和含糖饮料、食物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导致血糖突然升高,胰腺需要“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经常如此,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容易出现昏昏欲睡、体力透支等感觉。长此以往,将发生慢性胰岛素抵抗。

2,“垃圾食品”上瘾

人体摄取含大量糖、盐和脂肪的食物时,消化道会分泌出一种能刺激进食中枢的物质,让人感到饥饿,有暴饮暴食的冲动。

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你就需要警惕了。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块,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3,体重“屡减不降”

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体重都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更应警惕。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比较科学的指标。体质指数(BMI)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大于28则属于肥胖,需要减肥。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4,大腹便便

细胳膊细腿大肚子的体型,又称为腹型肥胖。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为腹型肥胖,这种体型的人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另外,腹型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多,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

5,血压偏高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约有四成会患上糖尿病。当身体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与血糖升高有关,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糖尿病前期的隐蔽危害

1、神经系统受损

长期血葡萄糖过高,会损害神经系统。伤到植物神经系统时,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手脚冰凉、有疼痛感、有蚂蚁爬行感,甚至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症;若为颅神经病变,可出现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2、脂代谢异常

糖代谢紊乱时,过多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脂代谢紊乱,可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有时候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3、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血管遍布全身,高血糖往往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动脉斑块,甚至血管狭窄,导致心梗、脑梗等危险疾病,也会影响心脏等全身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糖前期会增加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大血管病变风险,发病率可高达40%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

1、执行糖尿病饮食治疗计划

另外,聪明选择烹调加工方法:

给食物留点需要咀嚼的地方。避免餐后血糖上升过快。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菜,后吃饭。改变烹调方法,少放油,多放醋

2、通过多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

每周的大多数日子,做30-60分钟的身体活动。其中散步是增加运动量的好方法。

3、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要学会应对压力,压力会使血压升高

4、戒烟

5、检查血糖

可能需要每天测试1次或更多次;如果医生建议,请检查血压;向医生报告结果的变化,讨论你的血糖目标,以及如何使用测试结果来控制你的糖尿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想把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降至最低,一定要关注这4个健康指标
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发生,警惕这4个危险因素
指南共识 l 2型糖尿病代谢手术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1/2
“四高”问题 女性更该注意
血糖悄悄在升高?8个养生茶给您支招~
糖前期要不要吃药?改变生活方式,也能告别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