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能不知道的农历

今天农历是几号,相信很多人不查日历是不知道的。时至今日,对于远离农耕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农历的意义可能更多的在于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的假期是什么时候。而对于农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历法,为什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哪个月大哪个月小,为什么有闰月,为什么说“十年碰不上个闰腊月”,农历如何置闰,二十四节气又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说“立了春就是新的一年了”等等,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全部很清楚。之前虽然楼主也有过疑问,但却也从未深究过,直到不久前无意翻查资料,才发现农历原来如此牛逼。

一、公历是什么

说农历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公历,说到公历其实是有一堆规则要介绍的,但因为这些规则大家都太熟悉了,没必要再废话,所以这里就大概说一下公历的起源吧。现行的公历又称《格里高历》,是意大利一个名叫利里乌斯(Lilius)的哲学家在原历法上进行改良,经由罗马教皇格里高(Gregorius)在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正式颁行的一套历法。而其在国内正式开始使用,则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但辛亥革命后纪年仍采用民国纪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元纪年,全面与世界接轨。

说起《格里高历》这套历法,则不得不提及它的前身《儒略历》。《儒略历》是由一位名索西琴尼的古希腊天文学家经过计算得出,并由古罗马皇帝(实为独裁者)儒略·凯撒(Julius Caesar,即著名的凯撒大帝,《旧约》中有“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即指这位凯撒大帝。)自公元前46年(西汉初元三年,汉元帝刘奭在位,即让昭君出塞的那位亲。)起颁行的一套历法。这套历法最初是规定一年共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逢4年一闰。因为凯撒同学是7月生的,所以7月就以凯撒为名(拉丁文Julius,即现在英文的July)。凯撒死后,他的继承人盖乌斯·屋大维统一了罗马帝国,受封“奥古斯都(Augustus)”,并自称“第一公民”(实际上这些后来都成为皇帝的头衔)。而“奥古斯都”死后,罗马元老院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列入“神”的行列,并将其逝世的8月改为“奥古斯都”(拉丁文Augustus,即现在英文的August)月。为了使其与凯撒等同,又在2月里抽了1天,将8月改成大月。后又为避免连续出现3个大月,便将大月往后各推一个月,这就形成了现在“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的大小月份的规定。

如果大家熟知现在的公历,就知道每逢百年如果年数可被400整除是不置闰的。但《儒略历》没有这个规定,因此到1582年(《儒略历》已实行1600余年)的时候,两至两分就已经和正确日期相差了10天出来,历法改革迫在眉睫。为了消除这个误差,《格里高历》将《儒略历》四年一闰的制度,修正成现在的逢百年可被400整除则不置闰。并在实行后,由教皇下令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定义为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中间有10天被强行抹除,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上消失的十天”。修正后的《格里高历》平均年长度为365.2425天,与地球公转一回归年365.2421天已相差无几,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历。

二、农历是什么

农历是我国自殷商时代起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中一直延用的一套历法。其主要特点是以月相盈缺来确定一“月”的终始,并通过设置“闰月”来保证年的平均周期接近地球公转的一个回归年。农历的一个平年是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是13个月,383天或384天。比如2012年的农历是闰四月所以就有384天。

目前已知有记载的最早的农历是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的“古六历”(即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共六种历法,这几种历法的区别主要是岁首和四季的定位有所不同,因此下文统称古六历)。由于其定义一回归年为365年又1/4年,因此又称四分历,是四分历的一种。其精度大约等同于西方的《儒略历》,但就算以最晚的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21年)来计算,也要比《儒略历》早上百余年,而在这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历》就已经实行了数百年。

简单介绍一下“古六历”。“古六历”的特点是以366年为一岁,在有闰月的时候通过“正闰余”来调整周期,另外闰月也同时用来确定四时和岁的终始。这里所谓“正闰余”是指:一年有366天,比起一回归年的365又1/4天多出来约3/4天,把这3/4天称之为“岁之余”,而在闰月的时候,要把这多出来的“岁之余”给抹掉,即有“闰余成岁”(《千字文》: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里“闰”的最早意思其实是“减掉”,而非现在的“额外、加多”。对于置闰的时间则几朝各有不同(这也是古六历的主要区别),以商为例是以十二月为岁首,将闰月放在十一月之后,而以秦为例则是以十月为岁首,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但闰月之后都是新一年的开始,即所谓“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用闰月来确定一年的终始。

古六历之后,中国农历曾发生过一次比较大的变化,也称为农历的转折点,这就是西汉时期颁行的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是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汉武帝下令定改的一套的历法,也是现存最早的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之于古六历最大的改动是加入了二十四节气以定农时,并确定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这也是现在的农历有时被称为《夏历》的原因)。同时由于二十四节气的加入,又有了在“无中气”的月份的置闰的规定,使得农历的月份与四季的配合更为合理。再往后各朝各代虽然均有在时行历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但大多都是在《太初历》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再无太大的改动。尽管如此,在这之后还是出现了一些比较牛逼的历法,比如大宋《统天历》计算一回归年为365.2425年,与《格里高历》一致,但比《格里高历》早了近400年。

三、阳历阴历是什么

可能在大多数人包括之前楼主的印象中,公历就是阳历,农历就是阴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人们所谓的阴历指的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圈为周期的历法,即“月亮历”,阴历的一个周期就是一个“月”;而阳历则指的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周期的历法,即“太阳历”,阳历的一个周期就是一“年”。这样看起来既然公历和农历都有“年”有“月”,那似乎应该都是“阴阳历”,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们现行的公历可以说是严格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置年的,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公历是阳历,但公历的月份设置是不是也和月亮盈缺有关连呢?公历是不是阴阳历呢?从公历那些大小月的规定以及皇帝乱改大小月的设定来看,肯定是没有的了。事实上英语里month(月份),和moon(月亮)语出同源,并且一个月的长度也接近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所以公历的“月份”确实也有“月”的意思,但由于其并不严格遵照月相盈缺,所以严格说公历并不能算作是阴历或阴阳历,只能算作是单纯的阳历。

而我大农历虽然经历过很多版本,很多修正,但有一点从头到尾一直都没有变过。那就是农历的置月。

农历以月亮运行一个周期为一个“朔望月”。“朔”,月一日始苏也,即新月始苏的那天称之为朔。而“望”,本意为月相之王,即满月之时。所谓一个“朔望月”指的就是月相盈缺正好一个周期,即从一个“朔日” 到下一个“朔日”的一个周期,农历将每个朔日定为每月的一号。而由于一个“朔望月”的周期大约是29.5天,所以农历一个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肯定看不到月亮,而十五肯定是月圆,所以农历是阴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

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历”,因为“二十四节气”对应了太阳在黄道面上每运行15°所在的时间点,而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周期正好就对应了一个太阳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地方“立了春就是新的一年了”,因为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是农历中的“阳历年”。所以我大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就是同时兼顾到了太阳、月亮运行规律的一种历法,简单说,就是贼特么牛逼的一种历法。

四、农历的置月

农历与公历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置月的方式。农历是“严格”按照一个月相盈缺一个周期来置月的,即农历的一个月其实是一个“朔望月”。可能有很多人都把“朔望月”简单理解成月球绕地球公转一个天文周期,但实际上月亮绕地球公转的一个天文周期是27.32天,称之为一个“恒星月”,而一个“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那究竟什么才是“朔望月”呢?而“朔望月”又为什么会和“恒星月”有这大约2天左右的误差呢?

其实在上文中有提到过,一个“朔望月”其实指的是月相变化一个周期,即从一个“朔日”到下一个“朔日”或从一个“望日”到下一个“望日”之间的时间间隔。而至于为什么一个“朔望月”不等于一个“恒星月”,那就要先大概说一下什么是“月相”了。

众所周知,月亮是不会发光的。我们所观测到的“月有阴晴圆缺”,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太阳光的反射。当月亮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由于月亮面对太阳的一面正好背对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的反光所以也看不到月亮,这就是“朔日”。而相反的,当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的延长线上的时候,由于月亮面对太阳的一面就是面向地球的一面,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就是“满月”,即“望日”。如果地球是静止不动的,那么很显然一个“朔望月”就等于一个“恒星月”。但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因,每当月亮从一个“朔日”开始绕地球旋转了360°之后,地球都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已有了变化,所以月亮要到达下一个“朔日”的时间点一般都要比一个“恒星月”稍长一两天。

农历之所以选择一个“朔望月”而不是一个“恒星月”做为一个月的周期,并不是因为“朔望月”更容易观测。而是因为“朔”、“望”等月相变化通常和地球上的一些诸如潮汐、甚至地震海啸等都密切相关,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更有指导意义。相反的其实如果以“恒星月”做为周期,那农历就可以简单的和公历一样了,算算最小公倍数就知道哪个月大哪个月小了。而农历为了使这套历法更科学、更具实际意义,才以“朔望月”做为月的周期,这大大的复杂化了农历。为什么用“朔望月”就会使农历复杂化,这就牵扯到农历大小月份的设置了。

(P.S.:其实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早就观察到了“恒星月”的存在。因为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约27.322天,天文学家观测的时候发现月亮每天要经过一个星区,大约二十八天就正好是一个周期。而这每天的一个星区,就是著名的“二十八宿”,这里的“宿”,即意为“一夜”。想想“二十八宿”是有多早吧。

另外,有意思的是,历法中常用的一个“回归年”和一个“恒星年”,由于“岁差”的存在也略有不同。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如果现在有人还记得高中地理学过的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那么应该知道行星公转的速度是不等恒的。简单说就是地球在远日点(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的时候,转的比较慢,而在近日点(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的时候,转的比较快。这也导致了一个“朔望月”的时间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观测中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最长可达29.79天,而最短仅有29.25天,上文中提到的29.53天其实只是一“朔望月”长度的一个平均值。如果“朔望月”的长度是恒定不变的,那么农历完全可以确定一套很简单的规则(比如在连续的100个月中按排53个月做为大月、47个月做为小月,其顺序可以任意安排,并以这100个月作为周期无限循环),来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其月的平均长度接近29.53天。但正是因为农历注意到了“朔望月”长度变化的这么微小的一个细节,导致了农历的大小月份的设定没有一个像公历那样简单的规律。那么,农历的大小月份的设定究竟有没有什么其它的规律呢?

可以肯定的一定是有。首先,总的来说,大月的数量要比小月的稍多一些,并且在一定长度的时间段内,其比例无限接近53:47。这是因为“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正好是29.53天。(例:从2011年到2030年这20年中,一共有247个朔望月,其中131个大月116个小月,比例正好约为53:47。)其次,冬天的大月稍多,而夏天的小月稍多,春秋两季大小月份的比例则接近平均值(仍然以2011年到2030年这20年为例,春秋两季,即农历的2~4、8~10月,大小月占比约为52.5:47.5,而夏季,即农历的5~7月,大小月占比为48:52,而冬季,即农历的11~1月,的大小月占比为60:40)。这正是因为上文中提到的地球公转速度的不等恒所导致的“朔望月”长度变化,在农历大小月份设定上的直接影响。

总之,可以看到农历是一个严格按照天体运行规律所定制的历法,并且其精确程度实在令人发指。

五、二十四节气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回归年大约是365.2521天,如果我们以地球为中心,也可以认为是太阳绕地球旋转了一周。在这样一个周期中一共有四个特殊的时间点,那就是所谓的“两至两分”,即冬夏至和春秋分(貌似今天:2012年9月22日正好就是秋分唉~)。“两至两分”楼主我就不详细介绍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根据天文观察以及日影测量,古代天文学家可以很容易的确定两至两分的时间。而这四个节气,是最早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四个节气。在西汉《太初历》之后,我国农历在原来两至两分的四个节气中,又插入了其它二十个节气,就形成了现在的“二十四节气”。

如果说两至两分是把太阳运行一周的360°分成了每90°一个间隔。那么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就进一步将这个间隔细化到了太阳运行每15°的一个间隔,大约每15天左右就是一个节气(所谓“节气”,节指时节,气指气候。古人称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即一个节气。例如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如果从“立春”开始将二十四个节气按顺序编上号,那么人们称单数号的节气为“节气”,双数号的则为“中气”。由于农历正常一年是十二个月,所以正好每个月正好都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由于其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位置强相关,所以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阳历”,并且这是一种比现行公历还“准确”的阳历。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在公历中有对应的两到三天。比方说“秋分”肯定是在9月23号前后一天之内,而“清明”肯定是4月5日前后没跑。造成这一两天误差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由于地球公转一个回归年的非整以及公历每四年一闰的设定。

如果说《太初历》是农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历法改革的话。那么1645年(清顺治二年,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自缢的第二年)《时宪历》的问世,就是农历历史上最后一次比较大的历法改革。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使用的农历就是《时宪历》。而《时宪历》对旧历中最大的改动,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设定。

在《时宪历》之前,我国的官方历法中都采用“平气法”来确定二十四节气。取地球公转一个回归年的365.2425天除以24约等于15.22天的这15.22天,作为每两个节气之间间隔的平均值。这样的设定其实是默认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是匀速的,所以多少有一些误差。而《时宪历》中则考虑了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不等恒,通过采用“定气法”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而纠正了这一误差,使得每两个节气之间太阳所运行过的角度更加接近15°。(其实早在公元600年,隋朝的刘焯就曾提出《皇极历》,并在公元604年首次提出了“定气法”来确定二十四节气,只不过因为一些官场上的事,好吧你们都懂的,这本中国农历历史上极少数比较精准并且牛逼的《皇极历》并没有正式颁行。)

由于“定气法”的出现,所以现在每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长是不相等的。冬季(北半球)的时候,由于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两个节气之间、太阳位置每变化15°最短只需要14天;而夏季(北半球)的时候,由于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每两两个节气之间、太阳位置每变化15°最长需要甚至16天。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俗话说的:“十年碰不上个闰腊月。”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而这又和“定气法”有什么联系,那么请看下文。

六、农历的置闰

由于农历是按照“朔望月”来置月的,一个“朔望月”29.53天,那么12个月之后,平均一年是354.36天,这与一回归年的365.25天相差了将近11天左右。如果不加闰月,那么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出现“四季颠倒”、“六月飞雪”这样的现象。由于农历的月份都是严格按照月相“朔”、“望”来设定的,所以也不能像公历那样随便就在某月后面加一天、减一天来补齐这个差值,所以就只能用采用插入“闰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每过三年,农历与公历就差了差不多33天左右,那这样就可以在这一年中安插一个“闰月”,即,将这一年的农历规定为13个月,从而就可以保证农历的年平均周期与一回归年的平均周期基本吻合。但仅仅保证“基本”吻合是远远不够的,在农历之中如何合理的安排闰月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当然,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难题。

前文提到过,最早的时候农历的置闰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比如秦始皇颁布的《颛顼历》中就规定,闰月必须在九月之后,称之为后九月,然后十月做为岁首即为一年的初始。但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每当闰年出现的时候,每一个X月都与上一个X月相差了十三个月。比方说,去年我是三月播种的,但由于去年多了个后九月,那么今年可能我二月就要准备播种了。在那个还没有二十四节气的年代,这种人为强制的置闰方式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这种不大不小的麻烦,并且这种置闰的方式也会使得月份与季节的对应也还是稍嫌紊乱。而这时,我们牛逼的《太初历》就应运而生,乖巧的出现了。

《太初历》对于古六历有几条比较大的改动,首先就是加入了二十四节气,其次还规定了在“无中气”月份置闰,这些前面都已经提到过。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解决了农时的问题。而在“无中气”的月份置闰,这实在是一个创举。这个创举是如此的犀利,以至于后来的两千多年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人能想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办法。下文将会详细解释这个所谓的创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这样的设定又有什么意义。

首先,何为“无中气”?为什么会有“无中气”的月。前文提到过,我们把二十四节气分为两类,一种称之为“节气”,一种称之为“中气”,每种各十二个。如果看公历的话,正好是每个月上旬对应一个“节气”,而每个月中下旬对应一个“中气”,十二个月正好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而农历的话,由于其每个月的长度略小于公历,其12个月的长度是354天左右,一年相差11天,所以大概36个月之后就会与公历差出一个月出来。这个时农历经过了36个月,却只经过了35个“节气”和35个“中气”,所以肯定至少有一个月是没有“中气”的。妙的是,这个时候,也正好是农历该置闰的时候了。

其次,为何要选在“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其实正常情况下,农历一个月也是有两个节气的,一个“节气”,一个“中气”。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所以其与太阳运行的角度强相关,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与四时是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的。所以选在“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可以使得农历的月份与四时有更强的对应关系。这一点用公历来解释可能简单:首先,每个“中气”都会对应一个固定的公历月,然后农历每个月都至少会有一个“中气”,这样农历月和公历月之间其实是有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但由于农历中“无中气月”的出现,其实是打破了这个规律。所以修复这个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农历出现“无中气月”的时候令其为上一个月的闰月。(比如一般“夏至”这个中气都是在农历的五月,但2012年由于四月之后有一个无中气的月份,所以如果规定这个无中气的月份为五月的话,那么“夏至”就会跑到在农历的六月去,后面所有月份与中气的对应关系都会乱掉。所以这时,只要我们把那个“无中气”的月份定为上一个月的闰月,即闰四月,就可以消除这个混乱。)而这种置闰的方式就使得农历的月份与“中气”,乃至四时都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一个对应关系。看似复杂的一个规定,其实科学的无以复加。

正是因为农历这种犀利的置闰方式,保证了农历的一年和一个回归年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也使得农历和公历虽然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产物,但两者相差最多最多也就是一个多月左右。农历的X月,永远对应的是公历的X月或者X+1月。比如农历的正月就永远对应公历的1月或2月,而农历哪怕再运转上几万年,也不会出现在12月或者3月。

那么农历究竟多少年就会有一个闰年呢?可能有些人知道,农历和公历大约每19年会重合一次,而这,正是因为农历是按照的“十九年七闰法”来置闰的结果。所谓“十九年七闰”就是指,地球公转19个回归年约6939.6018天,而农历235个“朔望月”的长度约6939.6887天,两者基本相等。而在这19个回归年中一共有235个“朔望月”,228个“中气”,因此有7个“无中气月”,正好就是7个闰月,即所谓的“十九年七闰”。(但正是由于这每19年约不到0.09天的误差,导致了这个规律并非是一直都成立的。差不多每隔一个世纪可能就会出现一次20年7闰,紧接着再一个18年7闰。而BT的祖冲之同学还提出过391年144闰的说法,确实会比19年7闰更精确一些,但……这也太蛋疼了吧!)

前面还提到了一句俗语,就是“十年碰不上个闰腊月”。相信有耐心看到这里的同学也差不多明白了:腊月(北半球冬季)的时候,地球在近日点,节气之间的长度较短,因此就算腊月是小月二十九天,也可以保证至少当月会有一个中气。所以别说“十年碰不上个闰腊月”,一百年也未必碰得上(摔,看来楼主想过两个农历生日的愿望这辈子是不用想了)。同样的道理,想要闰正月过两个春节的也基本上不可能的(但有意思的是,从理论上讲“闰腊月”、“闰正月”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机率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小罢了。)

此外,上面有提到的“十九年七闰”,其实是十九年中“最少”会有七个“无中气月”。但也有可能会出现多于七个的“无中气月”,甚至一年中出现有两个“无中气月”。这时就会按照前后两个“冬至”所在的月之间的一共有几个“朔望月”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闰月,以及如果出现两个“无中气月”时以哪个为闰月。一般来说,如果两个“冬至”之间(不含两个“冬至”所在月),一共只有十一个月,那就算你这十一个月全都是“无中气月”,也不会设置闰月;而如果这两个“冬至”之间共有十二个月,那么就将第一个“无中气”的月设置为闰月(因为两个“冬至”之间肯定有十一个中气,而十一个中气有十二个月的话那么必然至少有一个“无中气月”。)

以上就是农历的置闰规则,以及按照这样规则来置闰的原因。同时写到这里楼主也不得不佩服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创造出在这样一套科学、完整历法,这其中不知道凝聚了多少古人的心血。作为中国人,我为“农历”而感到骄傲:

壮哉我大农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意思
阴阳合历 农历
生活中的地理:天文历法知识汇总
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闰月?
历法知识汇编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阴阳合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