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国800年历史上有43位国君,共26人称王,比吴国和越国更厉害!
userphoto

2023.11.08 黑龙江

关注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与秦国家系中的少昊同为黄帝之子)→颛顼→伯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祝融)→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宴安)、季连(楚国始祖)

季连,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楚国君主的祖先。他是少典的八世孙、黄帝的七世孙、昌意的六世孙、颛顼的五世孙、伯称的玄孙、老童的曾孙、吴回(祝融)的孙子、陆终的第六子。

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

鬻熊(Yù Xióng)

芈姓,名熊,又称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书之始),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周文王的臣子,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

商朝末年,鬻熊投奔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周成王时,感念鬻熊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国始建国。 鬻熊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楚国的创始人,杰出的巫师和政治家。

熊丽

芈姓,鬻熊之子,母亲为妣厉,西周时期楚人首领。

熊狂

芈姓,熊丽之子,西周时期楚人首领。

第一位:熊绎

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

周成王时,在周都镐京的熊绎,受周天子分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熊绎是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的主要参与人。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熊绎在位时期,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并与齐、鲁等国国君辅佐周康王。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第二位:熊艾

芈姓,熊氏,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2任君主。熊艾死后,其子熊䵣继承楚君之位。

第三位:熊䵣

熊艾之子,西周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孙,西周时期楚国的第3任君主。

第四位: 熊胜

芈姓,熊氏,熊䵣之子,楚国的第4任君王

第五位:熊杨

史记·三代世表》作“熊炀”,《汉书·古今人表》作“熊锡”,芈姓,熊氏,楚国的第5任君王。

第六位:熊渠

也称楚熊渠,芈姓,熊氏,名渠,楚熊杨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楚国第6任君主

熊杨五十九年,熊杨去世,熊渠继位。熊渠继位后,趁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动乱之机,开始开疆拓土的进程,相继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今湖北中部)、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将楚国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使楚国逐渐兴盛起来。

此后,熊渠更是离经叛道,僭越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镇守长江中游的三个要地。

周厉王继位后,以暴虐著称,熊渠担心受到周朝讨伐,便取消他们的王号。

熊渠十年,熊渠去世。此时,熊毋康已早逝,次子熊挚红继位。不久,熊执疵发动政变,弑兄代立为君,史称熊延。

第七位:熊毋康

熊挚,原名熊挚红,是楚熊渠的次子。

熊渠有三子:长子熊康(熊毋康)、次子熊红(熊挚红)、少子执疵(熊延)。

第八位:熊延

芈姓,熊氏,熊渠少子,楚国的第8任君王。

第九位:熊勇

芈姓,熊氏,熊延之子,楚国的第9任君王 . 无子,死后由其弟熊严即位,共在位10年。

第十位:熊严

芈姓,熊氏,名严,荆山(今南漳西北)人,熊延少子,熊勇之弟,西周时期楚国第10任国君,共在位10年。

第十一位:熊霜

西周楚国君主熊严长子,熊徇长兄,西周楚国第11代君主,共在位6年。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去世,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避难于濮,少弟(四弟)季徇立,是为熊徇。

第十二位:熊徇

芈姓,熊氏,熊严第四子,熊霜四弟,西周时期楚国的第12任君王,共在位22年。

第十三位:熊咢

芈姓,熊氏,熊徇之子,周代楚国的第13任君王,共在位9年。

第十四位:楚若敖

芈姓,熊氏,名仪,楚熊咢之子,周代楚国的第14任君王,共在位27年。周宣王三十七年,楚熊咢去世,楚若敖继位。

第十五位:楚霄敖

芈姓,熊氏,名坎,楚若敖长子,周代楚国第15任君王,在位6年。楚国将死去的先王称为“敖”,因熊坎死后葬于“霄”地,故称为楚霄敖。

第十六位:熊眴(楚蚡冒)

在位17年(前757年~前741年),是个有为的国君。在《韩非子》中,熊眴又称为作楚厉王。楚厉王并不是真正的王,而是后来追封的。

第十七位:楚武王

芈姓,熊氏, 名通。 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若敖之孙,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51年。

立下“欲以观中国之政”的奋斗目标,着力向东、北两面扩展领土。曾三次遣军伐随,并于第二次伐随时自尊为王。

第十八位:楚文王

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为邓曼。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5年。楚武王五十一年,楚武王在伐随途中去世。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第十九位:楚堵敖

芈姓,熊氏,名艰,楚文王之子,楚成王同母兄,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3年。

第二十位:楚成王

芈姓,熊氏,名恽。春秋时楚国国君,,共在位46年。楚文王之子。前672年,楚成王弑兄夺位。楚成王即位后,与诸侯修好,向周天子进贡,同时借周惠王之命,镇压夷越各族,开疆拓域。

第二十一位:楚穆王

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2年。楚成王在位时,立商臣为太子。公元前626年,商臣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第二十二位:楚庄王

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共在位23年。楚穆王之子。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后经樊姬苦谏,采纳伍参、苏从建议,任用孙叔敖等良臣,兴修水利,平定叛乱,征服群蛮,国势大盛,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公元前597年,楚与晋战于邲,楚国大获全胜,饮马黄河,威震华夏,使鲁、宋、郑、陈等国附楚,以代晋而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591年,病卒于郢,葬于郢西的龙山。

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后世也流传了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止戈为武”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十三位:楚共王

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31年。

楚庄王二十三年,楚庄王去世,年仅十岁的楚共王即位,由叔父子重、子反辅政。

楚共王十六年,晋国伐郑,楚国救郑,因此爆发鄢陵之战,楚共王被射瞎一目,楚国战败,标志着楚国失霸、晋国复霸。

楚共王三十年,楚共王在自责中去世,临终前请求大臣为自己谥“灵”或者“厉”。 [其弟子囊于心不忍,以楚共王知错能改为由,谥其为“共”,一作“恭”。 楚共王之子熊昭即位,是为楚康王。

第二十四位:楚康王

芈姓,熊氏,名昭,一作招。楚庄王之孙,楚共王之长子;楚灵王、楚初王、楚平王之长兄。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5年。

楚共王三十一年秋,楚共王去世,楚康王即位。楚康王十四年,在向戌调解下,楚、晋两国与其他八国在宋国参加弭兵之会,订立了罢战息兵的盟约,楚康王从此与晋平公平分霸权。楚康王十五年,楚康王去世,其子熊员即位,是为楚郏敖。

楚康王在位十五年,颇有建树。量入修赋,使征税合理公平,改进了楚国的军赋制度;弭兵之会,与诸侯交好,消除了楚国北面的威胁。在楚康王的治理下,楚国国势日强,重回霸主的宝座。

第二十五位:楚郏敖

郏敖,芈姓,熊氏,名员,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康王之子,共在位4年。战国时代楚国竹简《楚居》和《系年》分别称其为嗣子王和孺子王。

楚郏敖元年,一作楚郏敖三年,以叔父公子围任令尹,主兵事。但此人有篡位野心,他担任令尹时,先后杀害了大司马蒍掩,参加虢之会,并在郑国边境修筑犨、栎、郏三城,令郑人恐惧。期间,公子围多次僭越使用国君的服饰和仪仗,令诸侯侧目。

楚郏敖四年,公子围出使郑国,听闻郏敖患病而还。十二月,借入宫问疾之机弑郏敖并杀其子公子慕、公子平夏而自立,是为楚灵王。

第二十六位:楚灵王

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楚康王的二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2年。

楚康王十五年,楚康王去世,其子楚郏敖即位,公子围担任令尹。

楚郏敖四年,在经过四年谋划后,公子围杀害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是为楚灵王。

楚灵王在位期间,奢侈无度,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兴建了章华台。此外,楚灵王还留下了“上下其手”“楚王好细腰”“晏子使楚”“尾大不掉”等典故。

第二十七位:楚初王

名子比,或訾敖。楚共王第三子,楚康王,楚灵王三弟,楚平王三兄。

第二十八位:楚平王

芈姓,熊氏,初名弃疾,即王位后改名居。 楚共王之子,楚康王、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3年。

楚平王在楚灵王时期多次率兵出征,灭亡陈国、蔡国。楚灵王十二年(前529年),参加政变,推翻楚灵王,拥立公子比为楚初王,担任司马。后又设计恫吓之,迫使楚初王及令尹子皙自杀,遂自立为王。 为防国人及附庸国叛乱,施惠百姓,使陈、蔡复国,诛杀斗成然,安定政局。

楚平王四年,与吴国发生长岸之战。 楚平王六年,夺原本为太子建所娶之秦女为妃,生熊珍;听信大夫费无极谗言,令太子建守边邑,后欲杀之,太子建奔宋,遂杀太子傅伍奢,致使伍子胥逃往吴国。

第二十九位:楚昭王

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27年。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第三十位:楚惠王(春秋战国)

芈姓,熊氏,名章,《墨子》作楚献惠王,楚昭王之子,母越姬(越王勾践之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共在位57年。

楚惠王即位后,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使楚国国势得以迅速复苏。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杞国,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淮海、泗水一带,成为一方强霸。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其子楚简王继位。

第三十一位:楚简王

芈姓,熊氏,名中,一作仲。楚惠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24年。

楚惠王五十七年,楚惠王去世,楚简王继位。楚简王元年,灭莒。 楚简王七年,宋悼公朝于楚,楚简王派军队帮助宋悼公在黄池和雍丘筑城,结果遭到三晋攻击,战败。

楚简王八年或九年,发兵伐晋,夺宜阳,围赤岸。三晋援军抵达,楚军撤退,在楚长城下被晋军大败。楚简王十九年,派兵攻打魏国,攻至上洛。楚简王二十四年,楚简王去世,谥“简大”,其子楚声王继位。

第三十二位:楚声王

又作声桓王,芈姓,熊氏,名当,楚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6年。

楚简王二十四年,楚简王去世,楚声王熊当即位。楚声王四年(前404年),率宋公田在榆关筑武阳城。楚声王在位时期,楚国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楚声王六年(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其子熊疑继位,是为楚悼王。

第三十三位:楚悼王

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楚声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21年。

楚声王六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与王子定争夺王位。熊疑胜出,为楚悼王,王子定出奔。

楚悼王十二年后,吴起入楚。楚悼王遂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设立宛郡、打击封君、裁冗削禄、改政移风、奖励耕战,使楚国快速富强起来。 其后楚国对外扩张,“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诸侯。

楚悼王二十一年,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谥号“悼哲”。在他死后,贵族大臣作乱攻杀吴起。楚肃王即位后,诛灭乱党、打击贵族势力。 但吴起变法的绝大多数政策被废止,改革宣告失败。

第三十四位:楚肃王

芈姓,熊氏,名臧,楚悼王之子,楚宣王之兄,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1年。

楚悼王二十一年,楚悼王去世,楚肃王即位,诛杀了在悼王遗体前作乱杀害吴起的大臣七十余家。

楚肃王在位时,继承了悼王的遗志,通过夷灭作乱贵族、收回其封地的形式,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他执政期间,虽然在中原丧失了不少领土,但使民众得以休生养息,为楚国在宣王、威王时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第三十五位:楚宣王

芈姓,熊氏,名良夫。楚悼王之子,楚肃王之弟,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30年。

楚肃王十一年,楚肃王去世。因楚肃王无子,其弟楚宣王继位。 楚宣王十三年,楚宣王迎娶秦女。其后楚宣王继续开疆拓土,先后灭亡蔡国、邾国,使楚国重现了强盛局面。 楚宣王三十年,秦国南下侵楚。同年,楚宣王去世,其子熊商即位,是为楚威王。

第三十六位:楚威王

熊商,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11年。楚宣王三十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楚威王七年,因不满田婴欺楚,率军伐齐,在徐州大破申缚统帅的齐军,威震一时。楚威王是战国时期楚国颇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时期,继承楚宣王振兴楚国的事业,在徐州大败齐军,并在金陵(今南京)筑城,从而将楚国的势力扩张到了江淮地区。

第三十七位:楚怀王

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33年。

楚威王十一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楚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秦国将他扣押,胁迫他割让巫郡、黔中郡,被他断然拒绝。楚顷襄王三年,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第三十八位:楚顷襄王

芈姓,熊氏,名横,楚威王熊商之孙,楚怀王熊槐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共在位36年。

楚顷襄王三年,怀王客死于秦,楚顷襄王听信谗言,罢黜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等臣。顷襄王七年,楚顷襄王向秦求和,此后暂得苟安一时。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军破郢,楚顷襄王败走城阳(今河南息县西),后迁都于陈城(今河南淮阳)。顷襄王二十七年,以太子完入秦为质,进一步屈服于秦。

第三十九位:楚考烈王

芈姓,熊氏,名元(一作完,金文作肯,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共在位26年。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楚顷襄王病危,熊元在黄歇的帮助下逃归楚国,继承王位,是为楚考烈王。为报答黄歇,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为令尹,赐淮北地十二县,号春申君。

《战国策》《史记》记载: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非常忧虑。后来春申君采纳李园的建议,纳李园之妹。李园之妹有身孕后,春申君把她献给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

第四十位:楚幽王

芈姓,熊氏,名悍,楚考烈王之子,一说是春申君私生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9年。

幽王十年三月,幽王卒,同母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

第四十一位:楚哀王

芈姓,熊氏,名犹,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同母弟,昌平君异母弟,共在位2月。前228年,楚幽王去世,熊犹继位,是为楚哀王。楚哀王在位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杀死,其母王太后李嫣也被杀,舅舅李园家满门抄斩。负刍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王负刍。

第四十二位:楚王负刍

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共在位6年。

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第四十三位:昌平君

芈姓,熊氏,名不详,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始皇之臣。

前238年,与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邦,后被秦始皇派往陈郢以安抚楚民。前225年,反秦于陈郢,后作战不利,向淮南败退。前223年,昌平君在淮南 被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因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昌平君兵败身亡

第四十三位:楚后怀王

芈姓,熊氏,名心。楚怀王熊槐的孙子,史书又称其为“楚后怀王”,秦末六国复辟诸侯王之一。

熊心本是楚国王族,在楚国灭亡后,隐匿民间为人牧羊。项梁起事后,采纳范增的建议,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项梁死后,熊心与诸将定下誓约: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矫杀宋义,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熊心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熊心。熊心答复: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熊心,于是假装尊奉熊心为义帝,其后将他迁徙到长沙郡郴县,暗中命令英布等人将其弑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国历代君王简考
简述历史——春秋战国之楚国
叶史丨战国七雄之楚国历代国君(二)
16
楚国 战国七雄 方圆五千里 带甲百万 兴亡800年(一)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楚国820年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