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狼殿(六十五):挽钟

上期说到,由于企图南下的北魏和刘穆之的突然去世,在长安停留了三个多月的刘裕率领北伐军主力撤退,临走时把留守关中的任务委托给了王修。赫连勃勃见有机可乘,迅速挥师南下,此时,长安发生内讧,王镇恶、沈田子先后丧命,幸而有傅弘之和毛修之压场,入侵者才被打退。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刘义真的胡作非为,关中内乱又起。义熙十四年(418)十一月,赫连勃勃吞并关中,王修、朱龄石、朱超石、傅弘之等人先后身死。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晋安帝司马德宗死了。

谶言说,安帝之后再有一个皇帝,晋室的气数就终结了。安帝这一年三十七,要是不出意外,至少还能在皇位上坐二十年,刘裕这一年将近六十,大半辈子已经没了,他等不及了,决心人为地加快谶言所说的历史进程。

按照最初的设想,安帝应该死于鸩毒,刘裕把下毒的任务交给了几个宫廷内侍。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听到一些风声,搬到了皇宫里来住,终日不离半步。十二月中旬,司马德文身体不适,回府休养了几天,那几个近侍见机会来临,于是在十七日夜里潜到了寝宫。他们没有调制鸩酒的耐心,而是用外衣拧成绳索,粗暴地勒死了安帝,之后伪造了一道遗诏,宣称安帝是因病暴毙,临终时把皇位传给了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晋安帝驾崩次月,司马德文继位,改年号为元熙。

改朝换代的过程有些无聊,相似的步骤之前上演过无数次,大致说一下吧。

元熙元年(419)七月,刘裕撤离彭城,移驻寿阳,加快了篡位的步伐。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元熙二年的春季,刘裕在军府举办了一次小型宴会,讲了一番适可而止的道理,说自己对如今拥有的一切已经很满意了,打算到京城安度晚年。一个幕僚会意,连夜启程奔往建康,正式启动了改朝换代的陈腐程序,然后就是各地官员呈报祥瑞、吉兆之类的东西......

四月,晋恭帝征召刘裕入京。六月,刘裕抵达京城,他的心腹把拟好的禅位诏书送到了晋恭帝面前。晋恭帝丝毫没有犹豫,非常爽快地颁布了禅位诏书,就像他对侍从所说的那样,桓玄篡位的时候,晋室就灭亡了,幸好有刘公佑护,才苟延残喘这许多年,把帝位让给刘裕,他心甘情愿。

六月十一,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三天后,刘裕登基称帝,建立刘宋王朝,改年号为永初。

说到这里,刘裕的故事基本上就结束了。接下来,对刘裕的生平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刘裕出身大兵,早年间习惯了冲锋陷阵,升迁为中级将官之后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临阵对敌喜欢身先士卒,可见他对个人武力有足够的自信,否则不会这么多次以身犯险。翻阅他的战史,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特点——他喜欢自己琢磨作战方案,很少征询将佐的建议,尤其是大战,他一般都是自己拿主意,可见他的军事天分相当之高。

刘裕出生于公元363年,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是镇压天师道暴动期间的一骑当千事件,这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按照常理来说,一个武力指数和军事天分如此之高的人,早年间怎么也应该留下一些战绩,他的早年战绩却几乎一片空白,历代开国之君的传记里,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

之前说过,刘裕是个很沉默的人,沉默得即使在本传当中也没说过几句话,给人的印象很单调,好像他就是不停打仗,接着篡位,然后去世。他的早年经历出现大面积空白,或许就与他过于内敛的性格有关,因为他不喜欢推心置腹地与别人谈及过往,但是性格问题并非造成记载断档的主因。军衔太低,早年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应该才是致使他的经历出现空白的主要原因。

刘裕具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略,然而出身低微,在门阀政治体制里并没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如果不是因为时局发生巨变,他几乎没有名留青史的可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将官或许就是他所能达到的人生巅峰。但在他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门阀政治格局忽然崩溃了,经过天师道暴动和桓玄篡位的冲击,门阀士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司马氏又承担不起力挽狂澜的重任,高层急需大换血。刘牢之倒是有开创新时代的机会,但他因为首鼠两端的态度而错失良机。通过以刘牢之为中心的老一代京口军功集团的覆灭,刘裕看到了问题的关键,短暂的蛰伏之后,他再一次从京口启程,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强悍的武力消灭桓玄、铲除南燕、平息天师道暴动、击败刘毅、收复巴蜀、痛击北魏、拔除后秦、占领关中,撬动了改朝换代的大门,并将寒族引入政治中枢,终结了门阀当道的局面,使变态的门阀政治回归到了常态的皇权政治轨道。

关于南方政权,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好像有赖于长江的佑护,它们才能拥有半壁江山。其实并非如此,纵观六朝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以黄河为第一防线的情况下,南方政权的国力最盛,以淮河为第一防线其次,当长江成为第一道防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们的国运基本上到头了。

刘裕主持的义熙北伐,是大分裂时代南方政权最为成功的对外军事行动,尽管它的结尾令人扫兴,致使倾国之力才夺回的关中落到了赫连勃勃手里,但好在河南以及江淮流域的版图没有失守,为江东政权最为核心的领域赢得了战略缓冲区,刘义隆时代的元嘉之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然而,刘裕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南方政权再也没有出现过战功如此卓越的皇帝。如果说在刘裕所处的时代,南方政权一度在军事地缘上占据优势,甚至有兼并北方政权的可能,那么,随着黄河、淮河防线的先后失守,结束南北分裂的历史任务就只能由北方政权来完成了。

最后再说一个问题——晋恭帝之死。

永初二年九月,在刘裕的授意下,一群士兵闯入晋恭帝的府邸,逼迫他喝下毒酒。晋恭帝是个佛教徒,拒绝饮毒自尽,说按照佛教教义,自杀的人不能转世投胎。粗暴的士兵于是一拥而上,用被子把他活活闷死了。

因为晋恭帝之死,后世许多史学家对刘裕颇有微词,认为他首开恶例,致使后世沿袭成风,禅位之君难有善终。

刘裕之前,无论是曹丕篡汉,还是司马炎篡魏,禅位之君都没有性命之危,可以颐养天年。为什么到了刘裕手里,晋恭帝却死于非命呢?

这或许与刘裕的眼界有关,曹丕、司马炎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权二代,见惯了钟鸣鼎食的富贵,而刘裕出身社会底层,飞黄腾达之后所拥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就像梦境一般,因为得之不易,所以护之不遗余力。但这并不是刘裕弑君的主要原因,我们得看到,曹丕篡位的基础是曹操的辛苦经营,司马炎篡位的基础是司马懿以及司马师兄弟两代人的经营,他们改朝换代的时候,通往皇座的道路是畅通的,前人已经给他们扫清了障碍。刘裕不一样,他的基业是出生入死打出来的,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父辈并没有给他奠定资本,他篡位的时候,司马氏的残余势力还是存在的——有的人逃到了敌对政权,有的人在江北割据一方。他老了,但他的儿子都还小,司马氏的复辟是他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所以,他做出那个血腥的抉择是有政治考量的。

然而,这个恶例毕竟是刘裕所开,那么,后世沿袭的弑君恶习是不是和他有关呢?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版图四分五裂的时代,也是传统伦理价值观在崩溃和重建之间的轮回。

汉献帝告诉曹操,你要是还能辅佐我就辅佐,不然你就自己做皇帝,曹操闻言汗流浃背;贾充嗾使走狗杀了曹髦,司马昭闻讯如五雷轰顶,魂不附体。曹操和司马昭是作秀吗?恐怕不是,而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构建于两汉时期的伦理价值观还没有崩溃,他们都是在传统秩序下长大的“老人”,对传统还有敬畏。

进入西晋之后,随着玄学的兴起、永嘉之乱的爆发和大分裂时代的来临,传统趋于崩溃,旧有价值观对新生代的制约力日渐淡薄。举个例子,比如传统规定联姻必须注意行辈,但是在东晋帝国,上流社会通婚并不注意这一点,有悖于纲常伦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其实就是传统逐渐崩溃的外在反映,而刘裕恰恰生活在这个历史时间段里,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与曹操、司马昭那一代人有很大不同的“新人”。在他之后,南朝的弑君习气相沿成风,多多少少都和他开先例有些关系,但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与其说后来者是效仿刘裕,不如说是观念变迁所致。如果了解南朝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宋、齐、梁、陈四朝所发生的比弑君更为不堪入目的事比比皆是。

与南方政权一样,北方也经历过旧秩序的崩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南北走向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经过多灾多难的阵痛期,北朝逐渐向涅槃重生的传统复归,总体风气呈现出了包容、大气、恢弘的特点,为即将到来的盛唐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而南朝政权的整体风气则渐渐趋向于封闭、柔靡,越来越没有锐气,这可以在文化上增加一种新的色彩,但是对结束南北分裂并没有什么助益。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对于刘裕之后的南朝,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刘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曹丕篡位后善待刘氏,司马炎篡位后善待曹氏,刘裕篡晋后如何做的
《普通人学历史》第12章  刘裕,南朝兴盛(下篇)
勃勃称帝,寄奴也称帝
屠龙勇士刘裕,一生杀了六个皇帝
刘裕废杀晋恭帝,是什么让禅让制变了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