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尺寸OLED的技术路线之争


 224

一直以来,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因上游材料、设备等问题仍未真正落地。

从目前的技术路线来看,大尺寸OLED主要有W-OLED、QD-OLED、印刷OLED三种技术路线。但目前来看,三种技术路线均非“最佳路线”,即使目前相对最成熟的LG Display的W-OLED技术路线也因成本过高,未能真正盈利,而且其他面板厂商还需规避LG Display众多W-OLED技术专利。

多种技术路线争锋,仍无定局

相对其他显示面板市场,LG Display几乎垄断了大尺寸OLED市场。

LG Display主要技术路线是“白光+CF”的折中技术路线,虽能生产出的大尺寸蒸镀W-OLED具有轻薄、画质、柔性等优势,但是材料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与同尺寸液晶面板价差过大。目前,LG Display投入量产的广州8.5代OLED面板工厂,主要生产超高清48英寸、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OLED面板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大尺寸OLED存在的“色偏”和寿命期等问题,2021年12月,LG Display发布了画质升级的次世代OLED电视面板“OLED.EX”。据悉,“OLED.EX”面板搭载自发光有机发光元件上结合重氢技术(Deuterium)和个性化算法(Personalized Algorithm)的EX技术。这种创新产品比目前OLED面板的画面亮度高出30%,且可生动地呈现自然色彩。不过,三星却通过一纸专利诉讼,直接“废”了LG Display的“OLED.EX”面板技术。而三星显示因中小尺寸OLED带来的丰厚利润,一直未将大尺寸OLED作为发展重点,直到近几年才推出与LG Display类似的大尺寸OLED折中方案——QD-OLED。


目前QD-OLED仍处于技术爬坡阶段,尽管具有色域优势,但仍有技术和量产性的问题,比如要克服蓝光寿命和量子点材料问题,成本也仍然很高。

除了提升QD-OLED良率之外,三星显示还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比如去年5月,三星显示从德国Cynora购买了81项美国专利,并在6月购买了57项韩国专利、81项美国专利,主要涉及OLED材料相关专利;11月初,又从日本富士胶片购买了42项专利,主要涉及Oxide TFT(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将对其Oxide TFT技术进行补充与强化,用于大尺寸OLED技术开发。  

TCL华星则把印刷OLED技术作为未来大尺寸OLED量产技术的主要开发方向。

2018年,TCL科技就在广州牵头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旗下广东聚华投建广州4.5代印刷OLED试验线,研发出31英寸QD-OLED、31英寸电致发光二极管(QLED)、31英寸可卷曲印刷OLED、65英寸8K印刷OLED等。  

从技术路线来看,印刷OLED是一种低成本方案,而且结合量子点技术,可以制成QD-OLED的器件,进一步提高色域。

不过,印刷OLED也有诸多技术挑战,需要从背板、材料、工艺、设备、设计、系统等进行系列技术攻关,即需喷墨印刷设备、可溶性OLED材料及墨水、喷墨印刷技术、薄膜封装技术、氧化物TFT背板技术以及驱动补偿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配套。

22年6月,TCL科技回复投资者关于t8项目进展问题时表示,“目前t8项目处于技术论证阶段。”   另外,日本JOLED也是印刷OLED技术路线的坚定践行者,其在印刷OLED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与TCL华星也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

不过,除了LG Display之外,其他面板厂商还未有大规模出货,大尺寸OLED产线投资计划也一再推迟,主要原因在于各大技术路线仍不理想。  

京东方的大尺寸OLED策略: “多方押注”

在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上,就国内面板巨头京东方而言,其似乎是“多方押注”,对W-OLED、印刷OLED均有相关技术布局。

据悉,京东方早在2017年就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油墨、油墨印刷的OLED边框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这项印刷OLED专利,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消光剂以及增稠剂,并对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解决了现有的油墨印刷边框与偏光片的贴附效果不佳、固化温度高的问题。  

22年5月,京东方在2022年显示周展出的OLED面板具有800尼特峰值亮度、150尼特全屏亮度、120Hz刷新率和99% DCI-P3覆盖率等显示特性,与LG Display的WOLED 面板一致。该面板则基于W-OLED工艺制造。  

6月,市场研究机构DSCC在一份报道中宣布,京东方正准备将用于电视的大型OLED面板商业化,准备商业化的OLED电视尺寸共有五种,从55英寸到95 英寸不等。同时,该机构还指出,京东方决定在中国合肥的第8代(2200mm×2500mm)B5 研发生产线上试产电视用OLED面板,还预计22年的出货量约为30万台。但试产技术路线没有明确的信息。  

此前也有消息称,京东方将选择半切水平沉积方式作为第8.6代OLED沉积技术,即也是W-OLED技术路线。   目前,京东方在合肥搭建了蒸镀W-OLED、印刷OLED试验线,研发出全球首款55英寸8K印刷式OLED、95英寸8K W-OLED、55英寸8K印刷式AMQLED等。  

相对而言,蒸镀W-OLED相比于印刷OLED或QD-OLED方式更为成熟,DSCC还曾在报告中指出,预计2023年将不会产生电视和监视器用大尺寸OLED面板相关的设备投资。虽然预计2023年相关设备投资为0,但企业将在2024年支出20.11亿美元,其中喷墨打印OLED设备的投资占比将为76%。

如果以该机构预测作为参考,那么就可能代表2023年大尺寸OLED产线投资仍不会出现。这也很大程度上代表各大面板厂商对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仍“举棋不定”,还需时间来验证各自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大尺寸OLED的未来技术路线展望

不过,大尺寸OLED在性能上也并未“无敌”,其不仅要面临不断迭代升级的LCD在性价比上的竞争,未来还要面对Micro LED的降维式的技术打击。

因此,各家面板厂应对大尺寸OLED的态度以及对技术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或许能揭示未来哪种技术路线更可能“开花结果”。

从供应链、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政策,或许能得出一些确定的结论。从未来可能的竞争合作关系来看,三星显示和TCL华星更容易形成联盟关系。据悉,三星是TCL华星11代面板线项目的合资股东,其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在苏州的LCD工厂,出售给TCL科技旗下的TCL华星,也是希望可以让TCL进一步在液晶面板上建立规模化竞争优势,同时也让三星拥有更加稳定的液晶面板供应,以配合其OLED战略转移计划。  

实际上,除了液晶面板之外,三星显示和TCL华星还在OLED领域进行相关合作,比如TCL华星COO赵军就曾在媒体访问中称,三星此前发行的GalaxyA73所用柔性OLED屏都是由TCL华星提供。同时,QD-OLED和印刷OLED均需用到印刷工艺,在技术路线具有一定共通性,比如喷墨打印设备、量子点材料。

 从三星通过专利诉讼废除LG Display的“OLED.EX”面板技术来看,两者是没有合作的可能。而LG Display则有可能与京东方合作,通过W-OLED技术专利许可获得一定的资金的支持,加快W-OLED技术路线的开发,进一步壮大W-OLED技术阵营。如果这一联盟关系确立,那么将改变大尺寸OLED竞争格局。  

正如Omida显示研究高级总监David Hsieh所说,“三星显示可能不希望LG Display和京东方合作紧密,而京东方可能不乐见三星显示和TCL华星光电联盟过于紧密。从现在开始,这四大集团之间将随时发生合作和竞争关系,任何一方的策略调整都将对面板产业生态与面板供应链产生质变。”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韩国近期已将半导体、显示器等技术指定为“12大国家尖端战略技术”。那么,中韩面板厂的合作深度则可能面临政策层面的挑战。  

另外,如果京东方选择W-OLED技术路线,还需OLED蒸镀设备的支持,而这一关键设备一直被与三星显示“交好”的佳能tokki所主导,可能会跟6代OLED产线一样,需排队等待关键设备。当然,日本ULVAC以及韩国厂商也可以开发相关OLED蒸镀设备,但需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比如苹果就更青睐佳能tokki蒸镀机设备,这可能会决定IT应用的8代OLED面板产线投资动向。  

但毫无疑问,在当前政治地缘关系以及企业自身利益考量的影响下,中国面板厂商是难以优先获得OLED蒸镀设备的。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京东方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厂商,其需要为庞大液晶面板产能寻找更多的突破口,加上MiniLED背光的导入,已经让液晶显示屏拥有赶上OLED部分性能的实力,甚至在一些性能上实现赶超。那么,对于一个仍在缓慢成长的大尺寸OLED市场,仍需时间来告诉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东方与华星光电面临10.5代OLED面板技术选择关卡
OLED电视难题:靠政府还是靠技术?
2023年最豪横的电视:这四款已经锁定一席
各种OLED面板技术,它们有啥区别?
QLED与OLED哪种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OLED电视再败给QLED,LG推广OLED不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