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彰显生态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

 

彰显生态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

—对成县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成县“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是中共成县县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奋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随着“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的蓬勃兴起,这种农耕生态文明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休闲方式,有力地唤醒了成县农村广大群众的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

成县自然植被良好,历史文化厚重,农业基础坚实,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具有极大的生态、文化优势条件,如何彰显利用这一优势条件,推动县域农家乐朝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成了全县上下亟待思考和探索的一个主要课题。所以,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工作在成县农村和喜好休闲旅游、熟悉农民情况的政协委员,我想谈几点自己对成县发展农家乐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优势条件与发展现状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成县地处徽成盆地中心地带,自古就是东扼汉中、南下巴蜀的交通要冲,尤其是本世纪初国道316线、省道江武公路全面建成通车以来,更使成县处于兰州—天水—九寨沟这个“大九寨”旅游经济圈的黄金旅游中转站位置上,加之前不久新开工建设的天十高速(天水至十堰)和成州民用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使得成县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旅游资源丰富。成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闻名海内外的国家4A级景区《西狭颂》,鸡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建造最早的“杜少陵祠堂”,以及五仙山、泥功山、飞龙峡、浪沟峡、金莲洞、八仙洞、大云寺、泰山庙等30余处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古迹众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宝贵旅游资源,为成县创办农家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产业基础坚实。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成县已成为全市惟一拥有两家4星级旅游饭店和全市农家乐旅游服务网点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县(区),“陇右小江南” 的品牌形象日益凸显,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全县三产快速发展的龙头产业,并逐渐成为全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发展氛围,为全县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4、发展环境良好。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成县发展农家乐旅游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国发〔2009〕41号文件”的出台和“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定位,以及省委、省政府先后颁布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为成县农家乐快速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中共成县县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对于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为成县农家乐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

(二)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的开发进程,积极培育县域旅游的特色项目,自2003年开始,中共成县县委、政府就提出了“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并在考察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采用引导鼓励、减税免费和财政补助的办法,先后在支旗镇杜崖村和抛沙镇丰泉村,以及城郊部分农户家庭中创办、建起了“凤凰人家”、“汉云香”等10户“普通农家型”示范性农家乐服务点;至2006年,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全县就培育和发展农家乐经营户70余户。这一阶段的农家乐已经充分体现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情”、“去掉一份都市喧嚣,找回一点农村恬静”的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2006年之后,日趋发展成熟的成县农家乐开始迈上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以“龙峡山庄”和“路海度假村”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服务网点已成为县域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成县全县已发展农家乐服务网点110户,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多万元,各经营户平均月收入高达20000多元,发展遍及城关、抛沙、小川、店村、红川、鸡峰等多个乡镇。由于农家乐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好等特点,成县被陇南市确定为全市农家乐星级评定示范县,成县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的规模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成县“农家乐”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县“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为经营者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对农民增收创收、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和四川、陕西等周边省市农家乐乡村旅游较发达的县、市相比,成县农家乐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比较而言,一些问题较为明显。

(一)乡土文化气息不浓。成县本土的乡村文化内容丰富而特色浓郁,但很多经营者把农家乐只简单地理解为游客喝一杯农村粗茶、吃一碗农家淡饭、玩一会民间棋牌的地方,没有把农家乐与传承农耕文明、演示乡土文化相结合。对农村一些特有的传统文化,如高桥的“皮影戏”;民俗风情,如小川的“过腊八”;传统菜系,如婚宴流水席“九碗三行子”等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掘不够,乡土文化气息几乎没有。

(二)市场竞争力弱小。成县的农家乐,除城关镇庙湾村和枣儿沟村两地的经营户较为集中外,其余的多处于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规模普遍小,品牌意识薄弱,旅游及经营的淡、旺季十分明显,目前根本无法形成走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三)服务水平不高。全县的经营者普遍存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实际情况,一些距离城区较远,如红川、鸡峰等乡镇的经营者对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要求不高,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接待服务常识,服务水平不能满足高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经营理念短视。大部分经营者,包括枣儿沟村和庙湾村两个相对集中区域的经营者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过于强烈,设施很少更新,菜品一成不变,娱乐项目单一,一些农家乐缺乏农家气息,犹如三流餐馆,缺乏长远的、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五)形式内容单一。县内除龙峡山庄、路海度假村、蒙古大营、清凉世界等少数农家乐特色明显外,其余大多都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房屋、庭院等加以美化和修饰,挂一些灯笼,做一块牌子,导致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严重,内容和形式雷同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怎样才能在成县农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一种低消耗、效益好的新兴替代产业,达到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呢?就产业特质而言,带动系数大、关联强度高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毫无疑问成了县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推动农村发展致富的现实选择之一。但要把农家乐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就必须要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科学规划,引导开发。成县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镇农业特色各具千秋,所以,在全县农家乐产业的规划方面,仍然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片区串联、适度聚集、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科学规划原则,大手笔、大起点、大气度跳出成县看旅游,跳出旅游看成县,整合资源要素,完善产业布局,划分功能区域,构建农家乐的大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生态,彰显文化。要重点围绕生态、文化、民俗、休闲等主题特色,全力打造一些特色差异性较大的板块农家乐。如城郊的庙湾村、枣儿沟村的农家乐,要尽量突出生态、田园特色;毗邻不同景区的农家乐,如西峡村、龙峡村等,要依托不同景区,要尽量突出的文化特色(汉文化、唐文化、宋文化、明清文化、都市文化)。例如,杜少陵祠的唐诗文化、鸡峰山的宗教文化、《西狭颂》的汉代书法文化等;地处不同山区的农家乐,如红川镇林口村、韩庄村等,要大力挖掘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特色;地处林区的如农家乐,如鸡峰镇长沟村、王磨镇浪沟村等,要依托生态资源特色、气候差异特色等,在房屋建筑、环境营造、习俗风情、饮食特征、工装设计等方面弘扬特色、大做文章,引导农户按照规划定位的特色标准开办农家旅店、体验场地、采摘庄园、餐饮基地、休闲中心和娱乐地带等,逐步形成一村一风格、一庄一特色、一路一风景的特色化旅游风貌。

(三)整合要素,形成合力。要积极利用乡镇不同的农业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大板块乡村休闲旅游,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成县农家乐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陈院镇的特色烤烟、红川的优质蚕桑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把农家乐乡村旅游与农村危房改造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融入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如竹篮寨的泥娃娃;乡土艺人表演,如高桥高台戏;农村文艺创作,如红川农民画等乡村文化活动,增强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和游客的互动参与性,形成一股强大的旅游发展合力,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家乐市场风险抵抗力。

(四)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多年来,成县农家乐旅游虽然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发展的机制还是不够健全,管理办法仍显单一,部门职责互相交叉。所以,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和引导农家乐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健康发展。要按照“谁办证、谁主管、谁负责”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整合旅游、农牧、食药监、工商、消防、文化等部门职责,形成部门联动管理和服务体系。必要时,县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可另设置乡村旅游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农家乐专业旅游示范村(如枣儿沟村、庙湾村等)及农家乐发展集中的重点乡(镇)可设立旅游服务站(所),按照县上的决策部署,近距离指导各乡镇、各村社的农家乐发展。

(五)依托资源,打造精品。当前,成县农家乐发展仅靠吃农家菜已经很难吸引游客和赢得回头客。但如果在城关、抛沙、鸡峰、王磨、二郎等乡镇,还原一些原生态乡村景观、设计一些体验性活动、展示一些地域性文化等,则完全可以增强成县乡村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并通过农事体验、农家食宿、乡土特产销售、地方文艺表演等环节,有效提高农民、农户和经营者的收益。所以,依然要依托农业产业基础,在条件相对成熟的一些乡镇,如城关、抛沙、店村、陈院等,开发一批具有休闲体验功能强的果园、菜园、花园等一些精品休闲农场、精品农家乐园,把分散的“农家乐”经营户串联起来,引导分工分业,实现农耕、养殖、体验、餐饮、休闲、艺术表演、工艺制作、商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拓展市场份额,增加旅游收益。

(六)提升服务,塑造品牌。随着现代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和提升,游客对农家乐经营户的饭菜质量及风味特色等的要求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看经营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高效有序的科学管理和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是各地农家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一是要加强对全县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的各类专业化培训;二是要各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三是要严格落实整改,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四是要认真按照陇南市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成县农家乐发展实际,建立和完善成县星级“农家乐”的评选标准及办法,推动全县农家乐不断上档升级;五是要统一包装宣传,实现资源共享,打造生态品牌,树立文化形象。

(七)扩大宣传,增强引力。在成县农家乐乡村游品牌的宣传促销上,除了政府加大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外,旅游、文化等行业部门要和各经营者紧密联合起来,经营者可以联合出资,管理部门则要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扩大影响。要借助以往举办《西狭颂》文化旅游节的成功经验,继续组织举办好“樱花节”、“核桃节”等节庆活动,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如“成县农家乐厨艺大赛”、“成县农家乐地方名宴大赛”等具有成县地方特色的农家乐风情赛事活动,加强对农家乐的宣传推介,以进一步增强买点引力。

(八)出台政策,优化环境。成县农家乐要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灾后重建贴息贷款、妇女就业援助小额担保贷款、我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机遇等国家、省市优惠政策,整合交通、卫生、水利、扶贫、农发项目和资金,简化相关办事程序,优先安排农家乐发展资金;同时,电力、水务、旅游、工商、广电等行业管理部门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陇发〔2010〕49号)文件精神,全力贯彻好、落实好《意见》在农家乐旅游项目中的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要求,研究解决全县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家乐”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九)丰富内涵,延长链条。农家乐各管理部门要针对兰州、西安等主要客源市场大都市游客的消费需求,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充分融合到农家乐产业当中,积极改善当前吃点农家菜、玩会扑克牌的狭小发展理念,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特别是要在“农”、“家”、“娱”、“购”、“游”、“乐”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凸显成县生态特色和农村气息,营造“家”的氛围,丰富“娱乐”项目和内涵,满足不同游客个性化的购物需求,让客人游到“乐不思归”,让农户达到门庭若市,合力形成全县农家乐乡村游健康、科学、有序、高效、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解读: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附经典案例解析!
解读乡村旅游发展样本
部门动态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研究
平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农家乐华丽转身至乡村民宿
水富乡村旅游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