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竹禽图》:生漆点睛,错金镂玉

作者:冯海啸(博物馆有得聊资深文化艺术讲师)

宋 赵佶 《竹禽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竹禽图》是宋代书画家皇帝宋徽宗创作的一幅花鸟画,当画面徐徐展开的时候,一幅清新天真的小景扑面而来。画面上所表现的是初春时节,天气刚刚回暖的时候,南方的竹林里透出了一点点春意,细嫩的竹枝也泛出了绿色,在竹枝上栖息着两只小鸟,一只回头向右观看,另外一只栖息在竹枝上仰着头正在和它鸣叫呼应。两只鸟画的非常精细活灵活现,就好像我们听到了鸟的鸣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宋徽宗是北宋院体画的高手,又是一个艺术家皇帝,他的花鸟画以小景见长,这幅作品也不例外,尽管所描绘的内容并不多,有半块山石用墨简单的皴染,山石下流露出下垂的草叶,背后伸出几枝细细的竹枝,竹枝上停着这两只小鸟。画面中焕发出盎然的春意,有鸟语花香的效果。

这幅画和我们所见到的宋徽宗的其他的作品画法不太一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徽宗画的《芙蓉锦鸡图》、《祥龙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他画的《瑞鹤图》,我们所见到的这些画作基本上可以看出他是用细笔勾线层层渲染的方法精致的完成,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竹禽图》却是工笔和写意结合大方式。他用工笔重彩的画法在画面上极其精细画这两只小鸟画,比如左侧这只鸟,回头顾盼,鸟腹部的羽毛都采用丝毛的手法,一丝一丝表现得特别松软柔和,右下这只和他呼应的鸟,微微颤动的翅膀下垂的尾巴,我们能看出来羽毛不同的质感。但是画家在处理竹子、山石的时候,却采用设色敷染的方式没有勾墨线,直接用颜色大笔的写出了竹子的青绿色,趁着竹子的青绿色反衬出了下面淡淡的墨色犹如错金镂玉,石青和淡墨形成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可以说这幅画既有工笔又有写意。我这里所说的写意不是大写意,而是相对于工笔画法来说的那种小写意的方法,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他在处理细致的竹枝的时候,采用了勾和点的方法直接拨点出来,整幅画面既有精心的看点,比如说鸟它的神态羽毛,又有精细而痛快淋漓不失情趣的地方,比如说他的画竹子画竹梢的时候,这样精细的用笔多点。可以看出徽宗是一个技法比较全面的画家。宋徽宗在画工笔花鸟画的时候首创了一种画法,用黑色的生漆来点鸟的眼睛,除此处理后眼睛显得格外有神。如果这幅画真这样的话,这两只小鸟就真是呼之欲出了。精细的羽毛,配合的灵动有神的眼睛,就差听见鸟的鸣叫声了。

徽宗留下来的花鸟画作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这一幅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竹禽图》我个人认为鸟的画法对于徽宗来说并不罕见,比较新奇的就是这个竹叶的画法,属于流畅又自然的用笔,形成了院体画派中比较少见的典雅舒放的风格。我们透过他画竹叶儿的这种笔法。可以体察到他写瘦金体书法的那种味道,用笔精细有力严谨,在表现竹叶滋润的而又有规律的运笔中,有显示出书法结构的穿插和转折关系。我认为这幅画还是非常的耐人寻味。

北宋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在我个人看来兼有双重身份,不光是一个帝王同时也是画院的领袖。他在位的时候振兴了宣和书画院,把前朝的著名的画家丹青妙手都拢入他的书画院为宫廷服务,并且将书画院加以扩大,高手云集。他还把对画家的考试制度纳入科举考试,同时在他的主持下编纂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整理前人的画作和宫廷的收藏。据《宣和画谱》记载《宣和画谱》里收录了宋徽宗的花鸟画2786件。朋友们可能会有疑问,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来花这么多的画画?这也是后来的学者们对宋徽宗的绘画是亲笔还是代笔提出了疑问的地方,首先提出宋徽宗画作有代笔可能的就是权臣蔡京的儿子蔡绦,蔡绦在他的著作《铁围山丛谈》里面提出来徽宗作为一代帝王日理万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绘画,就让宫廷画家替他染翰,就是代替皇帝染颜色。又有学者提出来工笔画是一个程序复杂工序多的画种,有御用的画家来为皇帝染色并不能就说明是代笔,所以有人认为这个花鸟画大体上还都是亲笔。不管怎么说宋徽宗留下来的花鸟画作为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是非常经典的。

这幅《竹禽图》还有一点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来说流传下来的徽宗的花鸟画在画幅的上面或旁边,都有权臣蔡京的题记或者有宋徽宗本人瘦金书的题记,而这幅画的却不是这样,上面那只有徽宗的天下一人的花押。而后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的题记:

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物无不曲尽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为世宝。然丛尔小禽蒙圣人所录,抑何幸耶。

宋徽宗在宋朝的时候好道教,所以赵孟頫称他为道君,赵孟頫夸赞宋徽宗天姿高妙很擅长于书画,动植物无不曲尽其形,说他描写动植物都非常细致,能把动植物的神态情态表现出来,尽管这是徽宗皇帝亲笔所画但是就好像天地生成一样,由此可见赵孟頫对徽宗皇帝的赞美。后面他又说:此卷不用描墨神采自然。赵孟頫是一个书画大家也是一个书画天才,他很懂得绘画,一眼就看出来这幅《竹禽图》和徽宗其他的作品不一样。刚才我们讲了没有用那种精细的勾墨线而涂染的方法,直接用色彩涂染,所以他说不用描摹神彩自然。最后这一句话说就这两只小鸟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禽鸟,但是被宋徽宗画入画卷是多么的幸运,这两只鸟从此就不一般了。在赵孟頫精湛的题记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信息:赵孟頫是南宋的皇朝后代,在他生活的年代宋徽宗已经去世多年了,赵孟頫见到这幅画题记的时候已经入仕元朝,作为宋氏王朝的后代,赵孟頫秉承着对自己祖先的一种景仰恭敬的心态来题记,按照常理来说徽宗皇帝画完他的杰作应当有臣子的题记题跋,但是这幅画我们看到的是元朝赵孟頫以及明代收藏家的题记,恰恰缺少了宋代本朝的题记,所以我猜想,这幅画作当赵孟頫看到他以后有可能宋代本朝的题记已经遗失,而经过了重新的装裱。人事变迁世事沧桑,作为一个入仕元朝宋代的移民贵族艺术家,赵孟頫看到了徽宗皇帝的画作应当也是非常的感慨,心里滋味儿只有赵孟頫本人自己知道。

最后我想再给大家重申一下这幅小画的看点,当我们走近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欣赏这幅画作的时候,千万一定要注意仔细的观察徽宗皇帝所画的这两只小鸟那种丝毛晕染的方法,使得这个鸟的体积感光感特别的强。如果要是用生漆点眼睛,更显示出鸟的神态和灵动。另外就是他画竹子的方法。我曾听我的老师说过在宋朝的画院里面采用错金镂玉的方法点胎,指的是先用墨来点胎然后趁墨半干的时候,蘸着上好的石青把石青颜料点到墨点上,一下就晕开,这种方法叫错金镂玉。当时我只看到老师是用这种手法来画胎点,今天在这幅画我看到了这种方法画竹叶使我明白了这个画法的流传的过程,小小的竹叶带给我们这么多信息,也希望您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工笔鉴赏
宋徽宗赵佶:投错胎的艺术大师(附徽宗十幅花鸟画)
不务正业才是人生之道啊!
《日本藏中国书画》第11期:“风流天子”花鸟画——宋徽宗《桃鸠图》
宋-赵佶绘画作品欣赏
余辉:《千里江山图》是假画?且听画外有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