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鞋带》并不是婚姻劝退手册

“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陈英最新译作本文作者 陈英

陈英: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法意语系副教授,译有“那不勒斯四部曲”、《愤怒的城堡》、《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拳头》、《威尼斯是一条鱼》、《不安公主》、《迫害》等,并常为报纸撰写文学评论。

《鞋带》是那不勒斯作家斯塔尔诺的热门作品,最近意大利导演卢凯蒂(Daniele Luchetti)正在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用的全是意大利顶级演员,让很多热爱意大利文艺片的人拭目以待。比如女主角是《幸福的拉扎罗》里的女一号——阿尔巴·洛尔瓦彻(Alba Rohrwacher),男主角是意大利“梁朝伟”——路易吉·洛卡肖(Luigi Lo Cascio)演的,还有在《年轻的教宗》里扮演枢机主教,和裘德·洛飙戏的西尔维奥·奥兰多(Silvio Orlando)。

意大利和中国最像的地方之一,就是家庭观念。《鞋带》是一个家庭故事,里面的故事虽然很容易让人对婚姻心怀恐惧,但却让人觉得似曾相识,看到家庭生活真实、让人焦虑的一面。

家庭“罗生门”

上个世纪60年代的青年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轻信、盲目和冲动,可能会因为一时激动而结婚,然后经历厌倦、背叛和幻灭。《鞋带》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婚姻家庭故事,但讲述方式很有新意,小说是从三个角度来写:母亲、父亲和孩子。表面上看来,就像是一家四口在相处了接近四十年后相互写的差评:妻子控诉丈夫的背叛,俩孩子不争气;丈夫抱怨妻子是个小气、沉闷、没意思的女人;两个孩子中儿子处处留情,女儿无法与人建立情感关系,拒绝生育,他们把自己人生失败的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

小说开始是妻子在丈夫离开家之后给他写的信:尊敬的先生,如果你忘了,那也没关系,我可以提醒你:我是你的妻子。妻子婉妲刚开始还想通过书信方式解决问题,最后也只能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自杀未遂都没有挽回丈夫,最后也死心了,但她并没有成熟、坚强和独立起来。丈夫与情人莉迪娅同居,这是一个光芒四射的聪明女人。一起生活了几年之后,他再也无法赶上情人进步的脚步,内心产生了挫败感,同时,他对两个孩子产生了内疚,最终回到了他们身边。妻子明知道事情真相,还是接受了现实,因为她想再次控制这个男人。两个人接着过日子,这个家庭的状态跟很多中国家庭其实很类似:丈夫挣钱,妻子管钱,管两个孩子,丈夫在家庭生活、孩子教育方面都没有发言权。

故事的核心事件是父亲的那场回归,回归的原因很微妙。估计母亲和两个孩子暗地里都觉得自己是父亲回归的原因,而父亲却心知肚明,他在家庭生活中基本弃权,妻子继续一种丧偶式育儿。

家庭内部的权力机制

有强权的地方,自然没有幸福可言,在社会生活中是这样,家庭也一样。人总是想着支配他人,这是难以克服的人性,这也是《鞋带》揭示的东西。阿尔多希望情人莉迪娅属于自己,受他控制,而且不能超越他,所以当莉迪娅成熟一些了,具有自己的思想,越来越出类拔萃时,他就失去了安全感,躲回了自己原有家庭里;婉妲希望阿尔多只属于自己,她要控制家庭生活,控制一双儿女,行使自己作为妻子的权力,这种家庭“暴政”——经济上的苛刻,生活上的控制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两个孩子也试图对父母实施他们的权力,他们希望在父母过世之前就卖掉他们的房子。桑德罗小时候就心机很重,在和父亲重逢时,他提到了他跟父亲学会系鞋带,想重新缔结彼此的关系。这次重逢改变了他们之后的人生:姐弟两人相互指责,想证明这次会面是对方一手造成的。所以很难说是丈夫对两个孩子伤害多一些,还是妻子多一些。

故事中唯一一个不想操控别人的是莉迪娅,她也为自己的生活保留了空间,可以进退自如,她可能是这个故事中唯一成熟,没有被糟糕生活“绑定”的人。阿尔多一辈子对她念念不忘,把她的照片藏在最隐秘的地方。当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时,他唯一担心的事就是这些照片被发现,他觉得那是他生命中的阳光。莉迪娅这个人物,也赋予了整个小说一缕暖色。

“怨憎会”的缘由

那不勒斯是一座爱与恨都有些“过火”的城市,不同程度上会时时刻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在家庭内部尤为明显。斯塔尔诺内是年老而睿智的那不勒斯作家,这些年侧重于写家庭主题小说,男主人公通常都是从那不勒斯去罗马、米兰或其他地方的“凤凰男”,他们在各个方面遇到的困惑。《鞋带》中的夫妻关系,也比较有那不勒斯特色,虽然他们后来移居到了罗马,但和莫拉维亚之前常写的罗马夫妻关系截然不同。斯塔尔诺内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阿尔多在那不勒斯成长经历,为整个小说营造了一种浓烈的感情基调。

《鞋带》中,婚姻当然不是“道德裁判所”,可以评判一起度过了几十年的夫妻各自的表现。小说中的妻子婉妲对丈夫心怀芥蒂,阿尔多也是委曲求全,息事宁人,但故事的核心是让人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局面。其实,几十年之后,无论是背叛者还是被背叛者,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晚年时阿尔多对自己曾经的辉煌事业产生了怀疑,过去的时代已经翻页,他支离破碎的神经和虚弱的身体让他充满惊恐;而年老的婉妲也倾向于否认过往的一切:

“现在我的生命已经走过快八十个年头,我终于可以说,我这一生没有遇到任何我喜欢的东西。我不喜欢你,不喜欢两个孩子,也不喜欢我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走了以后,我会那么愤怒。我觉得自己好愚蠢,我没能做到比你先离开,我用尽了全部力气让你回来,就只是为了告诉你:这次是我离开。但你看,我还在这里。当你尽力想把一件事情解释清楚时,你会发现,你把事情说清楚了,是因为你把问题简单化了。”

婉妲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在丈夫离开家之前,她似乎也没什么社会身份;丈夫和情人跑了之后,她很长时间都处于无聊、阴沉、恼怒和绝望之中。女性永远都不要让自己处于这种处境,就像费兰特说的,女人有时候可能会出于爱,因为虚弱或者无助选择放弃自己,但代价永远很昂贵。

小说里的人经常因为一时冲动,说出非理性的话来,比如女儿安娜在和哥哥桑德罗吵架时说:“你真好。男人们对女人真好。你们男人一辈子有三个崇高的目标:保护我们,干我们,伤害我们。”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女性对男性的怨气,但七情六欲、爱恨情仇混杂在一起,这中间也有一层无法排除的体贴和依恋。比如,婉妲否认了她的一生之后,年老的丈夫是这么想的:我可以建议她给某个可以帮她的人打个电话,开导她,告诉她这花不了几个钱;要时刻提醒自己,她的骨头很脆弱,不能太累;总之,要保护余下的日子:几年、几个月。

对于阿尔多来说,他孱弱的性格让他无法抵抗性欲的洪流,但也无法做恶到底,他无法做到彻底地抛妻弃子,独自生活,而是半途而废,回归了家庭,但依然通过出轨平衡自己的心理。阿尔多把自己和家庭“绑定”,他是刽子手,也是受害者。阿尔多说:当时我很喜欢她,我觉得她很优雅,我对她是一种很节制、理性的渴望。其实在后面的人生,他也很难改口。

怨憎会,爱别离。长久的关系并不是激情维系的,而是这种亏欠与纠缠,把两个人死死绑在一起。现代人对于真实关系怀有恐惧,有时候会选择独自一人面对生活,“无缘社会”与“死死纠缠”都是极端例子,大部分人存在与一个平淡的中间地段。人总是变化无常,有时候充满依赖性,有时又渴望独立,在生活中,指引你找到幸福的并不是你喜欢的东西,而是你痛恨的,对痛恨的人和事的回避让人很容易找到安宁的空间和处境。

时代潮流和个人生活

还好,这部小说讲的不仅仅是家庭,不然会显得叙事空间很逼仄。这家人先是在那不勒斯居住,后来因为女主人婉妲特别擅长攒钱,他们移居到了罗马台伯河畔的高档社区,也展示了两种生活状态。在时间上也延续了几十年,从而很自然地展示了人与时代的关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反抗父权的时代,阿尔多很年轻时就结婚了,他觉得自己是在对抗父权,但实际上是随波逐流。我们在是在潮流中应该非常慎重,才不会显得那么可笑。后来,他一路随波逐流下来,按照婉妲说的,他的人生基本上是这样:你和我生了小孩,只是因为你觉得作为丈夫,也有必要成为爸爸,大家都是这样。你碰巧遇到了一个好姑娘,你就以性解放和推翻家庭的名义,成为了她的情人……

意大利六七十年代是社会上升空间比较大的年代。阿尔多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像他女儿说的:“他们那一代人很幸运,过过苦日子,后来有了舒适的生活,爸爸甚至还做出了一些成就,他俩都有丰厚的退休金。”时代变迁,社会急剧向前发展之后,最终会进入一个平缓的阶段,这限制着所有人的生活,而意大利新时代的年轻人似乎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很多甚至都没有“怨憎会”的机会。

《鞋带》并不是婚姻劝退手册

浪漫主义对婚姻的危害从歌德就已经开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在欧洲盛行一时:美丽的姑娘不得不选择一个市侩生活,抛弃可怜的少年维特,男孩以殉情结尾。倒是歌德自己活了八十多岁,有无数红颜知己。意大利浪漫主义作家福斯科洛(Ugo Foscolo)也是照着这个套路写的,也是以文艺男的自杀收场。文学和社会世俗生活相互冲突、相互伤害,这在浪漫主义虚构小说里最突出。在浪漫主义之前,婚姻最重要的功能恐怕是繁衍和抚养后代,强势的贵族家庭之间的联盟,贫贱人家“少年夫妻老来伴”之类,浪漫主义夸大了爱情在婚姻中的比重,一则让步入婚姻的人产生强烈的幻灭,绿蒂嫁给文艺男获得幸福的比例可能还不如嫁给市侩。《鞋带》里面的男人无论如何可以算是一个偏文艺的男性,婉妲的遭遇一目了然。

每个人都渴望芬芳动人、充满情趣的婚姻生活,但实际上,理性审视婚姻的功能,对于快乐地生活很重要。年轻人不应该被《鞋带》这样的故事“劝退”,躲开婚姻和家庭。婚姻是一段动态的关系,看这样接近真相的小说,总要好过总是看“爱情童话”,然后痛苦地发现并经历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鞋带》斯塔尔诺内|一场不那么完美的那不勒斯婚姻纪实
不同的爱情,相似的婚姻 | 爱情书单
捆绑本身并不存在
《鞋带》34岁已婚男人爱上19岁的女孩,一生念念不忘,图什么?
别让婚姻的白头偕老,变成两败俱伤的互相消耗
“夫妻的世界”这个瓶里装着多少新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