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不,是企业文化

订阅“北大纵横”,与千位咨询师零距离

===========================


最近读了索尼的常务副董事天外伺郎先生写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天外伺郎先生在他的文章里认为是索尼公司推行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的辉煌,笔者没在索尼公司服务过,没有天外伺郎先生的感同身受。仅就文章介绍的情况来看,表面上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深层次的原因是索尼的企业文化发生了变化。


索尼公司在公司创立的宗旨中强调“自由,豁达,愉快”,这正是索尼公司企业文化的精髓,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索尼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文化慢慢发生了变化,直接的表现就是“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甚至索尼公司创业时期的三大传统“激情集团”消失了、“挑战精神”消失了、“团队精神”消失了。


天外伺郎先生将索尼公司的这种退化归咎于索尼推行的绩效主义。其实笔者认为不能全盘否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员工,为员工更好的服务。但如果绩效考核只是简单的“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就会适得其反。这样的绩效考核其实已经背离了索尼公司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理念。索尼创业初期的宗旨里强调“愉快”,其实是希望员工能在索尼这个团队里愉快的工作,并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而如果把员工简单地当作经济动物来管理,认为“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把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在这种“追求报酬”的文化理念导向下的绩效考核,时间久了只会导致员工缺少工作的快乐感,并最终失去工作热情。


另一方面,天外伺郎也谈到:“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之所以在过去能形成团队精神,实质是索尼文化早期理念里强调“豁达”,也就是要有包容性,心胸要宽广,在这种文化理念下容易形成团队精神;后期虽然加强了管理,可他的考核目的已经背离了他的原始文化内核,容易造成“各人自扫门前雪”,因此出现“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结果。


反思索尼的兴衰,在创业初期,因为有井深大这样强势的创始人,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人,这代人在井深大的影响下,忠实地贯彻着索尼的企业文化理念,因而索尼能够整个集团拧成一股绳,充满斗志地向目标迈进;而当这代人慢慢退下来之后,新一代的领导人没有将索尼的文化理念很好传承下去。随着索尼的逐步成长,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推行绩效考核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索尼的现行绩效考核政策没能很好体现它早期的文化理念。换句话讲,是索尼现在的企业文化理念影响了他进一步的辉煌。


作者:陈明海,北大纵横合伙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尼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做绩效考核,你是在找死!!!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
百度正在把KPI妖魔化?
绩效主义是否毁了索尼?
反思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关于用人、留人与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