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专业必看!高校新增本科专业2223个,撤销518个,专业调整背后透露出哪些动向?

我是老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教育记者徐玉芹。

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其中,37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37个。

此次专业调整引起广大学生、家长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大家普遍关心,高校新增2223个专业、包括新列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37个专业都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哪些专业新增的最多?

近8年来撤销专业最多是为什么?

专业调整反映了高校专业设置中的哪些问题和原则?

高校专业设置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今天抽时间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先来看看今年新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37个专业。

一、增加了37个新本科专业

根据审批结果,智能飞行器技术、量子信息科学、密码科学与技术、融合教育、古文字学、能源互联网工程、智慧交通、反恐警务、柔性电子学等37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新增专业涉及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门类。

二、新增专业: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解释一下新增专业。

新增专业其实分成两个部分:新增备案专业和新增审批专业。

新增备案专业指的是之前已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

新增审批专业呢,则是指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

在此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全国各高校新增备案2046个此前已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新增审批177个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两者合计新增2223个专业,为近3年来最多的一次。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可谓此次新增专业中的大热门,新增数量排名前五。

仅人工智能一个专业,就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130所高校增设。

其实在此之前的2018年和2019年,全国分别已经有35所和179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

接着往下说:

高校数量超过50的新增备案专业有:

智能制造工程84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2所;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9所;

机器人工程53所,

均是智能科学和大数据相关的专业。

详情如下:

2020年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如下:

在2020年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有29所,其次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有9所高校。

密码科学与技术和运动训练专业新增高校位居第三(均为7所)。

山东大学是首批增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之一,这个专业在青岛校区。

当然,这个应该毫无疑问,因为王小云院士在密码学专业的地位无可替代。

这个地方还想特别解释一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很多人弄不明白怎么出来了个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老徐给大家提个醒儿:

大伙儿想想这几年艺术类专业里的空乘本科专业是不是逐渐消失了?

只剩专科了对吧?

这不代表此类专业就不需要本科层次人才。

当然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并非只有空乘这么一个工种。

空乘嘛,高职差不多了。但要做更高级别的服务、更复杂的服务,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所以就有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好像去年就上了这个专业。

另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也在新增审批名单中,并成功获批。该专业系国内首次设立,填补了国内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领域专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空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报的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成功获批,该专业是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立的新农科专业。

三、那么,高校为什么要调整专业?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这样解释:

高校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学科发展需要来调整专业。

当前全球正处于由信息化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不断催生和迭代出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这为与之相关的新专业创造出了越来越宽广的发展机会。

此外,新增专业还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包括: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专业更多涌现,工学类专业新增比例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方向,等等。

比如,2020年工学类专业新增数量占据了12个专业门类新增数量的42%,这与近五年来的新设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结构基本一致,比较稳定。

再如,天津大学新增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两个专业,都是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趋势,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在医学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山西财经大学新增应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擅长应急管理、舆情分析、风险评估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对新增专业体现的发展趋势,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这样分析: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新科技与不同类别专业之间以及不同类别专业之间深度交叉融合的特征越发凸显,由此所形成的新专业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中的作用越发突出。”

有增加就有撤销。

来看看2020年哪些专业被撤销的最多:

在2020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21所高校撤销,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

被10所及以上高校撤销的专业还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5所,

产品设计13所,

工业设计12所,

服装与服饰设计10所,

信息与计算科学10所。

低于10所学校撤销的专业那就更多了。

老徐有个研究生师弟,本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

前几天教育部公布名单的时候,还给老徐打了个打电话。

师弟吐槽说,自己的本科专业,读着读着就没有了。

啥心情呢?

师弟说,就类似于家谱一样,续着续着,突然断了。

心底一片凄凉……

当然了,撤销专业对学生来说顶多是以后没有学弟学妹了,对老师来说面临着更多挑战,比如可能要重新调岗。

当然了,撤销专业那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原因有二:

一是与时俱进,一是优胜劣汰。

“无论是主动撤销还是被动撤销,不同院校撤销不同专业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均与高校发展定位的转变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认为,专业设置陈旧、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软硬件支持度不够是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有些专业被撤销是因为它们明显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或者游离于学校主体学科群建设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其办学水平低,缺乏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举例指出,如某财经类高校设置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某工科高校设置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某外语类高校设置的广播电视学专业。

哈,汪旭辉教授说的这一段老徐感受太深刻了。

曾经有那么几年,是个高校都上广电编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之类的专业,为啥呢?

这种专业办学成本低,对不负责任的学校来说拉个班底就开课。

培养出来啥也不是。

后来已经撤销了一大批。

感兴趣的去网上搜搜看。老徐之前也写过一些这反面的稿子。

高耀建议,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应当遵循分类考虑、长线思维、动态调整和程序正义四个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长远考虑问题,摒弃“短线思维”,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特色、学科基础、软硬件支撑、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动态调整中及时淘汰一些培养质量低下、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特色和内涵的专业。

“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调整、社会力量参与的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模式。”汪旭晖指出,可以借鉴中外大学成功经验,强调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联动发展,同时建议引入权威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对高校专业、课程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来源说明:以上内容综合自软科、青塔、麦可思、光明日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公布新增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的高校名单
河南132所高校新增474个专业 以理工科类为主
定了!这35所高校将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2020高校什么专业最热门?看看今年本科新增专业和撤销专业情况分析!
最新公布!2019年高校新增和撤销了这些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大家族新成员,人工智能专业大热,首批35所新增高校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