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德纲遭“瓶颈” 相声创新为何屡屡失败?
        为庆祝德云社成立十五周年,郭德纲携德云社特地打造了一出《中国相声史》,用话剧和相声混搭的方式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各种风格的相声。但效果却事倍功半,由于观众不习惯这种创新,演出中途频频有观众大喊:“下去!要听相声!”最后,无奈只有郭德纲和于谦上台解围。

  有些东西看来确实还真是不相容的,比如这话剧和相声。要不然郭德纲和德云社的这次大胆尝试也不会如此狼狈,以失败而告终。应该说将相声与话剧糅合在一起,是有些创意的。因为话剧和相声同为语言艺术,有了话剧的舞台效果,相声也多了几分看点。可为何这样的创新不受观众的待见呢?

  第一,德云社是一个说相声、听相声的地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一提到德云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相声,而不是京剧或者其他。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德云社十五周年当然值得庆祝,可这与《中国相声史》有啥关系?更何况,让那些来听相声的“纲丝”们看一个小时的情景剧,这种煎熬谁能受得了?

  第二,不要高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相声走过百年的历史,的确故事很多。这些故事被相声界的人们津津乐道,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些故事可能就如同鸡肋。想听相声,先得接受相声教育,学会《中国相声史》,那谁还会来听相声啊。喜欢郭德纲相声的人很多,可对相声研究有兴趣的却未必很多。笔者觉得,这《中国相声史》应该给相声本科班的那些学生们去看,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听相声的观众大多是为了图个乐子,图个开心而已。

  第三,德云社演《中国相声史》是照猫画虎。其实在德云社之前,姜昆先生就搞过一个类似的相声剧,叫《明春曲》。剧中的人物是相声演员队伍,戏剧冲突定位在时代对于相声艺术或阻碍、或推动的影响。不知道此次德云社的《中国相声史》是向《明春曲》致敬还是挑战呢?

  第四,德云社的创新有些太过自恋。对于德云社而言,本应该知道观众喜欢听什么样的相声,喜欢什么口味的段子,可为何非得弄这么一个《中国相声史》出来?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创新的味道,可自恋的情结更重。相声百年的历史上肯定会有德云社的一笔,可并不意味着《中国相声史》就一定非得由德云社来演。那些专业团体、专业演员都不愿意干的事情,用得着德云社这样一个民间团体出头吗?

  相声创新当然是好事,可创新的前提是一定要守住相声的根基。《中国相声史》与相声有关,可观众却未必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继郭德纲之后,曹云金也开相声演唱会 而且还管饭
郭德纲如今的“俗”,全是这场演出逼出来的!
我为什么挺德云社?
娱乐BigBang:我的天哪!岳云鹏为什么这么火
郭德纲带队赶赴上海,参演话剧《窝头会馆》,第一场门票已经售罄
【视频】郭德纲德云社最全相声共127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