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虎汤方剂

白虎汤:

【分类】清热剂-清气分热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温病邪传气分,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热灼津伤,而见烦渴引饮;热蒸外越,故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因其病变为里热实证,邪既离表,故不可发汗;里热炽盛,尚未致腑实便秘,又不宜攻下;热盛伤津,又不能苦寒直折,免致伤津化燥,愈伤其阴。当以清热生津为法。方中君药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善能清热,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并能止渴除烦。臣药知母,味苦性寒质润,寒助石膏以清热,润助石膏以生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和中益胃,并可防君臣药之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成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剂,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由邪热内盛所致之诸证自解。

【运用】1.本方清热力强,应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证治要点。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后世以本方为主加减使用颇多,适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如本方加羚羊角、水牛角,用治温热病气血两燔的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症。加柴胡,又增和解之功,兼治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加大黄、芒硝,又可泻热攻积,软坚润燥,治高热,口渴,汗出,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消渴证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滓之力。

3.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等具有气分热盛者,均可加味用之。

【文献】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六两(18g)石膏一斤,碎,绵裹(50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人参三两(10g)上五味,以水一斗,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清热、益气、生津。主治: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白虎汤证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2.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石膏一斤(50g)粳米二合(6g)桂枝三两,去皮(5~9g)为粗末,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功用:清热、通络、和营卫。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以及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3.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石膏一斤(50g)苍术粳米各三两(各9g)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功用:清热祛湿。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等。以及风湿热痹,症见身大热,关节肿痛等。

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壮火可以食气,热盛可以伤津,所以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暑热每多伤气,大汗易伤阴津,故本方对暑温热盛津伤证,亦可使用。白虎加桂枝汤,是清热、通络、和营卫的方剂,用治温疟,或风湿热痹证。白虎加苍术汤是清热与燥湿并用之方,用治湿温病的身热胸痞,汗多,苔白腻之症,亦可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等。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相关症状】皮肤黑斑自汗面色红口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之清热剂之清气分热之白虎汤
中医方剂——白虎汤
《方剂学》学习笔记88
方剂讲稿丨清热剂——白虎汤
清热剂白虎汤:医圣张仲景创方、张锡纯力荐的''清热第一方''
跟名医学方剂,白虎汤类方一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