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生真菌在中医历史上的应用与发展

在我国古代对真菌的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现称为药用真菌。始于神农氏、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述茯苓、灵芝、僵蚕等7种药用真菌。其中,僵蚕可用来“疗男子阴疡病”、“利水道”,茯苓可用来治疗“心下结痛”,这几种病证均可能是肿瘤的症状。


至公元1500年左右,明代《本草纲目》收载药用真菌包括木耳、马勃、香菇、蘑菇等约20种。清代又增加冬虫夏草与银耳。至20世纪60年代,有名可查的药用真菌总数达到40种左右。


真菌入药另一类型是经一种或多种真菌在各种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酱、酒等用以入药,共约有10种,可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朝《药性论》所记“神曲”,据说“神曲”是汉代名医刘义研制出的一种医治消化不良的名药,能“化水谷宿食”,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制成的典型的真菌药物,一直沿用至今。梁代《名医别录》录有“酱”,还记载了用马勃治疗疮疡,与“神曲”同为真菌药物,距今都逾千年;清《纲目拾遗》记有“酒酿”也有近300年历史。


谈到古代药用真菌,不能不说起灵芝。列子《汤问》云:“饮灵芝明目、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芝类药用始载于《本经》,根据芝的颜色不同,又将芝类分成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六种。


《本草经集注》曰:“此六芝皆仙草之类,俗所稀见,族种甚多,形色环异,并载《芝草图》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树木株上所生,状如木檽。”将灵芝称为“仙草”。


《神农本草经》记载:“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别录》描述灵芝:“赤芝生霍山。”“紫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养生上品,称之曰:“主养命,以应天。无毒,益心气,安精魂,补肝益气,好颜色。”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证历代有关芝类的记载,提出自己的观点:“芝类甚多,亦有花实者,本草惟以六芝标名,然其种属不可不识。”又称:“灵芝味苦、平,无毒。益心气,活血,入心充血,助心充脉,安神。益肺气,补肝气,补中,增智慧,好颜色。”中国古人对灵芝的药用价值有深刻认识,医家也对之推崇备至,目为“仙草”,以致形成绚丽的灵芝医药、养生文化。


在药用真菌中,目前桑黄多用于治疗肿瘤。但在古代,桑黄主要用于妇科疾病,被称为妇科圣药。唐朝甄权所著《药性论》,记载其功效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桑黄对于与血有关的疾病具有疗效。此后唐朝颁布的世界最早官方编修药典《新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中,也记载有类似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对灵芝的认识
癌症食疗话灵芝
《神农本草经》关于灵芝论述的解读
灵芝
灵芝!为什么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为“仙草”?
当民间中医遇上神农传人︱第四辑·灵芝演变与发展(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