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太阳病”是指第一条的脉证而言,由于受邪的不同,体质的差异,故而又有中风、伤寒、温病的区别。本条名为中风,即是风邪所伤。风为阳邪,中于卫表,卫阳与之相争,故而首见发热,风性疏泄,风邪袭表,卫外失固,营不守内,故而汗出。汗出毛窍疏松,不胜风袭故恶风。更因汗出营弱,故脉松弛而缓。

如成无己曰: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

柯韵伯:风为阳,风中太阳,两阳相博,而阴气少衰,阳浮故热自发,阴弱故汗自出,中风恶风类相感也。风性散漫,脉应其象,故脉浮而缓。

此条论述太阳中风的脉证,是太阳中风证的提纲。六病均有中风,中风贯穿六病。六病中风均与“虚”有关,因为虚的存在,就有了表邪入里的机会,所以六病之间的病传以中风最为常见,而疾病的向愈也常在中风中由深到浅而解。太阳中风的代表方剂是桂枝汤,方中一共五味药,其中四味药是针对虚的健胃补益药(生姜,炙甘草,大枣,芍药),而桂枝辛甘温,甘温也具有补益作用,故《本经》提到“补中益气”。发散药物有桂枝,生姜,所以桂枝汤为虚性的太阳病而设。而治疗上,对于三阴病的中风、少阳中风,给邪气出路,也就有了里邪出表的机会,因此六病中的治疗都在照顾胃气,养津液。所以六病中风得阳脉者为病愈的征兆,比如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脉长为气至,为阳脉,故为欲愈。再比如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者为欲愈,不浮者为未愈。浮为阳脉,是里邪出表征象,所以脉浮为欲愈。

太阳中风之虚,在伤寒论条文中为“营弱”,比如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营弱的根本在于胃气虚,在于胃不能化生津液,所以桂枝汤中健胃养津液药物占了一多半。

再回到第二条条文,发热为卫强,卫气与邪气交争而发热;汗出,一者因为体虚不能固密,一者因为风性开泄;恶风为营弱而体表对风寒的敏感;脉缓为里不足,脉不充盈,鼓动力量不足。对于脉缓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脉率慢,要透过病机认识脉象,把它作为不足的脉理解。

古之“发热”,切不可局限于如今由体温计测量结果而分之发热,古时并无体温计,其发热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患者主观感觉的和客观触及的!而后世多认为太阳病发热与恶寒同时见,那么恶寒是主观,发热是主观还是客观?深思!

缓是弛缓、松弛的意思,缓脉与紧脉对应,应从脉状上体会,不应从至数上分别。

腠理不固,毛孔张开,故汗出,从而脉浮中兼缓。汗出恶风,象征风性疏泄,故名中风。

太阳气化以化气为主,其运动方向向上向外,发生卫外、温暄、排异的开机本能。太阳若病,其运动或不及或太过,或被郁阻。此条为開泄太过,故以中风为名。风者,木运之气,具开泄之性,升发之能,加于太阳,故令太阳開泄太过。文中发热、汗出、脉缓,即是開泄太过见证。何以惡风?此与恶寒同理,只是方向相反。风加太阳,令太阳本身的自衡遭破坏,故而恶。至于惡风与恶寒的分别,文字解说徒劳无用,典型的桂枝证外感患者会明确告诉我们,他就是怕风,却不害冷(恶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学伤寒之第13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8条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太阳病之桂枝汤方证
总结桂枝汤方证
冯老讲课录音文字稿 (三) - 复兴中医网 中医专业讨论|经方传真|治未病|针灸|健康教育...
中医入门之太阳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