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肥胖症”引发“糖胖病”——中医药防治肥胖病 系列科普之四

肥胖,又称为肥胖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是一种疾病。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广医科普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四——警惕!“肥胖症”引发“糖胖病”

中医学将肥胖者称为“肥人”或“肥贵人”,中医古籍《灵枢·逆肥顺瘦》中有这样的描述: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也迟。古人云:肥人多痰湿,无形之痰分布于机体四肢百骸,见之不显,闻之无声,触之柔软,形成肥胖。

痰为阴邪,湿性黏滞,可致多种疾病,故有“痰为百病之首”之说,肥胖亦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性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又如胆囊炎、胆结石、颈腰椎病等非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沃土,《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可见数食甘美而多肥(膏粱厚味)导致甘肥贵人(肥胖),肥胖导致脾瘅(肥胖2型糖尿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可见脾瘅不经控制,最终会导致2型糖尿病进一步加重,以及仆击、偏枯、痿厥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减肥:消膏化浊,祛湿健脾

减轻体重是控制肥胖的方法,也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办法,2017年发表在《The Lancet》上的DiRECT一年随访结果表明,在1年内如果能减重15公斤,糖尿病症状的缓解率可达86%。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肥胖发展为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中医药在其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复方中药减肥,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膏者,神之油也”,膏浊是肥胖产生的病理基础,中医治疗采用消膏降浊之法,如选用小陷胸汤加减或山楂、荷叶等中药。肥胖者因长期过食肥甘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常有饮食积滞,日久形成食郁,阻碍脾胃升降气机,中医治疗采用行气开郁之法,如选用越鞠丸加减或莱菔子、决明子、车前子等中药。对于虚胖者,脾胃虚弱,代谢功能低下,中医治疗可采用补气健脾之法,选用六君子汤或薏苡仁、山药、茯苓等中药。肥人多痰湿,中医治疗亦多采用祛湿化痰之法,选用平胃散加减或苍术、厚朴等中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对肥胖的十大中医方法
肥胖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五
中药减肥,你听过吗?
【俞娜珍:中医辨治单纯性肥胖症】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_白洋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防治(你好名老中医堂).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