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生学书法,应该先楷后草?还是先草后楷?

有句批评人的俗语:“站还没站稳,就想跑?”是指有些人没打好基础就去学高深的知识和技能。一些书法教师认为楷书是行草书的基础,楷书学好了站稳了,才能去尝试走和跑,行草书的学习才有根基。许多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是以兴趣为出发的,看到了行书的流动、草书的飘逸、篆隶的端庄而有了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从楷书的基本笔画入手,把一点一画写好才能写字,使许多中小学生还没走到书法的大门就已止步不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书目的的改变,我们的书法教学是否也能做些新的尝试和改变?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三个基本,一个适度融入”对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指导。三个基本:一是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二是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三是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一个融入: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给我们的书法教学启示:只要能站起来就可以走走看、可以跑跑玩,以楷书为基础实践的同时适度融入行草的欣赏和体验,因为走走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跑跑更能体验到书法运动的乐趣,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很好地实现。



一、中小学生楷书学习的同时适度穿插行草书的欣赏和练习,可以更有效地传承优秀文化,与书法教学目标并不冲突。


学校普及性的书法教学,楷书是绕不开的路,从中小学生对汉字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和实用性来说先学楷书可以形成规范,对传统的笔法、字法、章法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而从篆隶及行草着手,过早追求书法作品的创作就有些急功近利,同时没有按照《纲要》要求: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给中小学生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和任务。


教学中先学楷书实际上就是先从字的基础入手,先认识和了解书法的共性、法度和法则。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还是先入规范,先求共性,明确了行进的方向,再去追求高层次的艺术个性,这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正确的途径。


在前些年的书法教学中从楷书入门到楷书结束,总感觉给予学生的书法审美和文化教育方面欠缺很多,学生对书法整体全面的认识不够,耽误了许多教学良机。因为以前的观点就是楷书站稳才能去学行草,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我醒悟:没站稳也可以走起来、跑起来,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条件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书法体验,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书法的美,才能更有效地传承书法文化,才可能真正喜欢上书法。


我在教学中会用前几节课对楷书的笔画基本形态和笔法进行教学讲解,并做一些基本练习,然后把经典的行草书《智永千字文》《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等精彩的语句和笔法作行草书专题讲座。如通过“三、竹”字讲解“横横的连带写法”“横竖(撇)的连带写法”,以及“春、风”草书的几种写法,训练笔法的灵活性、丰富性,同时学生对这些国学经典也有了初步了解。


在楷书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融入行草的笔法和字法,以及经典行草书作品的欣赏和经典字法的临摹体验,这样的结合使书法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书法审美元素和书法知识内容,这也正是《纲要》对书法教学的要求。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二、楷书给学生的是端正、实用的吸引,行草书更容易让中小学生感悟书法魅力,唤起学书兴趣。


《纲要》基本理念中指出: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楷书对于中小学生是离不开的空气,夸张一点,没有一笔端正的楷书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好字无差生”似乎比以前更有了道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要求,将写字的端正与做人的正直联系到一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字的端正与否可以让人感受到书写者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时常有“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的劝谏,不断提醒学生双姿的正确和静心的书写,实际上也是通过外在书写状态的调整及楷书端正清晰的字形让习字过程不断有正心之功用。


有专家从书法发展史上得出结论,楷书和行草书都是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那些最早的行草书名家没学楷书也写得好,所以学书不需要从楷书开始学。这个结论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今人学习书法也要讲求一个科学的方法,只凭楷书和行草书出现的时间没有先后而断定现在学习书法就不需要有先后过程难免有武断之嫌。从教学法来讲,总是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最容易让人感兴趣的是草书,笔法流动是为关键,有的老师会增加捻管、转腕的训练,练到随心所欲也很困难,但一经指点马上会见到一些效果。讲一讲字形的演变和其中的故事,中小学生更是倍感兴趣,练习得不知疲倦。


草书的气息让每个中国人都震憾。在教学中教师的现场书写会“电”到学生,这是一个人自己看书学习知识所感受不到的一种力量,笔笔凝重入笔之沉稳气势,飞动如排山倒海之势不可阻挡。观看书法大师书写时会感受这股精神附在自己的身上,有想写字的冲动,很多同学因此产生了“照猫画虎”的内在动力。


怀素《自序帖》



三、行草书的练习可以多方位提高书写的训练效果,加强学生书写时的情感体验。从苏轼书论分析,楷书与行草书是不同视觉体验而已。


楷书基本功的练习枯燥,难见效果,易陷于僵直,习行草书可以使运笔灵活飞动,可以使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高学习效率。书写习惯的科学合理和书写技能的提高,一是要方法对,二是方法要活,设计更多的训练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入手,比只通过练习一点一画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不会容易感到疲劳无趣。


行草书和楷书笔法实为统一和谐,两者只是表露在纸上的时机和痕迹不同而已,运笔要活而不滑,稳而不滞,两者结合练习,会有相辅相成之作用,“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所以行草可以作为欣赏和体验,作为楷书练习的补充和完善。而楷书和行草书又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定势。孙过庭《书谱》云:“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指出每个人只会在一个方面专精,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人的思维定势的制约,所以楷书只是一种书写的方法,辅以行草书的练习会使中小学生不会因楷书的学习而陷入定势之中。


苏轼的书论:“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句话讲的并不是三种书体行笔速度的不同,而是指三种书体给人的不同视觉感受。


书法创作出来的汉字,是通过视觉来欣赏的,汉字在形态与体势上同物体的存在和运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一个字写得横平竖直,给人稳定之感,写得前倾或后仰,就有险峻之感;笔画轻细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笔画粗重、墨色厚重给人一种凝重之意。古人用:“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正”“若白水之游鱼,聚林之挂腾猿,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来形容字的动态和美感效果。运笔有速度、幅度、韵律节奏之分。人们欣赏书法作品最主要的是笔画形态、字的结构,呈现的体势和篇章布局的视觉效果上。如楷书在笔画形态、字的结构和体势上变化小,给人的视觉是物体的运动速度低,动作幅度小、韵律节奏慢的效果。而行草书的形态、字的结构和体势上变化大,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物体的运动速度高,动作幅度大,韵律节奏快。如一篇行草书作品之中,一字之内的笔画形态、字的体势变化也是不一样的。在行笔过程中,根据书写内容和笔中墨的多少以及情绪的变化,将速度合理调整,一幅草书作品体现韵律的变化,如无音之乐、无韵之诗、无形之舞,才能形成一幅真正的艺术品。


所以,中小学生在楷书和行草书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体验立、行、走的和谐统一,书写能力也会得到较全面的训练提高。


孙过庭《书谱》



四、行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楷书的形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行草书如何在书法中表情达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介绍行草书特点和基本笔画时,点画呼应、笔势连贯、以转代折、以曲代直、增减钩挑、替换笔画这些特点,都是与楷书相比较而总结出的,这些法则的运用让行草书的笔画变化和连带都有源可循,写出的行草书自有了“正统”和“江湖”之分。孙过庭《书谱》关于楷书与行草书的基本特征作了这样的论述:“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点画与使转既是组字或形质的结构特征,也是书写运笔特征或技术要求。“点画”,比较容易理解,而“使转”则是字形或书写过程中笔画的互相牵掣与环转回绕,称为连笔字或连笔书写。对此《书谱》中有详细的表述:“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其中使转自不用说,“执、用”即是指点画方面形质的要求。


真草两种书体中,这两种运笔方法,都是共同存在或兼容的。在这两种书体中,点画与使转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其法度谨严,笔力精到,或字字区别,个个独立;或映带相关,连绵一气。然皆下笔有源,使转有法。这样好的楷书和草书结合学习的范本,学生能学习到这样的经典,会对楷书和草书的形质有很深刻的认识。


孙过庭认为,书法的艺术表现力由形质与情性两种形态共同构成,在真、草这两种书体中,形质与情性这两种形态同时存在与兼容,互不排斥,不可或缺。在草书中不仅要精于使转,也要善于点画,使草书在连环运笔的过程中,拥有间歇停顿,利用点画来装饰,动中寓静。而在真书的断续运笔中,加入使转,使真书产生动感,静中寓动。这也就是古人关于草书难得宁静,楷书难得飞动的道理。对照楷书和草书的一段时间临摹,学生对《书谱》中这段关于笔画形质的认识深刻了许多。


欧阳询《化度寺碑》


五、楷、行草书融合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中小学生今后的书法创作道路作好了辅垫。


教学实践中,楷书与行草书的比较学习和临摹,使中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三种字体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不但可以写楷书作品,还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对照经典法帖进行行草书的学习,写出较为活泼的行草书作品。


从书法创作来看,自古就有在作品中将楷书和行草书融会贯通,在风格上相得益彰的典范。不但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可以看到楷和行草的和谐,其众多手札中可以更能看出王羲之的楷、行、草能够夹杂应用,娴熟无碍,学习过这样的作品后中小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也不会拘泥于纯楷、纯行或草的形式。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帖》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奇品。此件作品杂糅了楷、行、草诸体,字里行间转接突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形式感,千年来仍是书法创作参考的范本。


在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经典的临摹就是抓住了教学的关键,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真学习楷书的同时适当融入行草书的欣赏体验,使学生较全面地体验了书法的乐趣,更多的中小学生真正喜欢上了书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才会后继有人,文化复兴之梦才可能得以实现。(原标题为:站不稳也能跑——中小学生习书是否先楷后行草之我见)



书法报  官方商城

双十一  尊享优惠

全年最低价 满减还包邮

点击图片立享优惠



总监丨崔鑫

编辑丨欧阳媛 蒙言

设计丨金梦

供稿丨2018年第21期《书法报·书画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草书法技巧
字道:书法绝句四十三首
怎样学会书法中的“绞转”?三大方法送给您!
台湾书法家侯吉谅谈书法欣赏:从单字结构,到整体风格与气韵
张瑞图--书法评析
书法的基础为什么是楷书?而不是草书?王羲之举了两例子,明白了 2020-02-14 13:44 学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