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心

这是一个讲述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故事,笔调看似轻松,其实包含着很多心酸。我不知道编剧给这部剧起这样的一个名字,是不是说我们和家人相处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相互了解和重新认识的过程。

我仅仅说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道德的约束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当子女接受父母的资助出国读书的时候,双方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了。一方面子女接受父母的金钱支持,心中必然怀着道义上的责任。另一方面父母无偿给予子女资金上的支持,必然怀有情感的索取。当他们在国外理所当然花这笔钱的时候,很少有想到有要偿还的一天。相比于我们这一代人,上一代留美的华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是黑户身份,他们的家庭能够给予的帮助微乎其微,他们在中餐馆里,在工厂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由此他们会比我们走的更远一些。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接受了更好的西方教育,获得了本科或者硕士文凭,有的还取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我们在情感上没有上一代人坚强,我们缺少理想,对父母的依赖更深。这一方面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导致的,我们认为百善孝为先,虽然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准确区分孝与顺的差异,我们还是习惯性地不愿意让父母难过。另一方面是我们未曾真正理解爱情,我们被自私蒙蔽了双眼,总是习惯性地加上很多附加条件,而未曾问过自己想要什么。而上一代人不一样,崇尚自由恋爱,旗帜鲜明地反对包办婚姻,他们可以为了爱私奔,可以为了爱放弃一切。而我们可以为了学业,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所谓的自我,放弃爱情。所以我们这一代理论上可以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不够坚强,不够坚定,我们不相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我们总是担心遭到父母的反对,害怕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走的远又如何呢,长期留在美国的职业规划师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真实。纽约地铁站有这样一首诗,可以说是徒劳与无奈的颂歌,

Overslept,/So tired./If late,/Get fired./Why bother?/Why the pain?/Just go home./Do it again.

睡过了头,/如此疲惫。/如果迟到,/就被辞退。/何苦费力?/何必痛苦?/不妨回家,/从头再来。

我私下里理解为美国人的价值观,他们随心所欲,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们做着自己开心的事情,活得有时候很累但是心里面是轻松愉快地,不会对着上司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的。而在另一方面,职业规划师的母亲病危,他未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他把父亲接过来了,然后放在了养老院,可以说在华人里面已经做的很好了,很多人并没有能力将父母接过来。父亲在病危的时候,跟他说一句 “I see you”,他以为是什么高深的话,琢磨了好久。一个是“我”,一个是“你”,用眼睛看见,意味着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在重症监护抬头看见“ICU”,突然明白了原因,但是父亲想表达什么,他却再也没办法知道了。这个梗利用了英语的谐音,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探讨了生命和死亡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某种程度上,扮演着西方文化里面宗教的角色,除了行为观念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慰藉。遇到意外,外国人会喊 my god,我的上帝,而中国人会喊,我的妈呀。由孝会引发出光宗耀祖一类的追求,而由西方的宗教会产生所谓的救赎的概念。一个是成为大孝子,衣锦还乡,一个是成为义人,背上十字架。一个活着,是为了尽孝,一个活着,是为了忏悔。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便是他的宿命。

哎,很少有人做到传统意义上的光宗耀祖。所以现实大多数是,儿子灰溜溜回来了,父母开心极了,却不好意思跟邻居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撒贝宁隐秘经历曝光,我才明白什么是最大的不孝
子女背叛、远离、伤害父母,只因父母犯了这1个大错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三
天道:如果你养儿是为了防老,就不要说母爱是伟大的
被包办的一代人
这样的“爹味”语录,麻烦给我来一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