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惊艳了千年!

《自叙帖》乃怀素草书的巨制,

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

共126行,698字,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冲破传统书法体系,

兴之所至,一气呵成。

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笔下生风。

被称为中华第一草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

“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

值得大家分享。

怀素(737~799)中国唐代书法家。

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

(一说零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

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草书称为“狂草”,

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和张旭齐名,

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

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他的草书有

《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

《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

《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

《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

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

而《自叙帖》其书

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

真是各尽其妙。

欣赏这幅天下第一草书,可全局,可微观。

《自叙帖》极富变化,视觉形象极其丰富。

从以下三点表现:

大破大立。

怀素大胆地逾越规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规入矩。

大疏大密。

在布白中对疏密变化安排,

正是怀素着力探究之成就。

篇章布局。

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自叙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

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有全局观点。

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

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

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

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

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

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

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题:

“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明代安岐谓此帖:

“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

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临写怀素的大草《自叙帖》,应掌握几大特点:

一、纯用中锋,笔毫凝聚,

在无数连绵的线条运动过程中,

使线条始终保持一种凝练坚韧、富有弹性的质感,

线型“圆”、“厚”且“通”。

二、用心体悟其线条在回旋的过程中

所凸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

三、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关注其笔势的翻转、连带、

呼应中细节部位的形态、速度、轻重、

角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分析领会古人用笔的丰富性,

使学习者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

四、字形结构与章法空间处理上应宽松、疏散,

映射出博大气象。

《自叙帖》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

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

所谓'铁画银钩'也。

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

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自唐末五代以来,

《自叙帖》一直都是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

在中国草书史上影响深远!

以上是怀素《自叙帖》的全部内容,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收藏分享!

·文章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草书,实至名归!
怀素《小草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怀素 - 唐代书法家("狂草"大师)
怀素
怀素的草书有何特色?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