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调养系列——脾主运化

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的脏器虽然相同,但在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的含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西医理论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就单独进行诊治,而中医“五脏”是一个生理、病理上的综合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在诊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脾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是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所讲的脾脏有什么不同?中医脾病有哪些症状表现?又该如何对症治疗?谷仁堂中医大讲堂为您答疑解惑。

中医对脾的生理功能描述

脾主运化

《内经》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饮食入胃,游溢精神,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统血

《内经》脾统血。身体各种慢性的出血问题。

脾舍意

《内经》脾藏意。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四肢不举。 《孙思邈》脾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

脾主肌肉、四肢

《内经》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必因脾乃得禀也。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内经》脾主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气通于口,脾气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从上述生理和病理看来,中医的脾具有消化和调节体液、管理血行等作用,与西医的脾基本不同。而中医的肠胃和西医的肠胃基本相同。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主要应从脾胃来治疗,同时应顾及肾肝 (先天与后天关系 )。出血疾患和水肿、呼吸道疾病,有时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脾病的症状及治疗

脾气虚弱证

[症状表现]

以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脘闷腹胀,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为主证。或有面黄,嗳气,吐酸,舌苔白,脉虚等。可出现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有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发热。或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症状。

[西医对照]

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小儿营养不良、内脏下垂、脱肛、乳糜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可见此证。

[发病机理]

因饮食失调,水湿困阻,或过于思虑劳倦,或其他慢性疾患病程较久,损伤脾气,以致形成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营养不足,脾胃气虚。

[治疗大法]补中益气(升阳补气)。

[对症方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脾不统血,皮肤有紫癜的,加当归、熟地、仙鹤草等。

脾阳虚弱证

[症状表现]

以面黄少华,脘腹痛而喜热喜按,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倦怠无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尿少浮肿,舌淡,苔白润,脉缓弱为主证。或有胃脘胀痛,口泛清水,久泻久痢,肌肉消瘦等症。

[西医对照]

慢性肠炎、溃疡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可见此证。

[发病机理]

多由饮食失调,水湿伤脾,或其他慢性病损伤脾的阳气,以致脾阳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治疗大法]温运理中(温中健脾)。

[对症方药]用理中汤加减。

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的脏器虽然相同,但是在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的含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西医理论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就单独进行诊治,而中医“五脏”是一个生理、病理上的综合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在诊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神农本草堂一指老师

中医基础理论讲座(节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常见脾病辩证及方剂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一讲(文字)
益气聪明煮散治小儿慢性疲劳综合征
脾虚该怎样补?
说说中医的辨证与辨病
中医辨证之寒湿困脾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