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军在“部长通道”提出提升假释率 啃假释硬骨头的自信何来?






在3月3日的“部长通道”上,司法部部长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监狱假释罪犯的比例明显偏低,只有约2%的假释罪犯,今后要大幅度提升。


大幅提升假释率,这句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罪犯改造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假释工作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啃假释率这块司法行政工作硬骨头,这种自信从何而来?这一大动作背后又是什么在支撑呢?


司法部长在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上提出要大幅提升假释率,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背后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做支撑。




2017年,新一任司法部党组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狱管理治本安全观。治本安全观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原则,在筑牢“管得住、不跑人”底线安全观基础上,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提出了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观,从而把安全稳定这条“生命线”变成了教育改造的“起跑线”,治本安全观标注了新时代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新高度。



今年春节期间,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社会舆论效果的罪犯离监探亲活动,正是在治本安全观指导下监狱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在这次活动中共有999名罪犯离监回家,与家人共度春节,而且这999名罪犯在春节后全部回到监狱,无一人脱逃,无一人迟归。这样的结果被媒体誉为仿若盛世大唐太宗皇帝与390名死刑犯订立的“死亡之约”。


以亲情教化人、感染人,让迷途者省悟,让犯罪者回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离监探亲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成为监狱教育改造的成功范例,凸显了治本安全观积极开放的姿态。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在离监探亲工作取得成功后,大幅提升假释率将成为治本安全观理念指导下的又一次改革创新实践。假释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罪犯积极改造、认罪悔罪,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假释率过低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大幅度提升假释率,既是改造和教育罪犯的需要,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的自信与优势。


张军部长在这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提出了提升假释率的问题,同时还为罪犯假释以后的改造提出了方案,那就是社会力量的介入。张军部长指出,“这些假释罪犯出去以后,把未执行完的刑期作为考验期,如果违反还要送回监狱。通过在社区矫正,让社会介入罪犯的改造,使其逐步回归社会,从而实现治本安全”。


刑罚的目的是惩罚,但最终的目的是改造罪犯,使其回归社会,成为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要实现这个目的,不能只靠监狱的单兵作战,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罪犯改造工作,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爱动人。只有让罪犯对回来的世界有信心,才会有自我改造的力量。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从离监探亲,到提升假释率,再到社会介入罪犯的改造,我们可以看到监狱工作践行治本安全观的清晰路径,看到在改革创新的引领下,监狱制度的光明前景与未来。 


来源:“司法部”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以治本安全为统揽,不断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
石家庄监狱落实治本安全观 离监探亲罪犯如期顺利返狱
监狱如何实现“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转变
老病残犯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离监探亲”彰显法治温度
上海监狱全面落实治本安全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