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属猴的武汉人

属猴的武汉人

 

◎吴柏鸿

武汉人虽不是美食家,但绝对有最旺盛的口腹之欲。全国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武汉一样,高中低档的餐饮业一并发达,而武汉人的确是将下馆子吃饭当作人生头等乐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从中午时分一直到午夜,武汉的各条小街巷里总会烟熏火燎,那是一波又一波的人在吃烧烤。这样见缝插针的全民烧烤,在武汉屡禁不止,而且武汉人的想像力也在此充分发挥: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吃食,统统有一个烧烤新版本。

 

武汉人属猴

有外地生意人说:武汉人最关心的不是自己赚了多少,而是别人从中赚了多少,唯恐便宜“外人”。“精明”是精明,这“谁比谁”的观念,却不知不觉地限制着武汉人有限的思维,使武汉人的生意老做不大,生来啥样就啥样。

一位辗转于广州、厦门等地又折回武汉的大学毕业生说:“没钱的时候,武汉是个好地方。”武汉“水货”多,说明生意做到下三路。

武汉人的名声似乎不好,特别是在外地人眼中,也许是因为他们喜欢欺生,这倒有点像上海人。不过,上海人名声不好,是因为他们自视太高,看不起人罢了。

在武汉坐公共汽车,吵架是一个常见的项目,只是为谁踩了谁的脚或者谁和谁抢座位,一场大战就能爆发,从互不相让越骂越难听,再到贴身肉搏,而战争持续的关键仅在于哪一方都不愿先示弱。在这儿,“率性而为”为好勇斗狠的意气之争找到了最好借口。

所说,百年老街江汉路“开街”步行,举城相庆,不料正式通行的第一天,那尊“下热干面”雕像的捞把子就给人弄断了。义愤之余,不禁有一个冒江城父老兄弟之大不韪的想法:武汉人属龙,不属虎,没那么厉害;也不属羊,不属猪,没那么老实,这武汉人常嘛——属猴的。

武汉人的猴急脾气,一如武汉的猴子天气,地域性即“天性”使然,这恐怕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要在武汉生活十年二十年,无论自己承认不承认,那言行准保少不了武汉化了。

 

火气大礼性也大

武汉“市骂”很多,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养的”,次为“个板马”。这些话,有时也不一定是骂人,只不过表示一种语气。比方说,武汉人称赞一本书或一场球赛好看,就会兴高采烈地说:“个婊子养的,好过瘾呀”;夸奖别人长得漂亮或事情做得漂亮,也会说,“个婊子养的,好清爽呀”;甚至当母亲的有时也会对子女说:“你个婊子养的”,或者说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会说“他个婊子养的”。

上海人那种“派头大、胆子小”,平常没事的时候,一副“高等华人”的派头,不把外地人放在眼里,一旦外地人凶起来,“乖乖地洞”,立刻“退兵三舍”,声明“君子动口,不好动手的噢”。武汉人可没有这么“温良恭让”,他们不但敢“动口”,而且还要“动手”。武汉人到了上海,看上海人吵架,常常会不耐烦,很不过瘾地想:“个婊子养的,吵了半天,还不动手。”

的确,武汉人敢动手是全国有名的。其实,武汉人不但火气大,而且“礼性”也大。武汉人说话,一般都会尊称对方为“您家”,相当于北京的“您”,读作en。不同的是,武汉话的“您家”还可以用于第三人称,比如“他您家”,相当于“他老人家”。同样,一句话说完,作为结尾的语气并表示尊敬,也相当于北京人的“您哪”。

不过,在北京人那里,“您”是“您”,“您哪”是“您哪”,一个用于称呼,一个用于后缀,不会混乱。武汉人则不论是“您”还是“您哪”,通通都是“您家”,结果就常常闹出点笑话来。如一武汉人问:“您家屋里的猪养得好肥呀,么时候杀您家?”对方答:“明天杀您家。”事实上,两个人都很客气,听上去却好像两个人都挨了骂。

武汉人虽然也会“损人”,却更喜欢痛痛快快地骂人,骂人多过瘾呀,不用“您家”长“您家”短的,一句“婊子养的”,就什么意思都清楚了。

 

“损人”不留情

武汉还有一句骂人的话,叫“差火”。所谓“差火”,也就是不上路、不道德、不像话、不够意思、不懂规矩、不好说话、做事不到位等意思的一种总体表示。又因为做饭如果差一把火,就会煮成夹生饭,所以差火又叫“夹生”,也叫“半吊子”。在武汉话里,“他个板马蛮夹生”、“他个板马蛮差火”,或“莫差火”等等,意思都差不多。

一个人,如果不好说话,不好相处,不够意思,就会被认为是差火、夹生,他在武汉人中间也就很难做人。

那么,什么人或者说要怎样做才不“夹生”或不“差火”呢?

第一要“仗义”,第二要“大方”,第三要“到位”。武汉人看重朋友之间的友谊,真能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一旦有难,找武汉的朋友帮忙,多半就能够得到有力的帮助;如果是“耿朋友”,则更能得到他们的拼死相助。这里武汉人所谓“耿朋友”,就相当于北京人的“铁哥们”。

和武汉人交“耿朋友”,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说不难,是因为武汉人对朋友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图对脾气、够意思;说不易,则因为人家是“耿的”,你也得是“耿的”。不吹牛、不扯谎、不反水,只能算是交朋友的起码道德要求,能做到这些,还不能算是“耿”。要“耿”,就要完整地、全部地、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朋友,包括隐私,呵,这就不那么容易了。

当武汉人的“耿朋友”,就是有事来找你帮忙时,你必须毫不犹豫和毫无保留地全力以赴,连“哽”都不打一个,不“打哽”,也就是“爽朗”,武汉话叫“唰喇”。

对于一个武汉人来说,“唰喇”不但意味着一个人够不够意思和有没有意思,甚至决定着一个人会不会被人看得起。

“唰喇”的本义是“快”,比如要求动作快一点,武汉人就会说“搞唰喇点”。从武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性格看,这“唰喇”倒是挺像拔刀子的声音。

快则爽,叫“爽快”;爽则朗,叫“爽朗”。爽朗是武汉人性格的核心,也就是说,如果要用一两个字概括武汉人的性格,那非“爽朗”莫属。爽朗之于武汉人,犹如精明之于上海人。精明是上海人的族徽,爽朗则是武汉人的旗帜。上海人崇拜精明,因此有一系列鄙夷不精明的词汇,如憨大、洋盘、阿木林、猪头三、搞七廿三等;武汉人崇尚爽朗,也有一系列批判不爽朗的词汇,如夹生、差火、半吊子等都是。属于不爽朗的还有尖、怄气、愀气等,怄气和愀气都是生气,但不是一般的生气,是憋在心里生闷气,因此会怄出病来,使人憔悴。而“愀气古怪”则指心胸狭窄,想不开、小心眼儿、爱耍小脾气等毛病,这也都是不够爽朗的意思。

“尖”则是小气,武汉人要嘲笑一个人小气,就会说:“这个人尖死勒。”外地人往往弄不清武汉话里的这个“尖”字,以为是“好”,其实不然。武汉人把“好滑”叫作“拐”,“尖”则是小气、吝啬。因为爽朗者都大方,不爽朗则小气,小而至于“尖”,可见小气到什么程度。

除为人“唰喇”外,做事到位也很重要。于是,武汉人做事就会“铆起搞”。“铆起”最重要的意思是死死咬住、不依不饶,就像被铆钉铆住一样,因此是“铆起”而不是“卯起”。如果仅仅只是“不停”,则叫“紧”,比如,“你紧搞么事”,这:“紧搞”只是不停地搞,“铆起搞”则还有一股韧劲,其程度较“紧搞”更重。

 

武汉人最怕“醒倒媒”

“倒”在武汉话中是一个常用的助词,说的时候,要读轻声。它的意思相当于“什么什么样地”,如“诈倒裹”、“码倒搞”等。“码”有做假、装门面等意思。比如一个人其实货色不多,便只好把全部货色都码起来充大,可想这“码倒搞”也就是假模假式、虚张声势地搞;“诈倒裹”,则是自吹自擂、狐假虎威地“裹”。这“裹”在武汉话里有纠缠、理论、撕掳、掺和等多种意思;而“醒倒媒”就是厚着脸皮没完没了地来纠缠。

崇尚“唰喇”的武汉人最受不了“醒倒媒”。不理他吧,纠缠不休;发脾气吧,拳头又不打笑脸,最后只好依了他拉倒。当然也有先打招的:“莫在这里‘醒倒媒’,(东西)不得把(给)你的。”但如果坚持“醒倒媒”下去,有时则仍有可能达到目的。武汉人脾气硬,不怕狠,却对牛皮糖似的“醒倒媒”无可奈何。

总之,武汉人的性格中有韧性、有蛮劲,也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精神,这种精神和爽朗相结合,就形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武汉人的这种性格甚至表现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是在三伏天也要吃油炸食品的。在酷热的夏天,武汉人依然排队去油饼油条。厨师们汗流浃背地站油锅前炸,食客们则汗流浃背地站在油锅前等,大家都不在乎。

(摘自《你是哪里人》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南山为什么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武汉人身上有这种气质
笑声满天涯(八)
易中天:武汉个婊子养的!
易中天:“我本來就是流寇一個”
我的成长‖ 工作单位跟想象中不太一样(9)
【浠水话】过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