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学学习方法
   在绪言方面,我们还要讨论一下方剂学的学习方法,每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对于方剂学来讲,我们这里提了主要的五个方面,针对这个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第一,紧密联系已经学各科的知识。
   从方剂学来看,它的内容和前面所学习的《中基》、《中诊》、《中药》密切相关。
   你学习它的组成和方解,如果不熟悉中药学的知识,就难以理解,难以分析。
   它的功用它的主治也是联系到《诊断学》的知识和《中基》里面,治则方面的知识基础,所以要密切联系已学各科的知识,学习方剂学的同时,经常的对有关问题要去复习原有的课程,而且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也能使你加深对原有基础课程的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印证的关系。

第二,要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过去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很多学员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死背,那就是说背汤头,我背的越多越好,我理解不理解先把它背下来再说,传统的跟师学徒是有这个特点,因为学徒时年龄还小,先背下来,以后慢慢再理解它。
   先背下来,这个经验是可以吸取的,但是决不能在现代的教育中,停滞于这个程度,更重要的是理解,很多方剂理解之后,结合逻辑推理可以加强记忆,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第三、理论和实际联系的关系。
   《方剂学》这个桥梁课,它虽然有很多基本的理论,但直接接触、面对临床的应用,所以如果说学习《方剂学》仅仅是理论学习好了,没有临床实践的机会的话,或者是自己不重视临床实践运用的话,对方剂的理解是不深刻的,所以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   《方剂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半,更主要的是要在临床上学习,不仅仅是在临床上的实习、见习当中的学习,而今后工作的过程中,还有不断的通过实践反复地深化,反复的理解。这是学习当中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学习《方剂学》要记住一定数量的方子。
   我觉得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很重要,但要讲究背诵的方法,因为近一二十年来,传统背方歌这一点上产生了很多问题,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一般强调是背两类方歌。

* 第一类方歌
   这里先说一下,在各论当中,教材后面附有方歌,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的,大家运用最多的方歌,即是以汪昂的《汤头歌诀》为代表的的一类方歌,到目前为止也是运用的最多,这也是传统运用最多的方歌编写形式,这类方歌,它有方名,同时它还有功用,有的有主治,药物组成,简明扼要比较全面、比较实用,所以才成为人们首选的、运用最多的。

* 第二类方歌
   当然背诵方歌,历史上还有另一类选择,那就是以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为代表的这种方歌编写方式,它把药物的用量比例,或者是绝对用量,都编写在方歌里面,那对于深入研究经方,研究张仲景的方,在临床上运用中深入体会,这点是比较有效的,也就是说,很多在初步学习以后,提高的阶段,喜欢背陈修园的这类方歌,它和《汤头歌诀》这类方歌有什么区别呢?很大的区别是没有方名,没有这张方子的名称,由于没有方名以后,时间久了,方背的多了以后,就互相混起来。
   比如有的方还好说,如,酸枣仁汤,按照《长沙方歌括》上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
  芎甘各一相调剂,服后适然入梦乡”

   当然这个药量比例都有了,所以安神方面的功效也反映出来了。幸好第一味药,君药 - 酸枣仁,大家容易背出来。

   但是你如果换一个方,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
   药都在里头,都记下来了,最后时间久了,这是个什么方呀?就想不起来猪苓汤这个方名了。
   这样呢,汤头背多了以后,没有方名引出下面的内容,对整个方的记忆会造成影响,这是第二类形式的方歌。这类往往对提高临床阶段的体会,经方的配伍严谨、用量恰当,这方面有作用,这是传统的第二类的背法。
          第三类方歌
   但近年来,具体讲有将近二十年历史了,出现了一种背趣味方歌,我把它叫做趣味方歌类的这种方法,背趣味性方歌,开始是一些学生自发编写的,后来形成一些教《方剂》的年轻老师,也参与其中帮学生编写这个,我们学校也有,而且不少出版社出版了这类趣味方歌的书,它的方式,用一种人们熟悉的人和事,或者比较有趣诙谐的一些语言、同音字来写方歌,它没有方歌的名字,因为它要求简短,而且也多数用谐音,这种方法只能用在很短时间内应付考试,它只能在临时在你复习时,有几个方背不下来,那明天要考试了,我今天编一句顺口溜,进入考场前赶快把它背一下,一打开卷子,看有没有这个方,没有就忘掉了,有就赶快把它写下来,趣味方歌背法只能是这样,否则的话,对长期、对临床应用,特别学生,学员开始学习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后面的效果是很差的。

   比如他们编了一个方歌跟我讲,当时我印象很深,暖肝煎,那两句话很好记,那个班上都传开了

“乌龟狗肉香又香,加点茯苓和生姜”,

   这很好记,到最后“香又香”都是什么香呀,早就不知道了。中医有多少“香”呀,不要说是到将来用,就是说到了学期结束考试的时候,那个“香”他都搞不清了,所以背这类趣味方歌我历来反对,我们现在能背一些方,基本上都是在读书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背的,也很多背汤头。
   当然后来临床应用得多了,逐渐地就不是依靠背汤头了,而是依靠它的结构关系来记住它了。在初期学习,开始学《方剂学》的时候,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正确选择这些方歌,这是很重要的。

   最后在学习方法中,还要强调一下预习,和及时复习的问题,我历来强调预习,预习过和不预习过听课,完全不同。
   这一点,在1984年的时候,我们就做过这个实验,叫同学们预习,开始他们没有抓紧,发现教学效果差,下课以后到第二天,他们把课上讲的东西已经忘掉了很多了,那后来我们就来个实验,这个实验是叫同学们一个班分成两个组,第一天晚上叫一个组的同学来,明天两节课我要讲四个方,就这四个访分别提点问题,你们就看书,另外一组不通知,然后第二天上完课以后,晚上又来,通知这个班都来了,预先不通知,出几道题,包括组成、功能、主治,还有一些方中的君臣类重点药物的它这个含义、配伍意义,最后结果,头一天叫他们预习了的,实际上时间限定半个小时,也就是这四个方看一遍就行了,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就行了,就半个小时,他们一般能够写出百分之六十以上,对下了课没有复习的,晚上就来,最好的写到百分之八十,另一部分同学呢,就明显地差很多,有些四个方,一个都写不出来。这两个比较的结果叫同学们讨论,以后他们都预习了,自动都要预习,实际上预习的时间,能够减少后面复习的时间,预习好了,复习时间就少了,所以我强调呢,《方剂学》的学习方法是加强预习,当然及时复习也是很重要的,温故而知新嘛。

   我们前面讨论了绪言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
​一、谈了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二、方剂学的学习目的、任务,方剂学的性质。
​三、方剂学学习中,应该注意的方法。

   绪言主要讨论三个方面,关于背诵方歌,刚才我讲了,方歌选择有三种类型,我们强调最好以《汤头歌诀》类方歌,作为初学方剂的时候的主要选择背诵的方歌,至于《长沙方歌括》类的方歌是不错的,但是量大了以后,由于多数没有方名,彼此容易混淆,趣味记忆法类的方歌,那是不足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头歌」收涩之剂,用于精气耗散,散者收之,滑者固之
「汤头歌」涌吐之剂,痰厥积食,误食毒物,吐出来就好
杏林中医方剂汤头歌
中医《汤头歌决》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囗诀
「汤头歌」汇总,20种功用,200首经典方歌,初学者最为喜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