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苏东坡遇到欧阳修,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如果您更习惯图文阅读的形式,

以下正文是音频的文字版内容。

全文3757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你人生中有没有过那种“亦师亦友”的朋友?

回顾我们的整个成长经历,可能曾经有过,或者是说,现在还有那么一位或者几位,他们曾经是我们的开蒙老师,或者在我们低谷的时候,曾经拉过我们一把。

他们教会我们知识,甚至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人生榜样,一直到今天,也许我们的人格底层,还有他们的痕迹。

其实人生中有过这样的人帮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我最近在写苏东坡,他的人生里面,就出现过这样的一个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日后闪耀文坛千年的苏子。

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在苏东坡的所有文章信札诗词里,提到过欧阳修一共170多次,光是给欧阳修及其家人的祭文,就写了5篇。

我们知道在苏东坡的那个时期前后一百年,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巅峰史的100年。

那一百年间出现了多少文坛大家、明星,其实和苏东坡同期的,还有王安石、司马光等等。那么多人,为什么是欧阳修成了苏东坡的贵人呢?

我原来也不能理解这件事情,只是从历史的故事里面去理解,直到有一天,我把这些人的字都拿出来对比了一下。

这是王安石的字。

这是司马光的字。

这是欧阳修。

这是苏东坡。

你看出什么了吗?

字如其人。

这是一类人。

这是一类。

王安石被人叫拗相公,然后司马光也被苏东坡称为是司马牛。你看他们俩的字都是一样的,就是那个横啊,刀刻斧凿,力是外露的,直接的。

而欧阳修和苏东坡则是另一类。

我们这也能侧面看出,为什么苏东坡和王安石,还有司马光那么不对付的原因。

你想一个坚硬的、严苛的老师,他其实很难能培养得出那种随性的、圆融的徒弟。

朋友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亦师亦友要形成这个关系的前提,肯定是志趣相投。

当然,光志趣相同我觉得还不够。

你想,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贵人”,肯定是曾经在我们人生当中某个重要的节点,无私地帮扶过我们。

而且,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可贵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嫉妒。哪怕有一天你超过他了,他也能真心为你感到荣耀。尤其是在文坛那样的环境里面,我们说文人相轻,拥有这样的素质,其实是非常可贵的。

而欧阳修就是这样的人。

苏东坡和欧阳修的初见,是在北宋嘉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

欧阳修当时正在推行诗文革新运动,反对西昆体、太学体这种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或者文章里充满了艰涩的典故和华丽的句子,它讲究的是文道并重。也就是写文章是要有感而发。

他也很希望利用这一次的科举,来选拔一些和他有相同见解的人才。

其实他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因为革新,就意味着要得罪原有的一批人。

于是当时放榜的时候,那些写“太学体”的学生们就当街闹事,他们把欧阳修围了起来,在他的马前起哄,连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欧阳修传》

然而即便欧阳修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他也依然没有停止自己改革的步伐。

在这次的科考中,他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未来的人才,就是眉山苏轼。

我们要感谢一下当时的考试制度,其实那一年的省考一共考了四次,按照之前的规则呢,就是如果假设你第一次落榜,是没有资格参与后面的三场考试。

但是欧阳修改革了这个考试制度,改成了四场综合成绩打分。

所以,虽然苏东坡第一次落榜了,但是真正让他名声大作的是他的第二场考试。

他写了一篇,就是后来被收录进《古文观止》的《刑赏忠厚之至论》。

四场综合成绩下来,苏东坡顺利登科,成功进入了殿试。

当时宋朝的规则是“殿试不落黜”,也就是说如果你进入了殿试资格,不太会让你落榜,都会赐予进士出身。

所以那一年包括苏东坡在内的388位人才,就成了当年的进士。

而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恩师。

按照惯例,他们需要去欧阳修府上去拜谢。

这一面,就是苏东坡和欧阳修的初次见面。

苏东坡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偶像。

还记得我们曾经讲过苏东坡在读书的时候,当年他只有七八岁,有人带了一本《庆历圣德诗》,老师就跟当时的小苏东坡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你要记住他们。他们是人中豪杰。

后来,苏东坡在给范仲淹的文集写序的时候描述了这件事,他说他第一次看见欧阳公,而且欧阳公还介绍了另外两位大佬,韩琦和富弼给他认识。

他们“皆以国士待轼”——就是用天下读书人的最高礼节来对待我。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

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苏东坡还记得他第一次跟欧阳修见面的那些细节——他在《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里面这么写:

先生开心地拍手鼓掌,他说,你和我是一样的人,其他人都不一定能算得上我们的同行者。我老了,要退休了。未来我希望能够把文章之道传授给你。

公为拊掌,欢笑改容。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休,付子斯文。再拜稽首,过矣公言。虽知其过,不敢不勉。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

这句话真好啊: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休,付子斯文。

这一面,是一个当朝文坛大家,对下一个希望之星的深深看见与托付。

那一年欧阳修51岁,而苏东坡虚岁也只有22岁。

我特别佩服欧阳修的一点,就是他的识人之明,和他的气度胸怀。

你看他怎么评价苏东坡: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看见比自己更好的人,他不仅不嫉妒,而且还要为他让路。

他甚至在给自己的孩子们的书信里写:30年后,没人记得你老爹,但是他们都会记得苏轼。

一日,与杲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

《三苏年谱》里记载,说欧阳修喜得苏轼以后,就以培植他成长为己任。

一开始别人还一片哗然,很不服气。

但后来看见苏东坡的文采,也就渐渐信服了。

当时的文风,也因此得到了改变。

苏东坡的文章风靡一时。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苏东坡是欧阳修捧出来的。

修喜得轼,并以培植其成长为己任。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文风为变。苏氏文章,遂称于时。

孔凡礼·《三苏年谱》

三年之后,苏东坡服母丧结束以后,回到京城,欧阳修又推荐他去参加制科考试。

这个考试在当时是特别难的,就是他必须要有人引荐,你才有资格考。

欧阳修在当时的推荐信里甚至写了重话:如果这个人我推荐错了,我甘心接受朝廷法规的惩罚!

臣今保举,堪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欲望圣慈召付有司,试其所对。如有缪举,臣甘伏朝典。今具状闻奏,伏候敕旨。

宋·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

后来的结果我们也说过,苏东坡的成绩前无古人,可以说是北宋开国百年第一。

一颗文坛的冉冉之星升起来了,十年后,欧阳修也在一次又一次地申请中,退休了。

同一年,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派的意见不合,苏东坡主动请求外放,到杭州任职。

他先去看了弟弟,然后跟弟弟苏辙一起,到颍川去拜访退休的欧阳修。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苏东坡后来回忆说,恩师告诉我:你能来我好开心。我所说的“文章”,必然要承载道义,否则就不是好文章。你要把持住自己,如果早年就因为贪图名利而改变了志向,那么,你就不是我的学生。

苏东坡叩头称谢,然后告诉欧阳修:老师您的话,我记住了。我到死都不会改变。

很多年以后,苏东坡在写给欧阳修夫妇的祭文里,说到这件事。他还说:虽然老师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话,还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

多士方哗,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公虽云亡,言如皎日。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

欧阳修去世以后,很多人给他写过祭文,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来对比,像比如说王安石写的,和苏东坡写的,那种情感的浓烈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安石是临风感怀,感慨再无人追随。

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而苏东坡直接就是,上为天下苍生而悲,下为我对先生的情感而痛哭。

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我们知道欧阳修有一个号,叫六一居士,苏东坡曾经在《六一居士传》后,写了读后感。

如果我们有机会重读苏东坡的代表作《赤壁赋》,你甚至能够从那首赋当中,读出欧阳修的影子。

欧阳修去世后十七年,苏东坡第二次外放杭州。他专门去找了当年欧阳修推荐他认识的名僧惠勤和尚,可惜老和尚也过世了。

老和尚的弟子告诉他,他们把欧阳修和惠勤两个人的画像挂在厅堂中,然后每日祭拜,一个月后,居然出现了一眼清泉。

苏东坡也非常感慨,于是把这口泉,命名为“六一泉”。

时隔千年,现在这口泉还在,它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西泠印社的西面。

对中国文化史而言,我们有幸得遇苏东坡。

而对苏东坡个人而言,他有幸得遇欧阳修。

人生中能遇见一个懂你的人,太不容易了。

而且,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懂你,还愿意不遗余力的帮助你、提携你。

有这样一位师父,或者说,你生命当中,有这样一句”师父“可以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就好像多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一样,那是心灵上的朋友。

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己相交,甘之如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谊论》:苏轼的职场宝典,本可以平步青云,遇到他谁也没戏
唐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佛,为何没诗神?谜底300年后被解开
王安石:在刀尖上跳舞的人,一首诗显霸气,思想比别人超前1000年
河南省新郑市欧阳修墓宋 国六(二)
新郑欧阳修陵墓
欧公与颍|欧阳修对苏东坡主盟文坛的期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