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诗人在诗国星空||玉珍:有时我手上大把的糖果和鲜花,不知该送往哪里

两份授奖词

◇作为1990年代出生的年轻诗人,她带给诗坛的不是撒娇和依附,而是一种强大的独立的存在,她用沉着坚定的姿态和略显羞涩的词语,毫无顾忌地表达她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问,她所体现出来的新一代年轻诗人的自信,担当和勇气,让我们对中国诗歌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第一届人民文学诗歌奖年度新锐奖授奖词

◇作为一个刚跨出校园不久的90后,玉珍的诗作有令人震惊的通透世事的力量,关于生命、关于爱。玉珍的语言有令人震惊的沉着老辣,她似乎一下子跃过了稚嫩而直达炉火纯青。这个女孩到底有着何种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她迄今的行程经历了哪些刻骨铭心的失望和打击?她彻骨的厌世厌人厌己情结从何而来?她年纪轻轻竟因何喊出“一生太长,我没有一个永远的怀抱”? 她说,没有人教会我要怎样活着,但对如此天赋异常的一个人,我想问,谁有此能力教会她怎样活着?

鉴于此,评委会一致决定,第六届张坚诗歌奖“2013年度新锐奖”授予诗人玉珍,为了她的横空出世,为了她卓越的文本再次确证了诗歌天才之于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和可信性。

——第六届张坚诗歌奖“2013年度新锐奖”授奖词

◇玉珍,90后,诗歌散文小说见《人民文学》《十月》《天涯》《青年作家》《西部》《诗刊》《作品》《青年文学》《读诗》《诗建设》等。

玉珍诗选

政治

用力看你也看不见祖国

——那庞大的词语虚无,甚至

在人民的土坑中

看不见自己的根,

遥远的使权,所谓的归属

——甚至比诗歌抽象

有时你觉得你是云

孤魂般飘着没有国界和故乡

而祖国——他站在

政治的手腕与牙床间

由强者确立最终的属性

那些母语的革命

比上天的弹劾更冷酷

你记起政客和妓女如何

死在同一张床上

记起人民的镰锄高挂在

政府的房檐。

可能耗尽一生都在那巨轮之外活着

政治的掌下

百姓只是小小的星棋

从来只在庸常中

完成他们的一生

我爱世界这老女人

我对世界充满好奇,这蒙着面纱的

老女人,也许一脸雀斑的真相

在巨大的黑眼圈中央,两粒比非洲更黑暗的

老葡萄,发出不耐烦的凶光

但我更爱她身上自然的品质

那森林般的头发和酒酣时

带点儿方言的嚎叫,如果有

爱吃辣椒的舌头和敢于直言的大嗓门

我就更喜欢了

女人的坦率,比男人的豪气更珍贵

世界这成熟的老女人,说不定

和我一样天真,她的眼泪

会不会比黄果树瀑布干净

我渴望跟她聊聊,谈谈她对宇宙的看法

以及愤怒时的暴脾气

谈谈被战火轰炸的久治不愈的疮疤

——以及恐龙的消失和马克思的投胎情况

世界,这沧桑的老女人

我一直相信她的纯洁——

也许她会说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多老了但还是

如此孩真与自恋,爱美是没有错的

“我爱美更爱人类。”

哭声

我仿佛听见了哭声

从哪个墙缝里透进来

我的墙此刻像一种空气

我的耳此刻回到过去

有个人曾对我大哭

抱着我的腿毫无顾忌地大哭

他的脸被泪水淹没了

而灵魂的轮廓从某个墙面上透出来

我的墙此刻像一张银幕

我的心此刻回到过去

有个人曾拉住我像孩子一样大哭

我真切感觉到他的心跳

爱或者痛苦

像一面墙一样结实

像一声哭一样虚幻

父爱是深沉的

每次我回家,父亲都说

回来啦,说完这句话

他就不再说话

去各个地方忙着,

买很多好吃的摆在客厅

有时还哼点小歌

而当我要出门了

父亲就说

到了打电话回来

说完这句话,他就不再说话

立马回头走开

有时我回头看见他背对我往山野而去

他走得很慢

他的手在抹眼泪

国王与蝈蝈

那是个喜欢蝈蝈的国王

被命运选定在朝代中压轴

他那么小,在大臣的匐拜间奔跑

为找寻一种童稚的乐趣

他不知道世界是什么

他热爱一只蝈蝈的快乐

并为此露出可笑的幼稚与无能

在登基那天他跑出神圣的大殿

循着虫叫声

问他严肃的大臣们

蝈蝈呢,蝈蝈在哪

疯子

我同情每一个疯子,在大柳洲

一个疯子的人生胜过5部悲剧电影

她的疯接近有待商榷的哲学

探及人类最幽暗的秘密,像卡在

宿命瓶颈的蝴蝶,糟糕得难以自保

没有人能将悲惨表现地如此丰富。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没有男人和孩子的人

她永别了母性的光辉

像干枯稻草站在秋天的田野

有时她会做些别人不敢做的事

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有胆有识,但没人在乎她

一个绝望的标本,被正常人隔绝的孤岛

她身上埋藏的故事将随风而去

在大柳洲我端详一个疯子就像

看烧焦的夕阳怎么结束白昼

她将膝盖枕在草堆上,嚼着枯燥的白色发饼

抬起头看天,那是个怎样血红的天空

火烧云烧着了她的脸,她陶醉的样子像个诗人

她抬头看天的时候根本不像疯子

惊诧

现实不是戏剧,比戏剧更令人惊诧

人的脸开始变化

在科技的头上精致得狰狞

更多人走进那猖獗的队伍

几十年

轮流的风水将一场革命革掉乡野的神位

放肆于看似高级的高深莫测的文明

在那儿,人们高歌,

目睹或允许他们的同类成为狼

而狼则返回森林

嚎叫凄凉如古老的先祖

我梦见过面皮掩盖下

加速进化的心智,或毫无感情的机器

日日横扫人类的尊严

而世界,它似乎爱无边无际的智商

只有感情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深情者站在原处,等他们珍贵的同一类人

经受痛苦的仪式

从一个狭窄阴森的隧道中走过,

他欠着身子的模样真像在哀悼什么

革命尚未成功

杀妓——能不能儆侯?

笔头开出的鲜花,卖身还是卖艺?

诗人,你眉间锁着无用的担忧

马桶透露失调的内分泌,

灾难之内,你是无用的个体

文字几毛钱一斤

诗是失败的事业,只有痛苦者提及

现实——那外表平坦的肚子

还在酝酿悲哀的矛盾

谁的枪支渴望走火?谁的野心闻鸡起舞?

在一片欢腾中革命恍惚成功

天下看上去太平,而死亡属于失误

葬礼仿佛民主

不正确

这是个荒谬的时代,但我活得

过于正确。

我的脸忧国忧民,因疑惑而有点沉重

在她上头一把无钥匙的锁

长出皱眉的锈迹

在祖国面前我抬不起头来

一个白日做梦的人,

缺乏吹嘘的能力,

秋天一来我就爱哭

漫天黄叶如盛世的嘲讽

但我的嘲讽从不贱卖,

像一个国家的主权

从不呼之即来

恶之花

恶之花有两朵,一朵被你们掩藏

人更信神秘的事物

消逝的文明总像是神圣的文明

人其实并不伟大——当他在自然中

张大颤抖的嘴,为一种了不起发出惊叹

而神圣,在造物主那儿其实不值一提

新事物总会命令他抛弃

因为世态炎凉,人总爱喜新厌旧

被古老湖泊映照过的脸,比镜中更美

人叹服无从解释的幻想

将好奇盲目奉上

为满足狭窄的崩溃之心,深夜中偷窥的鬼

为残破的蕊和忘了伤疤的梦想

人的愚蠢曾上演无知无限的轮回

奢侈

我找不到可以寄托的事物

一些美过于空旷

像我自己

一些又过于陌生

充满危险

有时我手上大把的糖果和鲜花

不知该送往哪里

我羸弱,孤僻而羞涩

在大街上埋头走路

真悲哀啊这么多事物被浪费

在我身上

随时间速朽

盛开

我一生最灿烂的时辰都来自绝望的梦想

盛开一朵灭亡一朵

循环往复,不曾停止

这过程并不能证明什么

它浸在这猛烈的自燃中

盛开,灭亡

灭亡,盛开

爆竹般快而猛烈

充满自由的危险

恍惚的夏日,恍惚的策兰之黑

——玉珍诗集《数星星的人》序节选

霍俊明

这本集子里有玉珍写给英格褒·巴赫曼的诗,这让我想到的是炎热而恍惚下午时刻的策兰,想到策兰干枯孤绝的黑色一生。而巴赫曼因为烟蒂引起的大火而意外辞世……我想到了她生前的诗句——“在一切火焰中来去”。

很多人最初的写作必然伴随着阅读生活,这在以前手抄本的年代是艰难的,而当下的文学传播语境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给年轻一代写作者的阅读与交流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与自由度。显然,这样的阅读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好事。尽管诗歌写作需要特殊的才能,但是显然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看看玉珍这本诗集,我们会发现阅读对玉珍的影响。诗集里光通过诗歌标题就可见一斑了,如巴赫曼、萨冈、索德格朗、赫塔·穆勒、梵高、维特根斯坦、阿芙洛狄特、叔本华、俄狄浦斯、叶赛宁、曼德尔施塔姆。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最重要的是转化到诗歌和精神世界以及自己的血液中,又通过另一种方式转化为其他的东西。

整体上而言新近的玉珍比两年前参加青春诗会时更为成熟和全面,一个闪光的露珠已经渐渐汇聚成了植物身上的一条小溪。甚至在一个个刚刚成长的躯体内诗人过早地发出了关于虚无、孤独以及死亡的黑色叹息(《只有死亡像极了我的沉默》《深夜里死亡的白雪》《命大于宇宙》)。

黑白叠加,必然是岁月的遗照。

我想到多年来一直铭记的已逝诗人张枣的话——

就像苹果之间携带了一个核,就像我们携带了死亡一样。它值得我们赞美,讽刺在它面前没有一点力量。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偶然性的碎片。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区别于其他人,但是当你和其他人一同出现在地铁、公交和电子屏幕前的时候就成了集体复制品。这在一个技术化的时代更为显豁,也许诗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维护一个人的特殊性和完整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女性只有在重新获得自己被去除的能力,重新发现完整和重新投入女性感情中令人神往的良心——那种说不上熟练的本能时,才能够变得完整”(温德尔)。

诗歌必然是确认自我的有效方式,而在玉珍这里确认自我的方式却有着某种特殊性。这不仅与我刚才所提到的阅读生活有关,更与她的生长环境、家族履历以及现实生活密切关联。

玉珍曾经在微信里给我发过她湖南乡下的院子,我看见有几只土鸡出现在了画面里,天空是蓝色的。由这个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再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我们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却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更多的是廉价的道德判断与伦理化表达。以此,再来介入和评价玉珍与此相关的诗歌,我想说的是这类诗歌的要求更高且难度更大了。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这种精神性的自我确认作为玉珍这样的年轻女性很容易在身边事物那里找到对应,而最近乎本源的则是家族,尤其是父亲和母亲。我们已经不能在诗歌中再为我们的乡村父亲的耳朵上架一只代表了时代进步和农民新生的“圆珠笔”了。那么,该如何在乡土和家族中重新确认自我,重新发现只属于自己的父亲母亲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超拔、提升和普世性空间呢?

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壁画圣女像》《宁静》《田野上的皇后》《父亲与寂静》《在我出生之地的大树下》《一枚黄豆》。在《古希腊壁画圣女像》中,这一西方化的题目似乎与“中国生活”无涉,但是玉珍最终呈现来的却是极其“中国化”的生活。乡村的陋屋,燃烧的木柴,家族的贫苦,母亲脸上的微光所构成的画面我们在同类诗歌和小说中时常相遇。但诗人将之与遥远的西方意象衔接起来就有了一种张力的悖论,西方圣像与中国生活发生了不可思议而又本质性的关联——“母亲是田野上的皇后”。在这里我们想到了当年郑敏的那棵“金黄的蹈束”。收获与疲竭共存,伟大的时间也必然有伟大的痛苦。《一枚黄豆》中玉珍写道了死于五岁的小姨。盛大的秋天与一枚可以忽略不计的黄豆,一个五岁孩子的夭折与残酷亘古的时间,这种较量的结果可想而知。玉珍在乡村生活那里找到了“空无感”,当年的海子写作,今后还会有人续写,因为空无是乡村本相的一部分——这既与生命的时间性体验有关又与城市化时代的乡土遭际命定性联系。在玉珍的部分诗歌中,我发现了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比如“秋天的遗体”“一片田野的头颅被割下”。

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而爱丽丝也只能是一场童话的梦游与白日梦的冲动,有梦想的人也必须能够承受现实失眠的痛苦。玉珍在诗歌世界中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如此,确认和诘问一同出现在玉珍的文本中——“大片的美从枝头坠落”“骨肉已朽,回忆令人发愁”“失去又得到的故乡”“多熟悉啊,可又多恍惚”“孤寂的山坡长满蔷薇和铃兰”“那些过去就像昨天”“高粱地里长出火车”“秋日盛大,荒凉盛大”“我爱上独处很多年了”“摩擦是温度的母亲,最后的梦是灰烬”“我在这冷中/ 转眼穿越了青春”“更多无法触摸的事物来自永生”“真悲惨啊!因为美这种拆解和对抗、共置与摩擦使得玉珍的诗歌具有了很多异质性甚至互否的声音,世界在优美的猫步中,送来太阳那巨大的狼眼”“那些神一样的存在/ 浇灌了穷人的头颅”“我想一生要是总这样就好了 / 我不知道一生能有多少这样的自由

青春如水的年岁玉珍却提早与那些灰暗冰冷坚硬的石头相遇。是的,一个小女孩可以筑沙为塔,也可以因为一粒飞进眼中的沙子在风中抹泪。前者非常人所能,后者是世间本性,能够成为前者的是发现了一道法门。

而我在追问的是,为什么在玉珍的诗歌中也频频出现“时代”“祖国”“脚手架”“现实”等这些更贴近当下的关键词。“见证的诗”在这个时代是变得更为容易还是更为艰难?

玉珍在诗歌中一直倚靠着一棵大树,大树下的人曾经诗歌孩子、少女,如今慢慢长大,而乡村的时间近乎终结。有的倚靠之树已经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曾经大树下的土地如今是新时代闪亮的铁轨穿过。那么,玉珍的这棵诗歌之树呢——“我永远不可能完全回去了”。在乡土中生活又被连同记忆拔地而起的诗人不能不产生不解、疑惑甚至愤怒——“他们造出了另一栋房子/ 另一个广场与公园,另一个开发区/ 他们吃掉了我的田野和包谷/ 用斗鸡般的推土机/ 将我开花的山坡剃成了光头。是的,有时候诗歌的“非虚构”更有力量。

我听到了寂静——“白色的,失去般的寂静”。

青春如恍惚的下午,如多年前策兰黑色的牛奶在夜里喝下去的艰难声响。

(霍俊明:1975年生,河北丰润人,文学博士后,诗人、评论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变动、修辞与想象: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中国诗歌通史》(合著)《文学现场对话录》(合著)等。诗集《怀雪》《一个人的和声》《批评家的诗》等。主编《中国好诗》《诗坛的引渡者》《百年新诗大典》《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年度中国诗论精选》等。曾获《山花》2015年批评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年度批评家表现奖、《星星》年度批评家、《诗选刊》年度批评家、《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扬子江》诗学奖等。)

本期插图:日本画家纯(Jun)的淡彩插画,来自网络,谢谢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好的气节与风范——2013年诗歌创作概述|诗歌|北京文艺网
山石上,一头淡定的水牛 | 每日好诗(3:00直播)
第七届张坚诗歌奖(2014)征稿启事
读诗‖忧伤的南瓜(八零诗/霍俊明荐)
读诗‖下槐镇的一天(李南诗/霍俊明荐)
【文化名人名品】还乡河畔走出的“诗坛引渡者”——霍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