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尔赫斯丢失的书稿|曼波·贾尔迪内里
∞《大家》杂志
2019第一期
博尔赫斯丢失的书稿
El libro perdido de Jorge Luis Borges
——给小马丁内斯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讲过这个故事。应该是1980年底,从墨西哥城到纽约的航班。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也在同一架飞机上,不过他当然坐的是头等舱。我一时鼓起勇气,请求机舱里的空姐让我在他身边坐上几分钟。墨西哥姑娘都很善良,她不但同意了,还倒了一杯葡萄酒给我。
博尔赫斯的眼睛是闭着的,膝头上摆着一个深紫色的皮革文件夹。他看起来像是在祈祷,然而根据对他的了解,我想他应当是在构思或者吟诵着一首诗。他很平易近人,当我自我介绍说自己也是阿根廷人时,他笑了:
或许,我们两个阿根廷“高”人在此相遇并非巧合。你看吧,我们更难脚踏上实地了啊。
他问能为我做什么,我回答,自己只是不愿意放过这个向他问好的机会。我还简明扼要地告诉他,自己刚刚发表了一篇名叫《采访》的短篇小说,在里面我虚构了他,博尔赫斯,活到了130岁,却一直没能获得诺贝尔奖。一个嗓音甜美的美国编辑请那时候的我,一个八十多岁的退休老记者对他进行采访。
博尔赫斯对我的创作自然没有什么兴趣,但却认真询问了我对他的兴趣——他想知道我都读过他哪些作品,至少听说过哪些。我发觉对他来说,一个粉丝与一位读者的区别很重要。
我告诉他多亏了一场作家之间的象棋比赛,我得以读完了他的全部著作。我的说法无疑让他很高兴,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我给他讲述了自己当年在曾经的四月出版社工作时的这桩轶事:那个地方不但培养了很多出色的记者,还出了数十名优秀的诗人和作家,而他们几乎每个人象棋下得都不错。
当然,我也提到了70年代初多位杰出作者的名字。我说,大家都读过他的作品,1975年是灰暗的一年,每个人都想赢得出版社组织的象棋竞赛给冠军准备的奖品——博尔赫斯全集。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这样说,知道他一定会爱听的),夺得冠军和赢得奖品的人是我,当时的我年少轻狂,恃才傲物,痴迷革命远胜于文学,因此之前并没有读过他的文字。
Obras Completas卷3
Emece ,1974
“也许那时的你没错。”他附和说,“那一年我曾经说过皮诺切特和魏地拉是两位绅士。这种胡言乱语现在让我脸红。”
魏地拉和博尔赫斯、萨瓦托,1976
不管怎样,那时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写作者没有读过或者没有好好读过博尔赫斯都是不可饶恕的。于是我跟他说,自己很快就纠正了这个错误,并告诉他我最喜欢他的哪些作品。他在某个瞬间打断了我,告诉我不该太绝对,我最后坦言,他没完没了地列举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
比如《死灵之书》、《特隆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关于穆塔西姆》;赫伯特·奎恩的小说如《迷宫中的上帝》《四月三月》、《秘镜》等等;还有好多听都没听过的作家,像约翰·瓦伦丁·安德烈、米尔·巴哈杜尔·阿里、朱里尤斯·巴拉赫、西拉斯·阿斯拉姆、杰罗米·哈迪克、尼尔斯·鲁奈伯格、中国的崔鹏、马赛尔·亚莫林斯基、《梅多斯·泰勒的告白》以及据他所述极其晦涩难懂的罗伯特·弗鲁德的哲学观点。
随后博尔赫斯大笑了起来,故作神秘地对我说:
所有这些书,只有一本是真的。是我写的。
我呆住了,直直地盯着他,彻底被这个身形瘦小的男人震撼了。他的视力不佳,目光却能到达比任何人都远的地方,直到舷窗之外那虚无的尽头。此时他来回摩挲着拐杖的把手。
他注意到了我完全的沉默。
“不过,我这儿有一份手稿。”他轻轻地说,几乎是耳语了:“你要不要看上一眼?”
我无比激动,可以说,几乎在尖叫的边缘了。我跟他说当然,带着根本无法掩饰的兴奋向他道谢。他把那深紫色的皮夹子递给我,我回到了经济舱最后几排自己的座位上,立刻沉浸在了阅读之中。
题目很奇特,典型的博尔赫斯风格,说实话我现在已经不能完全记清了。我真够笨的,大约是《不一样的犹大》之类的这样一个名字吧。那是一部长篇小说,我认为应该就是博尔赫斯万众期待的长篇——是他口述,别人用打字机打出来的。
博尔赫斯在书店 By Dani Yako
情节很简单:埃贡·克里斯坦森,一位来自哥本哈根的丹麦工程师,他于1942年作为一艘货船的总工程师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货船的船长惧怕自己的船被当时进攻南大西洋的德国战舰队打沉,不敢起航。埃贡就在拉普拉塔附近住了下来,更新了自己的工程师执照,被莱戴斯马公司聘用并派往胡胡伊。他酷爱象棋,偶像是马克思·尤伟。在胡胡伊,他经历了一场爱情,参与了一场体育赛事,生活布满了矛盾与冲突。
最不同凡响的,必然是他的文笔——对词汇恰到好处的运用、精准而欲罢不能的情节推进、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修辞手法趋于完美、再加上由里到外透出的渊博学识,无一不令我这个幸运的读者瞠目结舌、五体投地。
我读完以后,激动和感激让我浑身发抖,我走过去准备把文件夹还给他。博尔赫斯睡着了,头歪着靠在肩膀上,就像一个裂开的棉花苞。我觉得吵醒他不太合适,而且当时自己还在强烈的余波之中,只会说出些蠢话,还是轻轻把夹子放在他腿上吧。
我们到达肯尼迪机场的时候,好多人来到飞机上迎接他(估计是出版人和大使吧),我看到他们匆匆带他去VIP厅了。
过海关的时候,我惊诧地发现,那同一个深紫色的皮夹子竟然在一个高个金头发男人手里,样子一看就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我好像是在头等舱里见过他,但不太确定,这已经不重要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人偷走了博尔赫斯的手稿。
博尔赫斯丢失的手稿
我警觉起来,想着是否要大叫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直接跑向那个男人把夹子夺回来,因为当时我已经不可能通知博尔赫斯以及陪同他的人员了。海关的官员跟我说了句什么,下一秒钟那个丹麦人就已经从视线中消失——一定是个丹麦人,没错。我心中是一阵莫名的慌张,那一整天和后来的一段日子里一直挥之不去。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每天都痛苦煎熬地翻着报纸,等待着相关的消息出现,等待博尔赫斯或他的发言人刊登的寻物启事。我想,他也许会认为我是这场事故的始作俑者。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发生。据我所知,他从未就这件事发表过任何一个字。我也没有再见过他,直到1985年的一天晚上。那时候我已经结束流亡回到了阿根廷,南美洲出版社邀请我出席一场博尔赫斯的演讲,当时他在宣传与玛丽亚·儿玉女士合著的旅行随笔。
Atlas
Sudamericana,1984
我抱着向他问清楚那本深紫色皮夹下落的决心去了。但是,就在开始听众提问环节之前,他讲到以前有一次,坐飞机旅行的过程中,曾经梦到过一个家伙从经济舱凑上前来,他自己成功地骗过了对方,让他把一份其实是假的稿子拿走了,这个人后来再也没有回来。
当然了,我决定闭嘴。博尔赫斯不久以后就去世了,全世界都知道,是在日内瓦。
曼波·贾尔迪内里Mempo Giardinelli
对词汇恰到好处的运用、精准而欲罢不能的情节推进、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修辞手法趋于完美、再加上由里到外透出的渊博学识,无一不令我这个幸运的读者瞠目结舌、五体投地。
——曼波·贾尔迪内里|范童心 译
— Reading and Rereading —
✒️
《大家》杂志
题图:博尔赫斯,1963
By Alicia D'Amico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常人欣赏不了的12位作家的手稿
简书优荐 | 正常人欣赏不了的7位大家手稿
品读 | 孔令燕:茶香,泉水声,叶子上的光——《暂坐》编辑手记
意大利印象派画家乔瓦尼·博尔迪尼(Giovanni Boldini)素描手稿
荐号|正常人欣赏不了的7位作家手稿
《人世间》原著手稿被拍卖:起拍价240万,未成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