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映照汉语诗歌的近景与远景》(下篇)--张桃洲

映照汉语诗歌的近景与远景

——从西渡的《壮烈风景》说开去

文丨张桃洲

[下篇]

《壮烈风景》一书在诠释骆一禾的诗学见解和解读骆一禾的诗歌文本方面,有很多精彩之处,某些论析尤显西渡作为诗人和诗评家的匠心和洞见。譬如他在分析骆一禾的长诗(第四章)时,独辟一节讨论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在描述骆一禾毕生创作中诗歌音乐性“不断加强而深化”的过程的同时,也对其诗歌音乐性的丰富表现及限度进行了剖解,这可说是此部分论述的点睛之笔。西渡之所以对骆一禾诗歌的音乐性十分看重,一方面缘于他本人一贯的对诗歌格律的敏感和倾力探求[①],另一方面则是由骆一禾诗歌音乐性理论与实践之于当代汉语诗歌的重要性所促动的。在西渡看来,对于骆一禾而言,诗歌音乐性的问题“必须从精神层面去把握和认识……在写作活动中,它体现为'一个语言的算度与内心世界的时空感,怎样在共振中构成语言节奏的问题,这个构造给纷纷叠出的意象带来秩序,使每个意象得以发挥最大的势能又在音乐节奏中互相嬗递,给全诗带来完美’。……(因此)要从整体生命的律动理解诗歌的音乐性,正是生命律动本身赋予诗歌音乐性,给意象带来动态和秩序,赋予意象以生命……'在写一首诗的活动中,诗化的首先是精神本身’。这个诗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语言音乐化的过程,就是语言和精神相互侵入、结合的过程。精神活动的吹息迸射把语言卷入到它的运动中,而成为音乐的”(第180~181页)。骆一禾对诗歌音乐性的富于创见的理解与践行,在当代汉语诗歌进程中有着独特的贡献:“骆一禾、海子1986年前后相继从朦胧诗意象方式的挣脱是当代诗歌值得大书的事件,它是当代诗歌的写作方法论由匠气的制作转为创造的标志——这一转变同时把自由赋予了语言和主体。”(第182页)对骆一禾这一贡献的认定,或许有助于重新勾画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厘清其间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传统”,并进一步思考汉语诗歌的现代性与汉语性等议题。
此外,西渡有感于现有海子研究中“一般性的、重复性的论述多,确有价值的独立意见不多,细致深入的批评分析则相当少”,某些研究“有脱离文本的抽象化趋势,试图以各种当代流行理论阐释海子的文本,把鲜活的诗玄学化并附属于理论”(第382~383页),因此《壮烈风景》还用很大篇幅对骆一禾、海子这对“孪生的麦地之子”进行了比较研究,详述了两人在写作个性、方法及诗歌主体形象、主题、意象等方面的同与异,澄清了两位诗人(特别是海子)研究中的种种偏差与误区,从而在体现对骆一禾研究的拓荒之功的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海子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西渡关于骆一禾的研究开启了新诗个案研究的新路径,对当下乃至未来诗歌研究和创作都具有启示意义。毋庸讳言,在近些年来的汉语诗歌界,由于个人化写作的不断扩张和诗歌技艺的表面进展,不少人产生了今人胜于前代的进化论幻觉。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下诗歌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没有看到与十多年前相比,诗歌研究及创作其实已置身于一种更为艰难、错杂的处境中,诗歌研究和创作不再仅是诗体、形式等内部问题,而变成了与社会生活、时代遭际等诸种因素的多方位的摩擦。纵观一百年的汉语诗歌历程,不难发现诗歌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呈逐渐衰退的趋势,诗歌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日趋松散、诗歌对社会文化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渐渐丧失,诗歌的格局、空间趋于萎缩和窄小。在如此情境下,骆一禾的具有宏阔视野和高远志向的诗歌与诗学便显得弥足珍贵,实乃一笔不可多得的遗产。为呈现骆一禾之于当代汉语诗歌的重要性,西渡的《壮烈风景》注重对骆一禾诗歌及其精神同时代境遇之间关联的探掘,着力探讨骆一禾的人格气质与其诗歌、诗学的相互生发的关系。西渡认为,“在现代性和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兼容儒家的历史承担意识和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诗学观”(第142~143页)。诗评家陈超也说:“这个平展着红布的目光清澈的诗人,是谦和的仁义之士”[②]。在此笔者愿意更进一步,将骆一禾不甚恰当地确认为一位“新儒学”诗人,这主要是就其具有共通性的内在气质和诗学理想而言。比如他的“修远”,就跨过了汉语诗歌的“千山万水”,把自己的气息直接通向了屈原那一脉。在现当代汉语诗歌中,或许仅有冯至、昌耀这样的诗人与之声息相投——事实上,他们正是骆一禾诗歌与诗学形成过程中,堪与斯宾格勒、汤因比等西方资源构成互补的本土资源[③]。汉语诗歌中这一脉富于构建性的谱系,还有待细细地梳理与阐发。在1990年代以后的复杂语境里,那些显得阔大、经过骆一禾大力倡行的诗学理想,遭遇了不无“尴尬”的命运。但愿这部《壮烈风景》能够唤醒某种诗学觉识,并激起一定的回应。
[①] 参阅西渡的《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孙大雨新诗格律理论探析》、《徘徊在明亮与灰暗之间……——弗罗斯特论》、《“汹涌不已,永远升腾又降落……”——试论惠特曼诗歌中的节奏与韵律》等文。
[②] 陈超《生命诗学论稿》,第26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 在《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给大诗人昌耀先生》一诗中,骆一禾写道:“而先生,在狱中,是你使我们失掉墙壁∕并看见岩石和橡树的人”;在一篇评论中,他更是称颂昌耀“以他的创造力,介入了当今之世的精神氛围,呈现、影响乃至促成了本土的精神觉醒”(骆一禾、张玞《太阳说:来,朝前走》,《西藏文学》1988年第5期)。

张桃洲

张桃洲1971年生于湖北天门,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

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武汉出版社,2009)、《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等论著,主编《中国新诗总系·90年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诗歌读本·高中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03)、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等。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特刊:一场关于新诗格律的实验与讨论
诗歌的品质
自由诗的创作与讨论
诗歌的音乐性
陈历明:象征诗派的音乐性探索
新诗的音乐性:回顾与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