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恨罗衣掩诗句——鱼玄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 翟永明

翟永明特别专辑

-《今天》128期-

翟永明是独具影响力的诗人、作家,其1984年完成的组诗《女人》,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今天》128期策划“翟永明特别专辑”,以“毕竟流行去”、“无法流通的天赋”、“回顾与前瞻”、“阿赫玛托娃的漫步”为题,收录散文、对谈、评论、诗歌多篇,呈现了诗人对流行文化、女性意识、长诗写作、编剧创作等领域的思考。“今天文学”将分期编发专辑文章,敬请关注。

第二辑 无法流通的天赋

自恨罗衣掩诗句

——鱼玄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二〇〇五年,我打算写一篇关于鱼玄机的文章。于是,打开电脑,搜索鱼玄机的资料。不料谷歌搜索中,跳出来的,全是赫人标题:《情欲世界的女皇》《从“弃妇”到“荡妇”》《因妒折命的鱼玄机》《风流女道士》等;还有以此为题材拍摄的三级片。除去“荡妇”一类侮辱性字眼之外,更有许多评论,将鱼玄机与当下中国文学现实中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混为一谈。因而使鱼玄机诗歌中超前的女性意识和卓越的诗歌才华,受到了双重岐视。

这让我感到,上千年之后,女诗人鱼玄机的命运和她的才华,她超出自己生活的时代的胆识和她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仍然被当代社会、被现代人,甚至被文学史误读、亵渎和狎玩。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我的文章拖迟至现在,因为,当初的写作动机发生了转变。也使当时想写文章的一念之想,变成了一首诗《鱼玄机赋》。在这首诗中,我有意用现代侦探的眼光,当代女性的意识,以及历史传奇剧中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早生早死八百年”,具有现代意识的古代女诗人的命运。

在所有称鱼玄机为“荡妇”的文字中,均以鱼玄机进咸宜观入道之后,立牌“鱼玄机诗文候教”,为其“高张艳帜”的反面证据。但现在看来,当时的鱼玄机,不过是想要在诗艺上精进磋艺,为自己搭建一座交流沟通平台而已。如当时有网络,她自不必在咸宜观立牌,注册一博客足矣。但是,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性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对男权社会的冒犯。“像男人一样写作”(将写作变成自己的职业,志趣中还贯穿了文学野心),就更是一种对礼教、对社会的僭越;而“诗文候教”,与男诗人交流、唱和、即兴赋诗?“自是纵怀,此乃倡妇也”。不用分说,界限,标准都已定出,其后果和祸害,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我看来,鱼玄机是中国文学史中,最具有女性意识的女诗人。不仅仅因为她的诗歌才华卓然,“才媛中之诗圣”(明·钟惺《名媛诗归》),还因为她的思维、她对写作的看法、她的女性世界观;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以及以后的许多年里,都是超前擎后的。

即便是最开明的时代——唐朝,正统的道学家也会认为:文章虽是公器,却不能大过男女之防。况且,在强大的父权社会压抑下,大多数女性毫无自信心,自认为她们的创作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而且,由于自身意识也受封建和道德观念约束,使得她们写作的选题和审美上,都下意识地顺应她们的角色认知。加之由于社会的局限,她们事实上也不可能面对外部世界。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鱼玄机公然立牌“诗文候教”,可说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傲视,不屑,甚至反其道行之。

鱼玄机的诗歌,就是非常具有独特的女性视点和女性意识的。且让我们看看她的《浣纱庙》:

浣沙庙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鱼玄机在描写这段吴越史实时,超越了男性视点,没有依照先前那些规定好的现存话语,以强烈的女性意识注入其中,笔力雄健刚强,但又婉转曲折有致。有人评曰:后二句写得“语气陡健,恰如实有其事”(钟惺《名媛诗归》)。

“吴越相谋计策多”,这个历史故事中,表面上,谋术是主角,浣纱女只是谋士手中的棋子。但是,真正的主体是西施,诗中鱼玄机并没有从三十六计的“美人计”中入手。鱼玄机强调的是女性的力量——“以柔克刚”的力量。女人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男人的力量是人为的力量。所以兵书上有说法:“强弱,形也。”女人自古被认为是弱者。但强弱只是外在的“形”。双方的实力中,“势”才是潜在的、待发的力量。诗中“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两句,集中体现了鱼玄机的女性思维,蕴含着东方哲学中“以柔克刚”的阴性智慧。在诗中,“一双笑靥”是“形”,“回面”是“势”,就这么一个动作,就大势所趋:“十万精兵尽倒戈”。“一双笑靥”对“十万精兵”,兵力可见。“回面”和“倒戈”两个动作,其表面的动静也完全不一样。

这首诗中呈现了另一种角度:也就是说,在这场吴越战争中,西施的作用远远胜过了那些出谋划策的男人;尽管,这个作用是由这些男人来决定的。在这些谋士心中,西施不过是一个战争手段,战争结束了。西施的故事也就结束了,诗的最后两句指出了这一点。而作为功臣的范蠡、伍子胥却成为战争英雄,真正的女英雄西施将仍然背负“祸水”的名声,与历史上那些“祸国”红颜并列在一起。诗人在这首咏史的诗中,贯穿了自己一贯的自我意识,亦即:只要给女人一个机会,女人也可以改变世界。柔弱是女性的特征,但也是女人的一种力量,并可以成为女人的一种强势。

所以她的诗中说:男人权谋相争,化为历史烟尘。最终不敌一位出身微寒的浣纱女的“一双笑靥”,像青山一样长在。这当然只是一位女诗人的解读,是一位具有自觉的女性思考的女诗人,对男权社会中女性角色,历史叙述中的女性符号,进行的诗化和颠覆性的描写。而在几千年的男性话语中,这样的“笑靥”,仍是历史进程中的祸水、妖媚和梦魇。

写下这两首诗的鱼玄机,时年二十岁左右,直至她被处决夺命,也仅只有二十五岁。

历史上对鱼玄机“杀婢案”已有定论,虽然这定论,建立在寥寥几篇短而不详的八卦传记上(主要是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二十世纪之后,围绕这一悬案而产生的争议和翻案文章,已有很多。二〇〇五年,当我写作《鱼玄机赋》时,只是将主题,放在鱼玄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这一思考点上,无意去推翻那些定论。我只想从鱼玄机的角度,进行一次想象的推断。这样的推断,同样也建立在“我们只能猜测”——就像当年的文人皇甫枚在《三水小牍》里,“猜测了她和绿翘的对话”这样的一种假设之中。在《鱼玄机赋》中,我假定她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假定绿翘和她都是“冤死的鬼魂”,假定她“心如飞花”,所以“命犯温璋”。这样的假定,当然是今人之眼光。而且,是今人之“无罪推定”的法律眼光。我假定有这样一种眼光,可能穿越时空,带我们去回溯那个时代最独特的女诗人。

时间倒退回公元八六七年,鱼玄机与诗人李亿关系破裂,按孙光宪《北梦琐言》说:“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道士”,也就是她所谓“高张艳帜”后不久;皇甫枚在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中这样记述:“忽一日,机为邻院所邀”。回来后,因怀疑婢女绿翘与客人有染,于是:

及夜,张灯扃户,乃命翘入卧内讯之。翘曰:“自执中盥数年,实自检御,令有似是之过,致忤尊意。且某客至款扉,翘隔阖报云:'练师不在。’客无言策马而去。若云情爱,不蓄于胸襟有年矣,幸练师无疑。”机愈怒,裸而笞百数,但言无之。既委顿,请杯水酹地曰:“练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强魂?誓不蠢蠢于冥冥之中,纵尔淫佚。”言讫,绝于地。

玄机与绿翘的这段对话,被皇甫枚描绘得活灵活现,好似他本人在场。这篇八卦传记,多有可疑。因其行文,如《聊斋志异》般用的是传奇笔法。以此笔法记载晚唐的异闻轶事﹐还带有少许神怪色彩。但正是这篇文章,将鱼玄机“杀婢”一事,盖棺论定。传至今日,成为鱼玄机“荡妇”“杀人犯”等罪名的“确凿”证据。千百年来,也因此使得鱼玄机的才华,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之外。传奇、流言就这样淹没、遮蔽和改写了一个诗人的双重价值:作为诗人,她拥有的文学价值,以及作为女人,她所应有的人生价值。尽管,从写作开始,鱼玄机在她作品中和她的生活态度上,都在强调这两种价值。但这二者,几乎直接成为她死亡的催化剂。

还是公元八六七年,虽“朝士多为言”,也就是说,当时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为鱼玄机求情,帮她说话(或鸣冤)。但,“至秋,竟戮之”。临死之前,鱼玄机有绝笔之作《句》。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就在这“人之将死”的遗句中,她也并未伏罪。而是想象自己站在道教祭坛上,“焚香”“端简”,把清白的希望,留至上天诸仙。

我的诗作《鱼玄机赋》,正是基于对她作品的细读、揣摩;对她文学意识,女性意识的考究;对她在历经艰辛磨难,仍然持“何必写怨诗”的心理,来假定她“慧不拷银翘”。我不太相信一个写下“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样诗句的人,会为一时的醋意,杀死身边朝夕相处的婢女。要知道,在古代,大部分女人,连交朋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更多的时候,身边的婢女,就是自己的闺蜜。我更愿意相信京兆尹温璋这样的酷吏和早就看不惯鱼玄机言谈举止的朝廷势力,罗列出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罪名;更有皇甫枚这样的对女性加以欲望想象的无聊文人,一厢情愿地编织了一出“杀婢案”。

并非我一人出于女性心理,作此论误人,在《旧唐书》卷十九上,有本纪第十九,上面也写有“前年寿州刺史温璋为节度使,骄卒素知璋严酷,深负忧疑。”

另外《北梦琐言》也记有:温璋为京兆尹,勇于杀戮,京邑惮之。一日,闻挽铃而不见有人,如此者三,乃一鸦也。尹曰:“是必有人探其雏而来诉耳。”命吏随鸦所在而捕之,其鸦盘旋,引吏至城外树间,果有人探其雏,尚憩树下。吏执送之,府尹以事异于常,乃毙捕雏者。

这样一个凶残暴戾、严刑嗜杀,历史上就将其定位为酷吏的人,对鱼玄机这样的不守妇规的女子,岂能不罗织罪名,以儆他人?

读《三水小牍》,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看出皇甫枚赋予鱼玄机若干欲望和骚动,连与诗人文士的“鸣琴赋诗”,也被认为其中“间以谑浪”;其“一吟一咏”,更被认为是让风流之士“争修饰以求狎”的缘由。盛唐年间的李白,有许多与女冠酬唱应和之作,于是被称为诗仙。而女道士与男诗人的交往酬和,却为她招来杀身之祸,以及“求狎”“倡妇”之类的名声。据说唐朝统治者甚为开明、开放,唐朝社会的思想文化对男女交往也有宽松的尺度。看起来,到了晚唐,“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拥继”,以致皇帝不顾大唐律法条例,亲自下旨处决鱼玄机,此中的含义可想而知。

鱼玄机是中国古代女诗人中,自我意识相当强烈的女性,不甘雌伏,按辛文房的说法是:“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但天不假其愿,“罗衣”掩住了她的雄心壮志,她只能寄情纵怀于诗书之间,在她的《打球作》中,最后两句:“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正是她“争取最前筹”的个性和野心,使她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女性意识的诗歌。同时,也由于她事事时时都与众不同,也事事时时被社会,被正统思想所不容;以致年轻毙命,至今仍被一误再误地受到多重误读。

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一诗中,鱼玄机最为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女性意识,她对女人的自身才能的重视,对像男人一样,以一己之“才”谋稻梁的职业生活,她有着一种自信和向往。对男权压抑女性才华的不平,对女性自身的评估,她的见识和议论,都远远超出了同时期习惯于依附夫君、婚姻、家庭的女性,甚至,超出了同时期及后世那些以写作“娱男人”的才女们。

这里的“自恨”,不像其她古代女诗人一样,并不是对“罗衣”(女性身份)的自卑、自怜,或是“花木兰”情结,而是对科举制度,朝廷政策,女性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地位,发出的思考和感言。这里的“自恨”是女人的自信和自尊:只要给予女人与男人平等的机会,她们同样可以成为国家栋梁。这在古代女诗人中,几乎没有人敢作如此胆大妄为之想。这与鱼玄机一贯恃才傲物,藐视权贵,忠实自我的个性和思维有关。她认为是“罗衣”遮蔽了“我”的才华,“我”虽志存高远,在现实世界中却毫无希望。“举头空羡”中除了“自恨”,还有一层“不服”(我在诗中虚拟了她的心理)。因为,崇真观上那些中了举的姓名,代表了“十年苦读”,“一朝闻名”的穷学士的野心和身份转换,哪怕他们出身寒微,来自穷乡僻壤,但通过“榜上名”,他们的文学野心和政治野心,都得到了安放。而“游者”“观者”鱼玄机却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身份置换,于己,永无可能。

作者翟永明,祖籍河南,生于四川。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组诗《女人》,翌年发表,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1990—1991年赴美。1992年返回成都,重新开始写作,诗风即变。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风格上寻求各种可能性。1998年与友人在成都开酒吧,名“白夜”,同时潜心写作并策划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使“白夜”成为颇具盛名的艺术场所。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2012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

题图仕女图,傅抱石

【翟永明特别专辑

 第一辑 毕竟流行去 

毕竟流行去

写真留影记

天教懒慢带疏狂

白夜往事

少年杂读记

 第二辑 无法流通的天赋 

无法流通的天赋

飘零叶送往来风

点击文章标题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最杰出的女诗人为什么不是李清照?
中国古代十大女诗人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现当代文学论文
沈奇: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
唐朝大才女,鱼玄机十首诗,情感浓厚,尤其爱情诗,绝对真情流露
古代才女:从《诗经》到清朝,才艺双绝的女诗人,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