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明威作品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之波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享有世界声誉。他的作品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深入,特别是在描述战争,描述残酷的环境的时候,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有力。海明威的作品中,反映战争的有很多,而且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海明威的笔下出现了很多“硬汉”形象。这些“硬汉”面对战争,面对死亡,毫不退却,体现了作者本人追求正义、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大无畏精神。
  另外,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成熟的。海明威的作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阶段是二次世界大战,第三阶段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本想加入美国陆军,但是因为视力问题没能通过。于是他报名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救护车队当了一名司机。但是他到意大利不久就受重伤住进了米兰一所医院。医生为他做了多次手术才为他取出体内的霰弹片。此时他结识并爱上了一名女护士,而她,就是《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中女主人公的原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赢得了勋章,但是战争给他带来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创伤。
  在大部分作品中,海明威都塑造了一些“硬汉”形象,这是海明威作为一个作家的核心特点之一,但是,这些“硬汉”形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体现的是海明威的不同的文学目的。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通过“硬汉”们表现的是充满希望,热爱民主和自由的青年在战争中理想破灭的过程。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这个时期最主要和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29年。这部作品很像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主人公亨利在第一次大战期间的经历。亨利在意大利为救护队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美丽温柔的英国护士凯瑟琳,并爱上了她。后来亨利受伤住进了米兰一家医院。再次遇到了凯瑟琳。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等亨利康复要重返战场的时候,凯瑟琳已经怀孕。在战争中,亨利被保安部队当作间谍判处死刑,亨利只好逃跑,之后找到卡瑟琳一起逃往瑞士,他们以为远离战争之后可以从此过和平幸福的生活,不料凯瑟琳因难产而母子双亡,剩下亨利一人漂泊异乡。《永别了,武器》是典型的反战小说。表现了他对于战争的反感,和对战争的宣传机器为了吸引青年人所制造的所谓神圣、光荣、勇气等的字眼的厌恶。亨利感到他们成了炮灰,他们被当局欺骗了。但是小说表现的不光是反战,而且是同时代的青年人身心承受双重打击并被欺骗被抛弃,最后一无所有的愤懑、怨恨、沮丧和绝望。
  作为记者长驻巴黎的十年里,海明威创作了很多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的一群美国年轻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使他们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他们因此感到非常空虚、失落,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希望破灭。战争使他们感觉到个人的渺小,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对于社会感到失望,他们只能毫无目地地在沉沦中度日,由于看不到希望和社会的正面意义,美国作家斯坦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但是不久海明威就从迷茫中醒来,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积极地投入到当中去,并在1940年发表了《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这部作品描述的是在西班牙内战中,当地农民面对死亡的勇敢和对共和国的忠诚,同时还描写了主人公美国志愿兵乔丹舍身忘我的战斗精神,在炸桥后的最后关头,乔丹让别人撤离,自己阻击敌人,体现了主人公的良好品德。跟以往的作品不同,在这篇作品中海明威表现的不是反战情绪,而是反法西斯观念。西班牙内战跟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根本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而西班牙内战是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海明威积极地投入到当中去,是在参加正义的,无私的事业。这说明作者的世界观正处在关键的转折点。
  从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世界观的逐步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作者及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相信民主自由,并且认为应该为拯救世界而战死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残酷,死亡,人的生命的渺小和无助使得他们幻想破灭。他们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没有在战争中死去,所以他们整天寻欢作乐,或沉迷于打猎,斗牛等等感官游戏中。
  从满怀希望的青年到幻想破灭的“迷惘的一代”,海明威笔下的人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由关心世界的民主和自由转变到声色犬马,饮酒作乐。但是他们的转变是有原因的。他们参与打猎、赛马、斗牛的活动也是追求刺激,但更重要的是以此证明自己是英雄,他们的奋斗是要在暴力和无谓的死亡面前保持人的尊严。即使不能活着做英雄,也要死得像个英雄。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更加成熟,他笔下的主人公也由消极变得积极,他们不再沉迷于迷茫中,也不再沉醉于寻欢作乐,或者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中,因为世界正处在危难中,而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可贵的。他们起来与命运抗争,与邪恶抗争。他们不再认为个人的表现是无谓的,也不再作无谓的牺牲,而是把生命奉献给抗击法西斯主义的事业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得他们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显得更加成熟,在死亡面前,他们显得镇定自若,可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承担死亡的威胁。
  在海明威创作晚期的1952年,在大家都以为海明威江郎才尽的时候,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提亚哥已经老了,很长时间没有捕到鱼了。最后,唯一一个跟他在一起的小男孩曼诺林也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人不会打到鱼。最后一天的时候,老头儿一清早就出海了,他把船划出很远,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大的马林鱼。老人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被吃得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回来之后老人也筋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人的时候,看到了马林鱼的骨架,他并不认为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败者,相反,他认为老人是一个英雄。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海明威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正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种思想是可以传染的,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虽然我们很难说桑提亚哥就是一个胜者,但他却是海明威所创作的主人公的完美榜样:他坚定、勇敢、仁慈、自信,就像海明威所说,你可以消灭他,却不可能打败他。在人生的角斗场上他的意志力是如此之强,他是不可能失败的;即使是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生命末期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身体情况的恶化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由于这个原因,他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很可能是海明威与他笔下的“硬汉子精神”一样永不承认失败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金德琅.海明威'硬汉子’形象扫描[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3).
  [2]刘杰.论海明威作品中孤独奋战的硬汉子精神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谷祥云.硬汉子和他的硬汉小说[J].阜阳师院学报,1995,(1).
  
  (作者简介:王之波,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书评求一本书评,要求1.书中有关于多部文学著作的评论,评论的著作越多越好;2.每篇文章要有著作评...
《老人与海》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老人与海》硬汉精神的彰显
100位世界名人(91)——海明威
整本书阅读公益课——《老人与海》张晓娜老师 写作素材推送第二十期箴言良句——《中庸》10句
看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我终于顿悟《老人与海》的那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