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图|毕沙罗

关键词|魔幻现实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日签|自叙传抒情小说

音乐|百年孤寂

诺伍德上方的狐山(1870)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1830-1903

法国印象派画家

导读开篇引言编者的话写在前面编者按

今天分享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系列 -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 代表作家作品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这又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它的大名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就算对文学不那么感兴趣,提起它,大概也会知道它是一部沉甸甸的“名著”。它也确实影响巨大而深远,《纽约时报》曾评论《百年孤独》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马尔克斯也曾被誉为“20世纪文学标杆” 。2019年3月6日,Netflix宣布准备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改编成电视剧,值得期待,这部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

1927-2014

哥伦比亚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百年孤独》(1967年)

《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上校,性格倔强,为人善良,思想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马尔克斯从外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熏陶。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就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不久报纸被哥伦比亚政府查封,于是他被困在欧洲。同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1958年,马尔克斯与他相爱已久的恋人梅尔塞德结婚,1959年,马尔克斯为古巴通讯社“拉丁社”在波哥大、古巴和纽约工作。1959年应邀参加古巴革命胜利庆典并在切·格瓦拉领导的拉丁通信社工作。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立即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他赢得各类奖金,这使马尔克斯得以全身心投入写作。1972年,他的又一部非凡的短篇小说集《一个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出版。1975年,他又发表了《家长的没落》,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独裁者的长篇小说,马尔克斯花了很长时间才写完它。同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

1975年以后,马尔克斯大部分时间住在墨西哥城。他涉足新闻行业的许多方面,并发表了许多公开的政治宣言。他是一个地道的左派,但他坚持认为,拉丁美洲人有寻找解决自己问题的方式的自由。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发生地震,他回到祖国。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被马尔克斯称为“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

1986年,他的报告文学《里丁智利历险记》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圣地亚哥公开销毁,不过这一事件保证了它后来几版的畅销。小说描述一个流亡国外的著名电影导演,秘密地回到他的祖国智利,拍摄一部皮诺切特政府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纪录片的经历。

1990年,马尔克斯与代理人卡门到访京沪,随处可见的盗版书惹恼了马尔克斯。此行后马尔克斯决定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包括《百年孤独》。

1999年患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2008年,卡门等人来到中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评估,至2010年,中国得到了《百年孤独》的出版授权。之后,《我不是来演讲》、《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多部马尔克斯作品在中国陆续出版。

2014年4月18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马尔克斯主要作品: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

长篇小说 首版1967

《百年孤独》的问世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小说出版后很快被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它的新颖的写作手法,一方面能深深地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又向读者提出了挑战,它被西方世界誉作“ 当代的《堂吉诃德》”。

小说描述了一个令人迷惘困惑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古老的拉美文化心理与精神意识的凝结,有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展现,有人类千百年生存斗争中积淀而成的深层情感、经验和原始意象的显现,也有现代人对人类前途与命运探索的焦虑与困惑,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史诗性作品。

作家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百年孤独》所展示的,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时间的轮回重复,使小说隐含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所有的人与事都镶嵌于这些怪圈中,小说也就成了一个魔幻的世界,整部小说讲述的是马贡多由衰及盛,由盛及衰的历史,一百年的历程,最后回到了原地。这是一个大循环怪圈。

布恩迪亚家族中的前辈因近亲结婚生出带猪尾巴的小孩,到第6代近亲结婚再生出带猪尾巴的小孩,这也是一个大循环怪圈。

小说第一章的第一句话是:  “若干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接着在以后几童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时间叙述。这个家族中第一代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后半生在小屋里制作小金鱼,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重复着,其中隐含的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轮回往复。

如果说历史是一个大循环圈的话,那么,某一时期的现实社会则是依附于大循环圈中的小圈。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决定的,这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是文明程度的低下,政治上的麻木不仁,经济上的贫困落后,思想观念上的保守陈腐。

《百年孤独》展示的是一个神话世界,它拥有一个象征性的神话结构,从这个角度看,《百年孤独》的象征性循环框架中,还有更深层的意蕴。马尔克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他是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去审视拉美的现实与历史的,《百年孤独》中的循环框架是现代意识与传统的民族意识碰撞后的产物。

《百年孤独》魔幻性特征

1. 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在小说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地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园,一直追踪着他们,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到马贡多重创家园才得以摆脱。又如,与吉卜赛人一同来到马贡多的墨尔吉阿德斯,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了解过去,预测未来,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贡多的历史,也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但是读者会突然发现,他早就死在亚洲的一片海滩上,可是,他又复活于马贡多。在马贡多他又再次死去,而他那不甘寂寞的幽灵还会在这里出现,为布恩迪亚的子孙指点迷津。这是一个不受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往来于天、地、冥界的人物。

2. 小说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如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拖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连门饺都吱吱作响,要离开而去。

3. 小说通过运用神话、传说显示魔幻性特征。从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偷食了禁果”从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失去了乐园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亚当夏娃的影子;他们的长途跋涉有如《圣经·出埃及记》中的塔拉迁居哈兰;下了四年是一个月零两天的热带暴雨让人想起人类史上的洪水时期;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载着人在马贡多上空飞翔,让人想起阿拉丁神话。

4. 作者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孔多的初创时期。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

通过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一反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的叙述,而是以某一将来时间为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不断运用手中的哈哈镜、望远镜,乃至显微镜,为读者插绘了一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魔幻神奇的世界,丰富了读者的想象为,也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想表现的拉丁美洲的现实。最后,本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由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串始终的。有的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出自8岁儿童之口,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说颇感欣慰。这是很深刻的评判目光。因为这种直观的、简约的语言确实有效地反映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落后民族(人类儿童)的自我意识。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眼泪,“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与分析,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

马尔克斯 魔幻而孤独

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 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作家对现实生活“非存在”的表现,不仅大大拓宽了他们对拉美政治现实的认识,而且为小说的叙事法则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思想美学上的一个突出贡献。

马尔克斯的创作文本,都有一个关键性的追忆往事的细节,涉及一个成年人对自己孩童生活的回忆,而追忆又涉及到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自身使命的认识。身份不是一种本质性存在,而是通过文学的讲述,从细微的追忆碎片中建立起来的。文学的追忆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通过想象的重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不仅包括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还包括对主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神奇与魔幻在拉美真实存在,他的作品只是真实再现而已。他一直强调,只有对处在理性和体制双重压迫下的记忆加以钩沉、开发、重组和重构,把散乱的记忆整理为叙事,让分散的经验凝聚起来,使之变得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深刻,才能建立起个人的或族群的身份认同。马尔克斯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马尔克斯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

“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以孤独。马尔克斯正是描写以死亡为背景的种种生活现象下的孤独。如:梦境中的孤独、困境中的孤独、面临他人死亡时的孤独、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独等。

同名电视剧《百年孤独》

2019年3月6日,Netflix宣布准备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改编成电视剧,并将用西班牙语讲述这个故事。这是该小说在1967年出版以来,第一次打算要改编成影视剧。

Netflix制作的《罗马》和《Narcos》,证明了Netflix也能制作优质的西班牙语影视作品,这是他们能获得《百年孤独》版权的重要原因。此外,马尔克斯的儿子罗德利亚·加西亚(Rodrigo García)和马尔克斯的兄弟贡萨洛·加西亚(Gonzalo García)将会成为该项目的制片人。

《百年孤独》(节选)

作者:马尔克斯

译者:范晔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每年三月前后,一家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会来到村边扎下帐篷,击鼓鸣笛,在喧闹欢腾中介绍新近的发明。最初他们带来了磁石。一个身形肥大的吉卜赛人,胡须蓬乱,手如雀爪,自称梅尔基亚德斯,当众进行了一场可惊可怖的展示,号称是出自马其顿诸位炼金大师之手的第八大奇迹。他拖着两块金属锭走家串户,引发的景象使所有人目瞪口呆: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跌落,木板因钉子绝望挣扎、螺丝奋力挣脱而吱嘎作响,甚至连那些丢失多日的物件也在久寻不见的地方出现,一窝蜂似的追随在梅尔基亚德斯的魔铁后面。“万物皆有灵,”吉卜赛人用嘶哑的嗓音宣告,“只需唤起它们的灵性。”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向超出大自然的创造,甚至超越了奇迹和魔法,他想到可以利用这个无用的发明来挖掘地下黄金。梅尔基亚德斯是个诚实的人,当时就提醒他:“干不了这个。”然而那时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吉卜赛人的诚实尚缺乏信任,仍然拿一头骡子和一对山羊换了那两块磁铁。他的妻子乌尔苏拉·伊瓜兰本指望着靠这些牲口扩展微薄的家业,却没能拦住他。“很快我们的金子就会多到能铺地了。”她丈夫回答。此后的几个月他费尽心力想要证实自己的猜想。他拖着两块铁锭,口中念着梅尔基亚德斯的咒语,勘测那片地区的每一寸土地,连河床底也不曾放过。唯一的挖掘成果是一副十五世纪锈迹斑斑的盔甲,敲击之下发出空洞的回声,好像塞满石块的大葫芦。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一起探险的四个男人将盔甲成功拆卸之后,发现里面有一具已经钙化的骷髅,骷髅的颈子上挂着铜质的圣物盒,盒里有一缕女人的头发。

    ……

整编资料参考/来源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欧美文学名著导读》- 郑克鲁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 滑明达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外国文学史》-黄怀军 詹志和 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欧美文学导读》-卢锦明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曾艳兵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西方美学思想史》-朱立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著 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7

 网络资料- 百度百科等

运营编辑:铁锤青猫

内容整编:王大鹅 王大喵

栏目策划:青猫 小新 斐济猫 李二狗 杨老鸭

文艺学公号知识点梳理栏目

分享文艺学及相关知识

重在与读者共同学习

内容根据参考书目整理编辑

欢迎阅读、指正、补充… 


百年孤寂 音乐: 容祖儿;硬糖少女303希林娜依·高 - 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第二季 第9期

《百年孤独》的另一个翻译是《一百年的孤寂》

今天推荐这首歌  跟主题近乎同名

《百年孤寂》

收录于王菲1999年专辑《只爱陌生人》

曲/C.Y.Kong、Adrian Chan

词/林夕

风属于天的 我借来吹吹 却吹起人间烟火

天属于谁的 我借来欣赏 却看到你的轮廓

背影是真的 人是假的 没什么执着

一百年前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 泪是假的 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 没有你 也没有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文学叫魔幻现实主义
高三语文教案 《百年孤独》
亦真亦幻写孤独——小说《百年孤独》浅谈
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节选)》备课资料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下编(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5))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其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有什么独特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