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如果要给赫拉克利特这个名字之前加上一个定语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傲慢的赫拉克利特”。

傲慢,这个词儿听上去不像是一个褒义词对吧?那么为什么这位赫拉克利特先生是傲慢的呢?

因为他对于那些有名的诗人和哲学家都不屑一顾。

比如我们上一讲提到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就非常看不起他。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毫无智慧,只不过是恶作剧罢了。不仅是对毕达哥拉斯,甚至是鼎鼎大名的古希腊盲眼诗人荷马,就是写了《荷马史诗》的那位,赫拉克利特也非常厌恶。他说荷马把人间的丑陋行为都加在神灵身上,这种行为让人不能忍受,因此应该用鞭子抽打他。

赫拉克利特倒也挺“公平”的:他不单看不起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对于普通民众也非常失望,所以他最后宁愿隐居在山林里。

别人问他:“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保持沉默?”赫拉克利特回答说:“为什么?这还用说吗?这样才好让你们去唠叨啊!”

他经常会出现在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神庙附近,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他认为这比参加所谓的政治活动有意思得多。

赫拉克利特这么愤世嫉俗,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时,他的家乡爱非斯城邦,乃至整个希腊,都在波斯人的威胁下,他希望自己家乡的民众能多一点智慧,同时又能学习波斯人的进取精神。可是他看到的是人们的无知。当他得知他的好朋友赫尔谟多罗被驱逐的时候,他愤怒地说:“爱非斯的成年人应该全都被绞死,他们最好把城邦交给小孩子。因为成年人把他们当中最高尚的人给赶走了!”

别看赫拉克利特说话这么极端,他在生活上可是个无欲无求的人。要知道,他的出身非常高贵,是爱非斯祭司王巴斯鲁斯的儿子,原本可以继承王位,但他把王位让给了兄弟,自己隐居去了。

波斯王大流士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去宫廷中讲授哲学,他也拒绝了。赫拉克利特对权势、富贵不感兴趣,他真正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他说:“你永远不会找到心灵的边界,不管你从哪里向它走去。”

那么问题来了:赫拉克利特难道就是靠愤世嫉俗或无欲无求出名的吗?

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会在今天依旧提到他,是因为他在哲学上有不小的成就。

2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有个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叫苏格拉底(我们后面也会说到他),他就对赫拉克利特十分推崇。

苏格拉底在读到赫拉克利特的残篇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了解的部分是美妙的,而且我想,我所不了解的部分也应该是美妙的。”

德国有一位有名的哲学家叫黑格尔,他更是直接把赫拉克利特之前的哲学家都忽略了,认为赫拉克利特才是哲学的完美开端,他说读到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时就像“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看见了新大陆”一样。另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赫拉克利特永远不会过时。”

这几位超级大咖都如此推崇赫拉克利特,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赫拉克利特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思想,能让这些伟大的哲学家都对他赞不绝口呢?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我们之前说过,古希腊哲学家都很关心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也不例外,他对世界的本原也有自己的看法:既不是“水”,也不是“数”,而是一团“火”。

按照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

可能有些人一听,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不就是一个比喻吗?

这句话其实大有奥妙。

请注意: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了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强调了火的“燃烧”和“熄灭”。

这意味着什么呢?黑格尔对此有过一个说法:赫拉克利特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是第一个把宇宙理解为一个过程的人。

一说到“火”,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火焰”,是东西在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如果我们真的把赫拉克利特这句话中的“火”理解为具体的火焰,那可就吓人了。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森林大火吧?在过去几年,美国的加州大火和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都燃烧了几个月,把很多人的家园都烧毁了,中国的大兴安岭在1987年也发生过一次严重火灾,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如果世界上到处都是在燃烧的火焰,那还了得?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并不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火焰,他所说的“火”和“万物”的关系就好像是“金钱”和“商品”的关系:钱可以换成商品,商品也可以换成钱。而万物可以体现为火的燃烧和熄灭,火的燃烧和熄灭也可以表现为世界万物的变化过程。

学过物理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其实就是现代物理学里所说的“能量”。而燃烧的火焰本身就代表着能量的切换——一个物体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而世界万物的变化都可以用能量的转换来解释。比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那是它的重力势能转换成了动能;水池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耀下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那是太阳光的热能转换成了水的内能,改变了水的形态……

整个宇宙就是能量聚集、散逸、转换的过程啊!

而且现在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真的就是一团活火。两千五百年前的赫拉克利特不可能具备现代物理学知识,但他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不同的地方在于,现代科学家借助精密的观测仪器和严谨的数学运算来解释宇宙现象,而赫拉克利特则用智慧的头脑和哲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所以,“宇宙就是一团永恒的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这个观点在赫拉克利特那个时代能被提出来,是很先进的。

那么,仅凭这一点,赫拉克利特就名垂青史了吗?黑格尔又为什么认为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呢?

3

因为,赫拉克利特关于“火”的观点,其深意还不止于此。

我们不妨再来品味一下“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

什么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呢?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在变化运转时不是混乱一片的,而是有“尺度”的——“黄昏”是白天转为黑夜的尺度,“气温降到0摄氏度”是水结成冰的尺度,“秋天到来”是大雁成群结队往南方飞的尺度。

这些“尺度”构成了宇宙的秩序,赫拉克利特把宇宙的总的“尺度”取名为“逻各斯”。

“逻各斯”就好像是宇宙的指挥家,万物都根据它来运转。赫拉克利特说,逻各斯是可以被人理解的,只是人们未必能真正理解它,而且很难用语言去表述它。

这个话,其实跟中国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说的一句话很像,那句话说出来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老子心目中世界的最高原则,但老子认为一旦用语言把“道”表述出来,它就不再是原来那个“道”了。你看,不管是“逻各斯”还是“道”,这些哲学家都希望找到世界运行的根本规律,这比寻找世界的本原又更进了一步。

那么,世界万物的根本规律到底是什么呢?虽然赫拉克利特认为我们难以用语言说清逻各斯,但我们仍旧可以通过思考去理解它。宇宙这团不断燃烧和熄灭的活火,它带来的是什么?是变化!这种变化是持续不断的,过去、现在、未来始终如此,所以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作“流变”。

赫拉克利特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的流变,这句话非常有名,你一定要知道,很多人也会把它用在文章里,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河水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前一刻的河流跟后一刻的河流是不同的,所以两次分别踏进的河流已经不能算是同一条河流了。赫拉克利特甚至说,两次踏进河流的这个人也是不同的,只是人的变化不像河流的变化那么明显罢了。

那么,事物流变的根源是什么呢?

赫拉克利特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解释: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

4

一说到“矛盾斗争”,大家是不是会想到吵架、打仗这些事情?

其实宇宙间的矛盾斗争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干冷空气遇到暖湿气流,就会下雨,甚至还会电闪雷鸣——这就是干冷空气和暖湿气流这对矛盾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并不带来混乱,而是发展为更高层面的和谐。

用哲学的语言来讲,这叫“对立统一”。我们把这种看问题的眼光叫作“辩证法”。赫拉克利特开创了“辩证法”,这是他非常重要的哲学成就。

如果你觉得“辩证法”有一点抽象,那么我们可以举例子来理解:

同学们见过拉小提琴吗?琴弓优雅地搭在琴弦上,然而这样并不能产生音乐。只有当琴弓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琴弦摩擦,才能让琴弦振动起来,发出美妙的声响——我们可以把琴弓和琴弦看作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摩擦就是斗争,而悦耳的音乐就是琴弓与琴弦的对立统一。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上的种种矛盾不仅会相互转化,而且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举个例子:一个人觉得肚子饿了,他会去找东西吃,然后他就饱了。如果他不知道什么是饿,也就不会想吃饱肚子。所以“饱”和“饿”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

又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想跳起来,他首先必须弯曲膝盖下蹲一点才能起跳。那么就可以说,下蹲是起跳的一部分。

当然,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还比较原始,所以我们称之为“朴素辩证法”。

但即便如此,在那个时代赫拉克利特就能提出这样的理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现在,你能明白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这些大哲学家为什么都非常推崇赫拉克利特了吗?

不过,即使后世的大咖们都为他背书,在思想活跃的古希腊时代,还是有人坚决反对赫拉克利特的理论的。下一章,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位著名的反对者。

人物卡: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其著名理论为:“宇宙就是一团永恒的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

他首次提出宇宙是一个有燃烧和熄灭的过程。此外,这个理论还蕴含了一个道理: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有一个“尺度”存在的。

知识卡1:逻各斯

“尺度”被赫拉克利特命名为“逻各斯”,用来指宇宙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与中国的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识卡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指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而现在人们往往用来比喻人不会犯两次相同的错误,或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知识卡3: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朴素辩证法”: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为最高层面的和谐。世界上的矛盾不仅会互相转化,而且本质上是一致的。用哲学的语言讲,这叫“对立统一”。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张玮、沈文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家的故事】赫拉克利特
【名人简介】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 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 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古希腊哲学家。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连载二)
赫拉克利特的隐匿诱惑——黑格尔、海德格尔与尼采的解释
古希腊最受争议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十句格言,思想深奥,真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