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若水:也谈思想的杂居

    (一)没有坐标系

  其实,这篇文章,只能算是读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之后产生的一些感想。对于日本的思想,我确实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即便只是发表感想,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冒险。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丸山真男的一些基本观点,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丸山真男先生认为日本的思想,没有坐标系,缺乏原创性;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思想是处于杂居状态的。论说各种思想杂居在一起,是可以碰撞出火花,尽而产生独立的思想的。但是,似乎日本的思想,没有实现这种飞跃。虽然没有产生出独立的思想,但是,在这里同样有着融和。而这种融和,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不免有些不伦不类。丸山真男先生甚至认为日本的文化是杂种的文化。虽然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但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不免有许多误解。因为在中文的语境下,“杂种”并不是一个好词;所以,杂种的文化,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鄙夷。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偏见,就会发现这种对日本文化的概括,是洞察到了本质的。也有人讲,日本文化是中心空虚的;但是,这中心空虚,不但没有成为它发展的障碍,反而让它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我们知道,日本这个民族是最善于学习的,而这就是日本文化包容性的明证。其实,说日本文化中心空虚,和讲日本思想没有坐标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思想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往往是文化最灵魂、最核心的部分。中心空虚的日本文化,是日本思想没有坐标系最深刻的根源。当然,没有坐标系的日本思想也强化了日本文化中心空虚的特点。日本的思想没有坐标系,所以日本的思想者在思想的时候,就借用了外来文化的坐标系。在古代,日本借用的是中国儒家的坐标系;而在近现代,即明治维新之后,借用的则是西方文化的坐标系。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曾让我们自豪了很一阵子;但是,在近现代,我们也有过许多屈辱的感受。我们很奇怪,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一些著作,在中国并不曾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而传到日本,反倒成为了明治维新的功臣。为什么中心空虚的文化,会有那么大的包容性,那么强的学习性?我们也觉得日本近代所讲的“和魂洋才”和张之洞所讲的“中体西用”极其相似啊。但是,这极其相似的东西,所产生的现实效果,却有那么大的差别。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否意味着“中体西用”的破产;而日本的胜利,是否意味着“和魂洋才”的熠熠生辉呢?其实,从应对西方文明冲击的角度来讲,“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应对的内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一方面保持自己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容纳西方的文化。但是,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我想,从文化思想上讲,坐标系的有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国的思想文化是有强大的坐标系的,单是儒家就能排一大串,更不必说诸子百家了。不过,正因为有这强大的坐标系,我们对自己的传统特别自信,所以因循守旧的思想弥漫,而不肯睁眼看世界。即便不得不睁眼看世界了,那骄傲的情绪,还是没有改变多少。许多时候,现实的挫败,反倒更增添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的骄傲,总之,不外阿Q的心态,我们祖宗比你们强多了。但是,日本的思想文化就没有什么坐标系,古代是学中国的,所以也谈不上对这种传统的坚守。所以,他们要坚守自己的传统,也只是强调“和魂”,而没有那么多因循守旧的东西。只要是好的东西,他们就一例地拿来;而这种拿来,也造就了近代日本的强大,虽然这种强大,把它引向了军国主义的歧途。在思想上没有坐标系,就很容易给人一种虚飘之感。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却没有罗盘一般。当然,这并不妨碍日本有非常出色的思想家。但是,这也只是出色而已;它不可能产生像孔子、老子,抑或康德、黑格尔这样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实际上,思想的坐标系,所标出的也只是那些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可是,各种原创性的思想家,一旦到日本思想文化的语境下,就处于了杂居状态。这种杂居状态,一方面让人觉得新鲜,另一方面让人很快就会厌倦。

  (二)缺乏原创性

  如果一种思想缺乏原创性,那我们对它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那么,什么叫做思想的原创性呢?什么样的思想具有原创性呢?所谓原创,也就是说不是借来的,不是偷来的,更不是抢来的,而是自家体贴出来的。实际上,日本的思想在“借”与“抄”方面是比较擅长的;但是,说到“偷”与“抢”,却谈不上。因为思想上的问题比较模糊,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到“偷”与“抢”。既然不能自家体贴出来,那也只能“借”与“抄”了。但这种“借”与“抄”,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经过了消化,具有了自身的特点。譬如吧,日本古代的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就颇有不同。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很有民主的色彩的;它并不强调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如果君主倒行逆施,臣子是可以起来诛独夫的。但是,在古代日本就不一样了,它强调臣子对天皇的绝对忠诚;而与这种绝对忠诚相伴的就是武士道精神。也就是说,日本文化在借鉴别的文化的时候,也是想着别出心裁,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然而,很可惜的是,它的文化是中心空虚的文化;而它的思想也没有自己的坐标系。我们知道,在思想的坐标系上,只会标出那些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而日本的思想所以没有坐标系,就是因为它没有原创性的思想家。那么,我们判断思想家是否具有原创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看世界的视角与方法。哲学、思想是提供视角的;通过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世界图景是大不一样的。日本的思想恰恰不能够提供崭新的视角。也可以说,日本的思想,是用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它有儒家的眼睛,有道家的眼睛,有禅宗的眼睛,有康德的眼睛,有黑格尔的眼睛,甚至也有马克思的眼睛;但是,惟独缺乏自己的眼睛。有人说了,能用这么多的眼睛来看世界,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独特的眼睛么?这样说,也未尝没有道理,但是,我们更重视的是自家的精神,而不是舶来品。就像讲日本的思想缺乏原创性吧,有人可能这样强辩,缺乏原创性就是最大原创性。而这样讲,显然是荒谬的。在缺乏原创性与最大的原创性之间,是不存在一个等号的。原创性,是真实的创造,是自家精神的闪光,而不是在那里说空话。不过,如果只把原创性解释为自家精神的闪光,那日本的思想似乎还有一些原创性。日本的思想,无论是吸收中国古代的,还是近代西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别出心裁的地方,而这不就是自家精神的闪光么?但是,这自家的精神是附丽在异质文明身上的。其实,判断思想是否具有原创性,还有一个更高的标准,那就是是否塑造或者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这样的思想家,在古希腊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希伯来有基督,在阿拉伯有穆罕默德,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中国有孔子、老子,在德国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家,要么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塑造了人类的思维,要么在历史的进程中,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但是,在日本思想中,恰恰缺乏这样的人。其实,仅仅有一点自家的精神,是不足以塑造或者改变人类的思维的。当然,没有自家的精神,更谈不上这一点。要做到塑造或者改变人类的思维必须在思想上成大器。这种思想上的成大器,不仅在于个人的才华、学识、思想,更在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以及特定的历史机缘。就像我们现在,即便在全球范围内,恐怕也不会出现能够塑造人类思维的思想家了。这并不是说,现代人没有那样的思想、学识、才华,而只是因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终极关怀觉醒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那个历史条件是不可以复制的。当然,现在就是想着改变人类的思维都很难了。在思想上成大器,这是一种追求;如果没有这种追求,一个民族就可能在思想上没有坐标系,自然也缺乏原创性。当然,没有坐标系,缺乏原创性的思想,同样可以塑造一个民族;日本的思想就证明了这一点。其实,这样的思想,反倒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在这里少有因循守旧,而可以直接面对这个争存的世界。相反,思想的坐标系过于强大,虽然有了民族自豪感,但进入现代化的历程中,也不免吃大亏。

  (三)所谓思想的杂居

  其实,所谓思想的杂居,也并不繁难;而不过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杂居在一起。首先,这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是外来的,而不是本民族固有的。其次,对于各种各样的思想,也并不怎么认真,而只不过拿来用用罢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不能够把各种各样的思想融入自己的传统,而偏生以思想的杂居为满足呢?若要说自己完全没有传统,那也不是事实;关键的是自己的传统处于中心空虚的状态。这种中心空虚,虽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把各种各样的思想容纳进来,但却惟独缺乏原创性。也就是说,它并不能够独立于各种思想之外,创造出一套独特的思想来。实际上,思想的杂居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里满耳都是别人的聒噪,惟独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先不讨论一个民族的思想状态;而重点看一下单个人的思想状态。其实,在单个人,同样地存在着思想的杂居。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挤到了一个人的脑瓜里。当然,这各种各样的思想是相互冲突的,可以说是“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但是,我们并不以这种相互冲突的思想杂居状态为满足;因为我们要寻求的是真理。是不是杂居在一起的思想,已经把世界的真理发明尽了呢?我看并不是这个样子。而这就需要独立的探索。实际上,思想的创造过程,也就是独立探索真理的过程。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杂居的思想,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把我们引向歧途。诚然,前辈们对真理的探索会给我们提供借鉴;他们探索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发扬。然而,前人的旧辙,我们最好避免。我们应该走出一条新路来,否则很难摆脱思想的杂居状态。独创一种思想,是摆脱思想杂居状态的一种方式;而把各种不同的思想打通,同样可以摆脱思想的杂居状态。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不同的思想打通。当然,灵心妙悟很重要,但我认为,最这样的还是画一个圆,也就是说把各种思想统一在一个圆中。思想当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思想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达到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又确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所以,只要以真理为鹄,那各种不同的思想就可以统一在一起。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种不同的思想统一在一起,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和谐完美的统一,往往意味着发展动力的丧失;而思想的发展,同样地有赖于斗争。实际上,思想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哲学上的党性原则就是明证;几乎各家各派都在那里党同伐异。思想本身,也并不只是在那里追求真理;它同样地在表达利益。所以,思想斗争的背后,往往有着利益的支撑;而这往往就把真理本身给淹没了。我们所谓的“为思想而思想,为学术而学术”,实在太有点罗曼蒂克了。以前,我就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而现在却明白过来了。实际上,真正有影响的思想,往往既发明了真理,又表达了利益。只发明真理,不表达利益,人们就会冷落这种思想,把它束之高阁。如果只是表达了利益,却未曾发明真理,虽然能够蛊惑一时的人心,却也不能够长久地为人们所信仰。真理与利益的牢固联盟,造就了真正有影响力的思想。思想的杂居状态,决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和谐。思想的冲突扰乱着人心,但是,说到对思想的信仰,似乎又是谈不上的。人们真正关注的是,这种思想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也就是说,对利益的追求压倒了对真理的追求。所以,真正独立思想的形成,又确实有赖于对真理的追求。我们并不能够说,这种思想能够完全摆脱利益,但是,它却点亮了真理之光。讲超越脱益的,往往在利益方面没有多少艰难,也就是说,已经吃饱了,没事了。然而,真正的思想,又往往诞生在艰难困苦中。因为在艰难困苦中,永远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痛,所以能够传达出正义的声音。相反,若是衣食无忧了,那就要讲维护既得利益的话了。其实,关于思想的杂居讲了这么多,不过是为了结束这种状态罢了。当然,要结束这种状态,最紧要的还是探索真理。其实,在太多的学者那里,存在这种思想的杂居状态了。我看还是不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乱吹了,就是“成一家之言”都那么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原创性思维方式的启示
尼采经典语录
好学问的标准_
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
尼采语录
美国人:开拓历程·5-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