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水:书名不妨改成《追香人》或《香煞》

读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时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主人公格雷诺耶实在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

——可怜的是他的身世:生在臭鱼摊儿,母亲因弃婴罪被砍头,被乳母退回修道院,幼时在育婴所备受歧视,儿时给皮匠格里马当学徒得了炭疽病,给香水店老板马尔迪尼创造大笔财富期间得了麻疹,在远离人群的山洞生活了七年,在蒙彼利埃被侯爵利用,在格拉斯掌握了香水提炼方法实现了自己的“野心”,最终被众人分食。格雷诺耶是个地道苦命人,身上没有人的气味,生如微尘,遭人贱弃,总是被污辱被损害。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可恨之极的冷血杀手。他从对香味的狂热追求中寻得生存的价值,并希望借此受到关注,战胜所有的人。为此,他前后杀死了26名少女,提取让他迷狂的香味,制成梦寐以求的绝世香水。他手段残忍、作案冷静,杀死最后一名受害者时,在提取香味的几个小时里,他静静地坐在少女尸体旁边,甚至吃着死者兜里的茴香糕点。就如书中写到的,他像只扁虱一样,靠一滴血长久在树枝上等待,一旦碰到吸血目标,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咬住不放。

《香水》展现出作者聚斯金德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书中借格雷诺耶天才的嗅觉,对香味、香水有很多独到的描写,主人公能将纷乱的混合气息逐一分解,准确找到来源,能隔着遥远的距离闻到幽微的特殊香味,能在黑夜里仅凭嗅觉知悉周围一切,不用精密工具就能配出高级香水,夸张的情节如梦如幻,营造出气味浓烈的氛围。格雷诺耶最后一次杀人过程记述详细,主人公与死者的父亲展开了一场不见面的较量,格雷诺耶最终靠嗅觉战胜了对手,达到了罪恶的目标。当凶手被推上刑场时,又发生了戏剧性场面,他用杀害26名少女为代价萃取出的香水,竟然让在场所有的人癫狂,连死者的父亲都拜倒在他的脚下。逃离刑场的格雷诺耶回到出生地巴黎,他的香水又引发新一轮的迷狂,而这次的结局,不是臣服与膜拜,而是被众人撕碎。凡与格雷诺耶有交集的人,均无好下场,母亲被处死、格里马醉酒溺亡、马尔迪尼死于房倒屋塌、德鲁作为替罪羊上了绞刑架……格雷诺耶这个孤独冷血的天才,实在太可怕,除了对气味、香水的狂热和征服世界的野心,他没有任何道德与人伦观念,死与生、美与恶、正与邪,通通与他无关。当看到他掐死第一个少女、杀死最后一个少女并采集香气的时候,你会产生毛骨悚然之感,这种畸形的人格,实在是可怕的存在。

《香水》是一个寓言,内涵见仁见智,读者各有所感。译者李清华在前言中提到,格雷诺耶的极端追求和希特勒想征服人类的狂妄类似,但“仇视人类并要征服人类的狂人都没有好下场”。这个世界太丰富,总有一些超乎人们想象的人和事,那些享受日常平和生活的人们,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或许正面临着来自某个阴暗角落的窥伺。

如同契诃夫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一样,格雷诺耶无疑可跻身经典人物形象画廊——远离社会又想征服社会的冷血杀手。从这个角度来说,书名可以意译为《追香人》,着眼于主人公对香味变态的执著;也可译作《香煞》,突出气味天才的冷漠无情,取“煞神”之意,有些中国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水》:一个谋杀犯,一生渴求的爱
影评:“用鼻子闻到的恐怖故事”——《香水》
马小盐:性香,情爱美学的隐形符码
荐书 | 豆瓣8.9,一本需要用鼻子去读的神级小说
调香师的香味世界
《与您重温·香水》伍月壹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