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是光,而不是光;你是你,又不是你。斯特兰德的诗既烧脑又迷人

寄情文学,阅读人生,用清白之眼、草木之身、慈悲之心体悟生命中的明亮与阴影。亲爱的朋友,你好!欢迎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你来到《亮影文学》,并阅读《亮影文学》推出的系列读诗文章。让我们一同放眼世界文学、品读经典诗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美国著名诗人斯特兰德的《光到来》,以及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与感悟。

《光到来》

.

作者:马克·斯特兰德(美国)

译者:郑亚洪

.

尽管迟了,但还是来了:

爱到来,光到来。

你醒了,蜡烛燃亮,好像它们自己点燃,

星星聚拢,梦涌向你枕边,

向你送去温馨的空气。

尽管迟了,你身体的骨头在闪亮

明日,会有尘埃涌向呼吸。

作者简介:马克·斯特兰德(1934- 2014),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艺术评论家。1934年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1990年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桂冠诗人。他的诗集主要有《一个人的暴风雪》(1998)、《黑暗的海港》(1993)、《我们生活的故事》(1973)、《移动的理由》(1968)等。斯特兰德的诗被译成30多种语言,获得众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博林根奖、普利策奖、华莱士·史蒂文斯奖,以及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诗歌金奖等。

  • 斯特兰德的诗歌特点

斯特兰德的诗歌最明显的特征,是诗中选取意象的深度和对自己与世界的冷静观察。他的诗歌首先是理性的,常常以置身于诗外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然后他的诗歌又是抽象的、难懂的,我们甚至经常会凝滞于对他诗中意象的理解上;最后他的诗歌是不清晰、不确定的,他会在诗中营造出一个似假非假、似真非真的情境,他对生命经验的高超表现和在诗中将自己陌生化的对置,经常让读者迷路在他的诗中。而这些,其实也是他诗歌的魅力所在。就我自己而言,我非常喜欢斯特兰德对自己的书写,他经常在诗中和自己交流,并且诗中的自己经常代表着世间万物。所以,斯特兰德经常通过在诗中的那个自己和世间万物对话,经常将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加之他经常将自己陌生化,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许多陌生的事物会变得并不陌生,反而是自己,会变得陌生。比如《树上的人》这首诗的结尾:

我转身,树也跟着我转身。

就此而论,事物不仅仅是它们自身。

  • 对这首《光到来》的解读

斯特兰德将这首诗歌取名为“光到来”,这里的光包括:蜡烛的光、星辰的光、太阳的光、爱的光。诗歌一开始就说明了光的到来,不是迅疾的,也不是准时的,而是迟到了的。但是“好饭不怕晚”,即便迟到了,也欣慰于爱最终的到来,光最终的到来。其实我觉得这里“爱”和“光”诗人虽然是并列写的,但其实就是一物:明亮之物。“你醒了,蜡烛燃亮,好像它们自己点燃”这一句里诗人写出了“光”的一种来源:蜡烛。因为蜡烛的燃烧,诗人看见了光,不过此处的光,似乎是蜡烛自己点燃了自己。“星星聚拢,梦涌向你枕边,/向你送去温馨的空气。”这一句里诗人又写出了“光”的另一种来源:星星。因为夜空中星星的聚拢,诗人感到了一种诗意与温馨,而这种诗意与温馨如同梦一般美好。所以斯特兰德在这首诗中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寄给了“你”。这里的“你”,是对开始的“爱到来”的呼应。“尽管迟了,你身体的骨头在闪亮/明日,会有尘埃涌向呼吸。”这两句诗表面看似乎不是那么直接地在表达诗人的思想,但是斯特兰德通过“骨头在闪亮”和“尘埃涌向呼吸”,诗意又现实地表达出了“光到来”之后诗人真正发现的东西。如果说“骨头在闪亮”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描写,那么“尘埃涌向呼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描写。但是无论怎样,都是因为“光”的到来,或者说是因为“爱”的到来。纵观全诗,斯特兰德的这首诗由于出现了“我”和“你”,而且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是“光”和“爱”,所以许多读者会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是这首诗我不认为可以直接归类于爱情诗一列,这里的“光”和“爱”,我认为可以上升理解为一切明亮的事物,诗中的“你”自然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诗人喜欢的那个“你”。这让我想起史蒂文斯的那个田纳西的坛子,坛子本身并不独特,但是通过观察角度的改变,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从杂乱变得有秩序。与史蒂文斯的坛子一样,这首诗中的“爱”可能不仅仅只是代表着爱情。其实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也是源于斯特兰德的创作特点:他常常不直接描述,而是采用间接表达;他常常不直接说出诗的核心,而是借助于意象。这是他作为新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特点。他诗歌的烧脑与迷人,在他著名的《保持事物的完整》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片旷野中

我是旷野的

空缺。

这是

永远的事实。

无论我在何处

我都是失踪之物。

.

当我走动

我就分开空气

而空气

是移进来

填充我的躯体

所到过的空间。

.

我们都有移动的

理由。

我移动

是为了保持事物的完整。

  • 结语

斯特兰德是一位新超现实主义(又称“深度意象”)大师,所以在他的诗里,许多描写到的事物并不是该事物本身,而只是某种意象,或多种意象,甚至连自己都可以不是自己。解读新超现实主义是有难度的,因为意象的深度有可能超过我们常规的思维和想象力。但是不管意象的深度几何,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诗中营造的氛围、散发的气息、意象的属性,来判断一首诗的基本思想与内涵。举个例子,在他的《一个早晨》中诗人写道:“一个亮堂的房间,一个光线充足的坟墓,第一次看见/一个明澈的处所给予我们,当我们孤独无依时。”在这两行诗句中,“房间”不是房间,“坟墓”也不是坟墓,它们只是诗人在孤独中表达一种感受到的明澈时的意象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诗作
超现实诗歌:三章诗
百定安荐评:中外诗歌16首|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
诗歌是最不讲理的艺术
马克•斯特兰德 | 我们可以爱一首诗而不必懂它
马克·斯特兰德,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