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多久没有精读过一本书了?洛尔迦的“半块面包”,让我们汗颜

昨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驾车在路上,听电台主持人聊关于阅读的话题,总的一个趋势是阅读量越来越少,对阅读量的贡献居然主要来自于少年儿童,而成年人却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当主持人抛出“你多久没有精读过一本书了?”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人已经回想不起有多少年了。

看过一个调查报告,关于人均阅读书籍量,犹太人年均阅读64本,日本人40本,法国人20本,我们中国年人均阅读量还不到5本,如果除去教科书的话,我们其实平均每人一年读书量不到1本。

我们来看看我们和犹太人的差距。2018年我国某一线城市做过调查,有20%的家庭藏书量小于10本。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农村地区,这个比例可能至少达到50%以上吧。而1818年美国某州也做了调查,最穷困的犹太人家庭,藏书量也不少于10本。在犹太人中,也有乞丐,却没有文盲,因为犹太乞丐也是要读书的。

这让我想起了西班牙诗人洛尔迦。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他最具代表性的谣曲和深歌诗作完美结合了现代诗歌技巧及西班牙民间歌谣传统的语言特色,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世界坚硬封闭得如同石头,洛尔迦也能用词语瞬间敲开它,赋予禁锢其中的一切以灵魂和新的生命。而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对读书的态度。这位始终和普通民众站在一起的诗人认为,没有书籍与文化,西班牙人民就不可能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所以在演讲中,他对大家说:“如果我流落街头,我不会要一整块面包,我要的是半块面包,和一本书。”

有些民族一旦被驱散,就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最后他们原本那个民族就消亡了,比如匈奴。犹太民族2000多年四散各处的颠沛流离,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因为他们一直坚持大量的读书,拥有了比其他民族更多的智慧,也让他们取得了远甚其他民族的成就。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此外,他们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在美国,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 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 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 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读书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拥有全民阅读传统的犹太人确实是幸福的。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在过去很长的时代里,读书都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17世纪的欧洲,民众的识字率还不到60%,识字率最低的地区,只有20%。我们中国直到民国时期,文盲率仍然高达80%。

尽管读书人比例不高,但这些读书人却是社会的精英。千百年来,他们从来都把读书的作用、读书的积极意义像高高飘扬的旗帜一样鲜明地亮在那里。孔子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丘吉尔说:“最有益的消遣方式是读书,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这方面的格言,用一本厚厚的书恐怕也罗列不完。

今天,我们早已处于全民受教育的时代了,从物质条件上讲,读书对任何人都不是难事,而是意愿问题。那么今天,读书,特别是成年人离开学校之后的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至少有如下三点:

第一,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文化、知识、科技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读书能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不再是一个空白的人。多读书,通古今,晓四方,就能提高我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我们正确分析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通过读书、积累知识,就能增长我们的能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读书能让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那么大,人类历史是那么漫长和丰富。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不再局限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而是在书中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我们的心胸也必然开阔起来了。在阅读之中,我们与先贤们博古烁今,与文人骚客们煮酒论歌,从无数正反面的故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一个人的层次,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书卷气”,使人气质出众。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读书能让我们修身养性,从容自信。在读书之中,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深知,不知不觉中就能“知书达礼”,看待事物、处理事情就必然更加理性。我们就不会为喧嚣繁杂的世事所干扰,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喜忧。通过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我们能解脱内心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从而淡泊宁静,修身养性。一个人见识面宽了,层次提升了,思维理性了,格局大了,自信心就必然树立起来了,为人处事就能够更加从容。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人今天想特别向大家介绍,这个工作十分繁忙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董事局主席,每年至少要看100本书,其中很多书还是要精读的,还要写读书笔记,几十年下来,他做的笔记就超过200本。他经常说:“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除了自己读书外,他还,要求高层管理人员一年至少要读24本书,普通员工一年至少要读4本书,甚至将读书列入了绩效考核标准,将公司变成了一个读书氛围很浓厚的企业。他说,“学习力代表着一个人的未来,只有员工未来变好了,企业的未来才能变得更好,如果企业故步自封,停止学习,那离死亡就不远了。”

这个人就是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王文银。他白手起家,干成了如今的世界铜业大王;他带领企业从0开始,用了十多年时间就跻身世界500强。纵然,成功需要多方面条件的共同作用,但王总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能力,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曾国藩说过,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所以他一生都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放。很久没有精读过一本书的我们,是不是该坐下来,重新开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犹太智慧枕边书(下)【收藏】
犹太人凭什么成为全世界最会读书的民族?
不说不知道---让你看看犹太人有多厉害!
读书改变人生——朱永新教育定律之四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搜视中国·犹太人的智慧·《塔木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