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三穗竹编特色簸箕工序展示,三穗竹制品经典竹筛分享


砍竹是一个较为辛苦的过程,老师傅都是自己上山选竹,砍竹的地方离师傅家的住处单程为山路2个小时。




空着双手走路都是一段不短的路程,还肩扛水竹几十根,是一个很不轻松的任务。



山路不比平地,随时都有打滑的危险。



再辛苦,有着亲人陪伴,也是一种幸福



夫唱妇随,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



去除竹端的竹节,称之为锯竹,别看简单,生手还不一定能玩得转,这个环节最容易损坏的就是锯子啦!




竹条分层,一般可把竹条分层4层,每层的厚度大约在0.5——1mm 间,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工序,竹篾的薄厚还需要进行下一道工序。





这个环节叫做撕篾,这是一个靠手感的过程,这个环节很容易造成断篾或者出现一边薄一边厚犹如刀子形状的竹篾,俗称的刀口蔑,如若出现刀口蔑,对竹篾宽窄有严格要求的工序或者竹制品则意味着材料准备的失败




每到竹节的地方都需要用刀口处轻轻用力滑动一下,能有效的避免竹篾在竹节处的断裂。



浸篾,是刮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道工序,主要是为了防止竹篾的干燥导致竹篾刮出达不到细腻的效果。



浸篾用盆把水盛满,把刚分好的竹篾全部浸泡在水里,几分钟即可。




刮篾,这个环节就是为了控制竹篾的薄厚,根据编制的竹制品大小而定,30cm左右的簸箕对篾层的厚度大约在0.3mm左右,最好是薄厚均匀有透明光泽为宜,经过刮篾处理后的竹篾不仅薄厚均匀而且光滑细腻,这个环节生手几乎玩不转,生手不好控制薄厚,还有就是很容易造成竹篾的削断和对手指的划伤,刮刀可是非常锋利的,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自身的伤害。



刮出的竹篾需要整理整齐,用竹丝或者绳子把竹篾中间捆上,捆的时候不能太紧,因为刮篾处理后的竹篾非常薄,稍微用力就可能导致竹篾破裂。



这个环节叫做兜壳的编制,老师傅们编制时是不用模子的,完全凭借手感,且编制出来的形状大小相差无几,外行人看到觉大多数都会认为一定是使用模具编制的。





席面的编制是一个难点,也是精彩点,理论上只要是横竖方正的中国文字都是能编制,且编制效果非常不错,如若包涵有撇和捺的文字,则编制出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福禄寿囍是三穗竹编簸箕最常编制的文字,也是最能代表三穗竹制品的一大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色手工艺术三穗竹编簸箕分解教程展现贵州竹制品精湛魅力
竹编科普:为什么手工竹器价值高低需要5个维度,你用对了几个?
客家地区的老手艺——做篾[miè]
【乡土】竹编
看到精美竹编,会被艺人精湛的技艺折服 其实,依法编制你也可以
61岁手艺人用竹子编出二维码,网友:惊叹!手机能扫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