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简单逻辑:从固态电池推到恩捷股份

这篇文章我想从电池开始,再导出一个新标的。

大家都知道,固态电池是一个好东西。但到底有多好呢?我研究了很多资料,最终发现其核心优势还是在于对续航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买电动车的人都知道,电池的续航能力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素。谁都不想开车的时候想着什么时候我得下来推的,而且充电又不像是加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所以,续航能力如果能够大幅扭转,这绝对是行业的颠覆性事件。

电池的续航能力是用质量/体积能量密度来表示的,公式是“(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or体积)”。由于基本上还是以重量为多,所以“Kwh/kg”是其最常用的单位。

现阶段最高端液态锂电池NCM811体系已经能达到300kwh/kg,续航500km。但是,该种电池镍的含量已经超过80%,而且负极也从石墨开始过渡到硅,有的甚至还在布局镍的90%超高比例。综合来看,这种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峰值,进步空间并不大。

然而,固态电池的研发却才刚刚起步。固态电池根据电解质不同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化合物三种。而目前全世界在这条赛道上走的最牛逼的是丰田在硫化物的突破。其于2014年推出的原理样机的能量密度就已经达到了400Wh/kg。就以2014年的研发成果看,初代固态汽用动力电池就已经比现在最先进的NCM811体系增加1/3,续航便能突破800km。按照80公里车速来看,理论上一天便可以开10个小时,基本上可以覆盖所有人群的需求。更不要说这几年的技术进步了。

我仿佛看到了昨天还风光无限的NCM就要倒下来的样子...

这一刻虽必然来临,却绝非此刻来临。

两个理由。一个是技术层面(这方面太专业,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的):1.固体接触缝隙,和液体比接触不良;2.锂枝晶虽然受到固态机械的限制,但还是会生长造成短路,影响电池寿命;3.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改变电池性状,影响电池性能。这些瓶颈目前都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还在技术攻关。另一个原因就很现实了。固态电池是真的贵啊!目前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大约在每千瓦时200至300美元,而研发出来的新固态电池的成本则高达1.5万美元。想要在短时间内想要把成本降低,显然不太现实。基本也就东京奥运会这种项目用的起。

各家研究机构对固态电池的未来商用时间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我综合了一下,比较可靠的数字是10年左右。所以,NCM产业仍然会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电动车行业的主力。

那么一个可以持续10年的结论就出来了:动力电池的主力是NCM,NCM的主力分为宁德时代(国内市场)+LG、松下和三星SDI(国外市场)

我们可以从这个结论往外推,电池是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那宁德时代的供应商有哪些呢?请看下图。

通过对于这些公司市场占有率的分析,我发现隔膜的供应集中度很高,这家名为恩捷股份的企业独自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可能具备入选投资标的的条件。

在研究这家公司的业务后我发现,隔膜行业的产品主要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两种。干的比湿的效果好,但是做法难,性价低。所以目前市场上还是以湿的为主,而恩捷股份就是生产湿法隔膜的行业大户。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事实。2019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将其湿法隔膜的毛利率维持在了60%以上,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对于这家公司的成本控制来了兴趣。研究后发现,这个利润优势的来源是它的生产设备。其核心隔膜生产设备全部来自日本制钢所,以其发展起来的生产线产能高,单位投资回报比高。另外,其良品率也达到78%,领先行业近20个百分点。所以,明白了这些后,虽然有些研报还认为电动车行业的兴起是它的护城河,而我却开始坚信“技术+品质”才是其真正的护城河。

国内市场一马当先,国外市场如何呢?上海恩捷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海外动力电池供应链体系的湿法隔膜供应商,供应给三家巨头:松下,三星SDI,LG,其全球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4%。

宁德时代、松下、三星SDI和LG,几乎所有NCM巨头钦点的供应商,定价权应该是杠杠的了。Ok,现在就可以买了吗?不,推理逻辑还没有结束。还有两个潜在的风险没有剔除。

第一个风险是高企的毛利率。从供需关系上来讲,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许多国内企业进入本行业,大量资金投入导致产能迅速增加,当前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供给的增加必当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被削弱。但是,我有两个理由来基本否定这个认知。第一个理由是近几年隔膜公司的数量在越来越少,这和低端“价格战”是有关系的。随着竞争增加,价格降低,公司淘汰率将会大幅上升,企业集中度会加强,龙头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升,来弥补价格的趋低走势。第二个理由是,隔膜产品随着NCM电池的发展已经迈向中高端水平,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无法给高端产品的盈利带来致命影响。恩捷股份主打中高端品牌,其盈利水平并为受到明显打击,相反,还会助力其灭掉低端的对手,吃掉它的市场份额。

从图中就可以看出,恩捷股份的毛利率同比只下降了一点,但沧州明珠却断崖式下跌。所以,综合来看,恩捷股份在未来市场中不仅是相对安全,而且还有进步的空间。

不仅如此,有一条消息现在绝不可忽视:恩捷股份要收购苏州捷力了。

我们再回到国内市场,发现宁德时代的隔膜供应商里也赫然写着苏州捷力的名字。再看市场占有率,苏州捷力目前湿法隔膜出货量行业排名第二,如并入恩捷股份,这两者合计市场占有率能接近60%。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垄断了。看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过,这反而引发了我的一些担心。

因为,如果你是终端产品一统江湖,我无话可说,因为你面对的是消费者。但是,这位老哥是一家供应商啊,而且是并非是完全不可以被替代的供应商啊。具体来讲,如果你在隔膜市场上翻云覆雨,那么下游的客户如宁德时代、LG、松下、三星等就无法和你在平等地位上议价。那么,它们可以反选新的老二、老三和老四啊。我相信,那些被恩捷股份挤压的无法生存的企业完全可以再度让利,继续下降自己的毛利率打价格战,而下游客户也愿意适当支持它们,来维持供应链的生态平衡。那你恩捷股份打还是不打,我想,大概率还是要打的。但要是打,这么高的毛利率可能无法维持,会适度下降一点。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进一步增加,达到一个薄利多销的局面。

好,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到底是“薄利”厉害还是“多销”牛逼?换句话说,其边际销量的递增是否可以覆盖其边际利润的递减?这才真正关系到其未来的盈利能力的根本问题。我目前还看不清楚,没有现成的答案。

不过,可以提供一个猥琐的思路。宁德时代的隔膜还有一家供应商星源材质,我看下来可能大概率会成为新的老二或老三。处在这个位置,相当于是一条鲶鱼,能够符合各方利益的存在,撑不大,死不了。所以,不妨可以部分仓位来对冲一下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续航长、高智能、坐着爽:新能源汽车核心的投资逻辑(企业对比)
「行业深度」电动车产业链行业梳理:电池材料篇
电动汽车电池:寻找世界电池
技术|未来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固态电池还要多久?
CES迎固态电池 它将成为电动车未来的BUG?
新能源造车有多火?电池订单爆满,工人月薪1.3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