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开年中国就传出一个大好消息,这项技术不仅领跑了,还投入应用

2018年,刚开年中国就传出一个大好消息: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于2017年4月发射,如今为完成预定的测试工作之后,可以投入正式运行了,改称为:“中星十六号”,属于通信卫星系列的“中星”家族了,为中国首颗高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应用Ka频段带宽技术,通信总容量可达20GB,已经是刷新记录级别,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发射

这意味其功能不再仅服役于大客户,用于广播电视等领域,以后也可以服务于个人用户,比如随身带着wifi的转接器,就可以把卫星信号变为wifi。帮人们在飞机、高铁上流畅接入互联网。

如此功能被许多人称赞不已,中国又一次在尖端技术领域走到世界的前面,不仅领跑了,还投入应用。在这一领域中国长期落后于美国,如今突破后,我们让美俄欧一样压力山大,因为这枚卫星在技术不简单。

卫星

它是试验卫星,公开的说法为:验证东方红三号B平台和载荷新技术的高轨道试验卫星。还有其它几项任务,可能更为重要。一个,搭载激光通信系统;双向激光通信试验最高速率能达到5GB,全球于领先地位,激光通信属于“针尖对麦芒”式,要克服了卫星运动、平台抖动、复杂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干扰,难度极大,而且这个技术的优点为保密性强,几乎无法截获,这在军事上的技术不小。

如今激光通信技术相当受注目的,它在军事上意味着,大容量与高保密性,更不要说,把它安装到卫星上,等于可以构建个全球性的激光通信网,一个可以让任何对手痛恨又无奈的通信系统。

影响

再有一点,它使用电推进技术,最新的空间推进技术,一方面,性能好,比冲可以达到3000秒以上,为化学推进剂10倍以上,另一方面,省燃料。

太空并非没有重力,只有微重力,这让卫星会缓慢地掉高度,最终进入大气层,为此人造卫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轨道调整,有时也需要进行变轨,这就需要动力系统工作,即消耗化学推进剂,许多卫星之所以失效,不是设备老化,而是化学推进剂消耗完毕,无法再进行机动了。如今的电推进就解决这个大问题,几乎无需消耗化学推进剂,可以缩减卫星携带的推进剂数量,大约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即可以让卫星减重和增加有效载荷,也可以提升卫星寿命。

新技术

仅仅在一枚卫星已经验证如此之多的技术,那么接下来,也许将很快拥有更大容量的专用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再将通信能力提出一大步,不仅仅是民用,更是军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体量最大、最先进通信卫星实践二十号核心试验全部完成
一个世纪了,卫星推进技术再次突破
明晚发射!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有多厉害?
胖五复飞打上去的通信卫星传来喜讯:核心试验成功完成且国际领先
空中和太空之间的激光通信终端:空对空激光通信吊舱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之间提供光通信链
瞭望 | 抢抓卫星“通导遥”融合机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