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四川 | 人间天台四月天

来到洪雅,你第一个应该打卡的景点就是瓦屋山。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么形容这个世界第二大的山顶平台:“它远比'上帝的餐桌’还要壮观”。

一句话总结:“瓦屋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瓦屋山云海

双面瓦屋山

今天运气不错,我们迎来了不多见的大晴天。海拔2000多米,阳光洒在身上,一半火辣,一半阴凉。

坐在缆车上,远远看见了山下的雅女湖,雅女湖又称瓦屋山水库,是瓦屋山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一个海拔1080米,水域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四周青山宛如画屏逐渐隐淡,雅女湖静卧其中,烟波浩渺、静水流深。

脚下是瓦屋山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坐落于瓦屋山顶海拔2800米到3500米处,面积11平方公里的山顶平台远看似一张划开天际的大桌,“桌山”奇观指的就是这种景观。

藤蔓灌木到处覆盖,几乎看不到山石,倒是那参天古木尤显大山气质,它们或林立于陡坡平台,或屹立于悬崖绝壁,历经风雨、雷电、霜雪的洗礼,有的“杆无完皮”,但依旧倔强地挺立在那里;有的“行将就木”,但在这春天里还要固执地伸出一两枝新绿——你再看那托天的杆,迎风的枝,神韵依在,气度犹存,那姿态分明是在呼风唤雨,招云揽雾。

瓦屋山有古木悠悠的小桥,有蜿蜒而下的数条小溪,它们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潭,潭水澄碧如镜,倒映着周围的绿林青山。数条瀑布,纤尘不染,给游人一番荡涤身心的甜美滋味。

在山间能听见瀑声轰轰,让人顿觉天地之雄伟,山河之磅礴。从山顶往下看,岩下一片云海茫茫。一会儿云遮群光、一会儿浮云飘飞。站在岩前东眺峨眉仿佛近在咫尺,西望相岭云中浮沉。每当彩环凌空斜阳西照之际,天空还会出现令人欢呼雀跃的绚丽佛光。

我们来到瀑布的上方,只见林间条条小溪汇聚成大溪流,欢快地奔流着。

据说瓦屋山有大小72条瀑布,最驰名的要数兰溪瀑布、鸳溪瀑布、鸯溪瀑布。兰溪瀑布落差1040米,也就是3120尺,用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还不够呢。

水流来到悬崖边,毫无顾忌地向下扑去,经与峭壁间的岩石撞击,以及与风的摩擦,部分水就散成了水气,顺着山谷上升的气流蒸腾,或化作茫茫云雾弥漫山中,或形成蒙蒙细雨飘落林间。聚则成雨,散则为气。

瓦屋山的另一面是神秘的。上一次来洪雅是去年。那天太阳躲藏了起来,山中雾气氤氲弥漫在树林,弥漫在深谷,弥漫在整个瓦屋山,以至弥漫到无边无际,不由地想起了一个叫“迷魂凼”的地方。

“迷魂凼”在瓦屋山顶的东南方,面积约1000亩,最突出的外观是从平地隆起如馒头状的土丘。

洪雅人十分敬畏由大自然创造的神秘。说起迷魂凼,我们的导游汤贝充满了敬意。他说,迷魂凼地形构造复杂、地质异常,外人一旦进入,便会失去应有的理智和判断。多年以来,“迷魂凼现象”给世人留下一连串难解之谜。由于迷魂凼和百慕大三角处在同一纬线上,因此被国内的地质学者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

瓦屋山水

自然博物馆

霏霏霪雨中,陡峭崎岖的山坡上,一个身背照相机、袋揣指南针的西洋人,凭着双腿爬山涉溪、攀藤越沟,奋力朝着瓦屋山顶艰苦攀爬。

这个人是亨利·威尔逊。他于1908年9月进入洪雅瓦屋山采集植物标本、考察森林生态、记述当地风土人情,已被公认为是首个造访和研究瓦屋山的外国学者和著述者。

他在《一个博物学家在中国西部》里写道:“即将抵达毛沟前,我们爬上了一座山的山顶,第一次看见了瓦屋山。远眺瓦屋山,它厚平方重,整个轮廓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之上的巨大方舟。”

“方舟”,这是西方人对瓦屋山的形容。而在中国,由于它顶平崖陡,形似屋顶故名瓦屋山,亦被称为桌山或桌状山。

威尔逊在美国出版发行了《中国——园林之母》一书,这既是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称号的来历,也是科学考证瓦屋山走向世界、世界了解瓦屋山的重要历史依据。一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学探索活动,追寻着威尔逊的步伐,缓缓渗进了川西南隅地的这片青山绿水。

查询相关洪雅植物文献的记载,发现瓦屋山植物资源丰富多彩。

山顶平台上15000亩冷铁杉林,充满古朴、原始、翠绿、魅惑的氛围。有“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美誉的方文培教授在1942年发表的《峨眉山植物图志》著作中提到了冷杉林——“瓦屋山,其海拔(约)在3000米以上,山势巍峨、植物葱茏,其特点与峨眉山十分相似,山顶全系浓密的冷杉林,林下是以鳞斑杜鹃为主的灌丛。”

瓦屋山还被称为“中国鸽子花故乡”“世界杜鹃花王国”;景区内拥有杜鹃、珙桐等野生植物3600多种,其中高山杜鹃60多万亩,植物活化石珙桐(就是中国鸽子花)30多万亩。

每到四五月份,漫山遍野的鸽子花就相继盛放,一朵朵洁白的花跳跃在枝头,就像一只只活泼的小鸽子。同时,高山杜鹃也次第开放,红、黄、白、紫,五彩缤纷,大如面盆、小如绳头,争奇斗艳,相互辉映,高低远近,千姿百态,花深似海。

我们此行就是为了观赏高山杜鹃和珙桐。行走在原始森林的小道上,周身环绕着新鲜的空气。对于长期处于城市压力“热岛”下的人们,无疑是极好的天然氧吧。在山顶游客观光道两旁,珙桐已经渐次开放,而高山杜鹃还含苞待放。

江山多娇,岁月如歌。瓦屋山区丰富的动植物和旅游风景资源,日趋彰显其特有魅力,不乏珍奇异兽的踪迹。

瓦屋山上有大熊猫,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瓦屋山的野生动物生存状态并不明晰。

2005年3月13日,在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燕子岩牛棚子沟,一只误入猎套被困的大熊猫向村民求助,这是瓦屋山第 一只留下影像资料的大熊猫;经过近8小时的紧张抢救,该大熊猫最后被成功放归大自然。2015年,《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证实:在洪雅县境内,同属大相岭山系的高庙镇及瓦屋山镇一共栖息着13只野生大熊猫。其中,有8只分布在瓦屋山自然保护区。

除了有大熊猫,瓦屋山还有羚牛和岩燕等珍稀动物。

羚牛被当地山民称为“野牛”。羚牛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这种“六不像”动物便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甪端的原型。

奇妙的是,瓦屋山的羚牛一年四季绝不走老路,它们专走直道,舔食岩壁渗透出来的硝盐,成群结队,围绕瓦屋山走一圈恰好是一年。

洪雅航拍

人间四月天

我们坐缆车回到了瓦屋山腰,这里是瓦屋山的低山区,周围长满了珙桐。

四月,繁花似锦,万物可爱。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除了名贵的珙桐,瓦屋山还有许多平日里没见过的花草。比如,毛叶吊钟花、鸢尾花、山酢浆草、报春花、天全凤仙花、四照花、箭叶淫羊藿、粉红溲疏、朱顶红、耧斗菜……

四月,也是观赏瀑布的好时节。站在专设的观瀑亭上,大瀑布出现在视界里,如两匹白纱从高约百米的山壁上落下,这种魄力只有包容万千的大自然才会拥有吧。

从远观到近临,身入大自然的怀抱,呼吸每一口至纯的空气,聆听水流击打山石的声音,竟可幻想出住在此山间的几分仙趣。

由观瀑亭往下走600米,就到了钱窝子。这是汉文帝赐邓通铸铜钱的地方。《史记》《洪雅县志》均有记载。该处有七个巨型天坑,每个三四亩地宽,到处是炼铜的矿渣。

瓦屋山是诸多文献记载里享有美誉的“铜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庄山》将其定为“蜀郡严道铜山”,即为“严道铜山”。明代张可述《洪雅县志·古迹》有“铜山(县)西南百里,即汉邓通铸钱处”之说。

直到清末民初,瓦屋山仍有“钱窝子”(指西汉邓通严道铜山铸钱遗迹)、铜厂河等地名存在。瓦屋山铜矿冶炼点多面广,规模庞大,且冶炼年代较为久远,铜矿品位较高(烧结的矿渣还残剩约0.25——3%的铜),矿渣堆积量巨大,在国内较为少见。《洪雅县志》记载,明代洪雅巨富毛苍文,从不名一文的穷汉开铜矿于瓦屋山而富甲一方。

而今天,“钱窝子”是不折不扣的赏瀑布好去处。一路步行“双洞溪”,还会发现一个更加美妙的世界,这个景点被冠以“水的微观世界”。

区别于落差大的瀑布,这里的水就显得亲近很多,驻足细看,别有一番风味。古怪的树藤交错妖绕,遍山绿竹,万物春色,花卉争艳,雾漫半山,明媚的斜阳在那密林中穿行。树阴瑟瑟摇微风,珙桐垂垂香满空。四月已是百花吐艳,却压不住珙桐的轻柔芬芳,丝丝入鼻。

仙女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时间消失”的中国桌山
[原创] 瓦屋山云海、珙桐花
四川观鸟目的地 | 瓦屋山
散文《鸽子花开瓦屋山》 刘学高
旅游风
不输南非的旷世绝景,成都人盼了6年,5月将迎来全面开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