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好友来访,谈到我们都认识的一位青年高僧这两年患病严重,但凡疾病,都有业障。缘此我们谈到了疾病与观修。最近我因读陈健民上师的《佛教禅定》也在思考、总结疾病与观修的问题,结论就是这句“病缘观修知蕴空”。
人到中年,身体用了五十年了,多少会有些问题。自2020年以来,这五年中我身体一直不适,有疾病是肯定的,但我并未去医院检查、治疗、吃药,在于我知自己的命理,也想通过疾病来消业、转化身心、检验修行、感受众苦,更想通过修行的方式解决问题,则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修行。
通过疾病消业,这是佛理,所有的疾病中有三世因果,承受病苦也是消业,佛也不例外。业报迟早要兑现,迟兑现不如早兑现。朋友问我一些高僧大德临终“示疾”之事,我说,“示疾”是文雅的说法,本质上是因为色身没有彻底转化而要承受业报,就是张伯端真人说的“以其有身,故每应谴患”。
通过疾病转化身心,疾病也是一次次身心变化的因缘,把握好就能变成修炼的机会。疫情期间,子宁发烧,她没去医院,而是借此修“三昧真火印”,结果真火突然生发了,大汗淋漓,接着身心清凉,顿入玄境,看到高僧泛海踏波而来。我在2023年因病而顿入玄境,病有时候是表象,真正的内涵是身心的转化。
通过疾病检验修行,病中能做主否?2022年我周身骨疼,疼得很多时候难以静坐。但我在观看此心散乱否?恐惧否?颠倒妄想否?悔恨难过否?能放下世缘否?病中观察身心,体验“观死、念死”之修,逐渐体验“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真意。
通过疾病感受众苦,感受众生的病苦。道友中有不少人在病苦中,甚至患癌,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他们给我讲述经受的痛苦,我也去病房看过患癌的友人在痛苦中煎熬的样子,生不如死。我通过自己的痛苦感受了他们的痛苦,而这痛苦能坚强我的出离心。
陈健民上师说:修行者要“借助于生病的机缘,以修习痛楚和困弱一味和合于明体中”。疾病、痛楚、困弱,是空性的,自然和“明体”是和合一味的,正如良价禅师在疾病中能看到那个始终“不病”的。痛苦有助于悟证、解脱。佛法标榜“离苦得乐”,没有体验过苦,如何离苦得乐?苦,是生命和世间的真相。